西牛賀州家家戶戶焚爐掛彩,敲打木魚,念誦佛經,口誦“阿彌陀佛”佛號,家家戶戶焚香禱告,懸花結彩。寺廟誦經祈福,恭賀新佛誕生。一時之間似乎洪荒遍地是佛國凈土,處處極樂,不垢不凈,無掛無礙,無量壽佛!
準提兩眼興奮莫名,對接引言道:“師兄,昔日我西方佛門大興時,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佛,東方,中央、西方三佛。現在大劫過后,也應該有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才能光大我佛門。”
接引佛祖也難得地露出笑容,對準提言道:“也是,如今我佛門當廣封諸佛,以昌大氣運,普度眾生!”
南瞻部洲大雪山,仙家福地,無量洞天,祥光普照,瑞彩凝結,鸞鳳和鳴,天龍盤桓,煙霞散彩,山中琪花瑤草遍地,神泉汩汩,蓮葉田田。古木參天,仙藥奇葩,好一片凈土福地,無量妙境。
一座山崖,亂石迭起,古藤垂落,粗如巨蟒,色澤紫黑,股股道氣噴薄,片片古葉上露珠懸掛,晶瑩剔透,綻放無量瑞彩,宛若顆顆龍珠。
山崖上垂落一條瀑布,如同玉帶懸掛,匹煉懸空,轟隆隆落下,濺起無數水滴,一座巨大光滑的青石安立崖前水潭之中,觀世音菩薩端坐其中,座下蓮臺瑩潤泛白,毫光萬丈,照耀大千世界。
菩薩寶相莊嚴,面目慈悲,腦后佛輪高懸,萬千光暈若隱若現。那一圈圈光暈中,無一不在展示著神奇的無量妙土,遍地金沙、銀沙,琪花瑤草數不勝數,菩提寶樹光華繚繞,仙蓮氤氳馨香,一尊尊佛子佛徒面容恬淡,合十誦經,祈福蒼天,贊嘆菩薩大德。
一旁龍女在側,黃衫罩體,瓔珞垂胸,眉如遠黛,眸若新月,一圈舍利圓輪在腦后相隨,清澈光亮,宛若月輪,手中托著一缽盂,不時上面飛出一只金龍,濺落點點星輝異彩。
背后山巒高聳,一道瀑布宛若匹煉懸空,直落三千尺而下,注入池塘之中。蓮葉浮動,暗香沉浮,二十四諸天一個個或坐蓮葉、或坐磐石、或坐浮萍、或坐云彩、或作游魚,神態安詳專注,聆聽菩薩闡道釋疑,明示大道根本。
菩薩正要繼續講道,突然心有所感,半開半闔的神眸朝天一望,兩道璀璨神光如同鴻蒙初判的太初之光一般,劃破云光,直刺蒼穹,星辰似乎都要墜落下來。那澄凈慧光似乎穿越無量時空,直接照耀三界,天地間的一切,似乎在這雙眼睛的注視下,一切無所遁形,纖毫畢現。
只見洪荒極西之處,須彌山上空千重異彩,萬千毫光,星輝垂落,流光溢彩,宮閣高聳,祥瑞自生,妙諦無量,天花亂墜,地涌神泉。
“佛門大喜之時啊!”
菩薩心中舒暢,心中一喜,瑞彩紛呈,祥云朵朵,異香襲襲,屈指一彈,山上金鐘響起,當當之音不絕于耳,須臾韋陀尊天下山而來,手持根降魔杵,躬身問候道:“不知師尊有何事吩咐?”
觀世音菩薩言道:“佛門大喜,你去牽來金毛犼坐騎,隨為師去須彌山一趟!”
韋陀聞言,心中大喜,領命退下,來到一處洞內。
只見一頭皮毛油光發亮的金毛犼懶洋洋地橫臥在其中,兩只大眼微閉,靜臥修道。忽然,這金毛犼半開半闔的雙眼一睜,看到韋陀邁步而來,銅鈴般的雙眼之中閃過一絲精光,獅吼一聲,悠遠綿長,恍若飛瀑激蕩,金鐘長鳴。
“呀,師尊要出行,辛苦你一趟了!”
韋陀利索地將蓮臺安放在坐騎金毛犼背上,牽著金毛吼來到半山腰。菩薩見到,微微頷首,隨即起身,玉足一邁,金蓮托足,坐到金毛吼蓮臺上,閉目沉思。龍女手托凈水瓶站立一旁伺候,一眾菩薩、金剛護法,二十四諸天神靈緊跟其后。
“走吧!”
韋陀手持降魔杵,擺一擺,金毛吼一聲咆哮,四腳生彩光,光中噴吐清凈云彩,托著金毛吼橫渡無量虛空,遨游仙界;菩薩頭頂沖出三千丈華貴紫氣,浩浩蕩蕩,波瀾壯闊,恍若大江長河;紫氣之中隱匿五色毫光,瑞氣沖霄,驚天動地。
而韋陀龍女等金剛護法,二十四諸天各自腳踏兩朵金光燦燦的蓮花,托著道道流嵐,隨著金毛犼看似慢、實則迅即無比的往須彌山而去。
話說南瞻部洲大雪山望月峰蓮花洞的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端坐獅子寶座,起了朝天犼,離開了大雪山,率領南瞻部洲一眾菩薩、護法、金剛、諸天。一路上,遍撒天花,敲鑼打鼓,吹簧擊磐,華蓋經幢,瑞氣千條,氣象萬千,祥云朵朵,直奔西方須彌山。
菩薩出行,天地異象。金花垂落,虛無飄香,紫氣縱橫三萬里,環佩之音貫通天地。獅子寶座下冒出千朵金蓮托住,蓮上生光,光中孕育萬朵金蓮,層層疊疊,耀眼奪目,氤氳馨香,一片浩瀚氣象。
凌霄殿穹頂高懸,皓日普照,高貴堂皇,高坐尊位的真武大天尊頭頂皇冠,巍峨高貴,睥睨諸天,監察三界,此時也察覺到異動,心中驚訝,一觀殿頂一寶鑒,乃是“觀天鏡”,此鏡說來還有些緣由。話說,道祖鴻鈞命昊天執掌天庭權柄,又唯恐他威名不顯于洪荒,難免有人不服,借機興風作浪,于是賜下昊天寶鏡。
此鏡乃是先天法寶,威力不凡,堪稱是教主級法寶,懸掛于凌霄殿匾額之上,無物不照,監察三界。上觀三十三天,下照九幽,這用來描述昊天寶鏡一點也不為過。
此次大劫,昊天陛下隕落,昊天鏡為道祖收回,可監察三界,事關天庭安危,準提便為凌霄宮煉制了觀天鏡,懸掛三十三重天宇宮殿樓閣之上,監視周天三界。
雖說觀天鏡威力只有昊天寶鏡的一半,但是也同樣都能查看三界內天下諸多神秘所在,唯有一些大能之所因為有大陣護持,所以一般情況下還是窺視不到。當然圣人道場因為圣人所留至寶籠罩范圍,其內自成一番世界,所以觀天鏡觀之不明,如同霧里看花。
寶鏡富麗堂皇,外圍鐫刻有蓮枝圖案,又有星辰斗轉之象,皇氣蒸騰,紫氣充盈。在寶鏡里面隱隱約約看到從大雪山出來一行人,金花亂墜,虛無遍涌金蓮,紫氣縱橫三萬里。
可是一行究竟有什么人,卻是一團五彩煙嵐籠罩,觀照不到。真武大天尊監察天下,眉心神目一睜,三寸白光射出,來回掃射照耀,卻是無所得。但是這一行人從大雪山出來,這主人就呼之欲出了,除了觀世音菩薩還能有誰。菩薩和準提圣人幾乎同一級別了,真武大天尊道聲尊號,就此作罷。
觀音菩薩一眾人浩浩蕩蕩來到須彌山,這番氣象不僅引起了諸天大能的關注,連三十三天外天的三清圣人也被驚動。
大赤天八景宮兜率紫府,鶴發童顏的老子盤坐蒲團,膝蓋上橫放太極圖,閉目深思,參悟混元,腦門之上紫氣縱橫,幻化萬千。
陡然,道德天尊睜開慧目,眉宇一皺,手中拂塵射出一道光柱,落在大殿上,幻化出一面水鏡,立馬光怪陸離,走馬觀花般閃過無數身影和場景,最后停留在一處紫氣蒸騰的獅子寶座上。
“咦,接引準提這時候召集諸佛菩薩到須彌山有什么事呢?”
圣人慧目穿過萬朵金蓮之中,看到了隱藏在萬朵金蓮之中的一眾菩薩、金剛護法,二十四諸天神靈。觀音菩薩似乎略有所感有人窺視,一道清氣騰起,遮掩起來。
整個人則被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氣息籠罩,身形也變得若隱若現,即便是圣人慧目亦不能窺伺清楚。這可是圣人的法目啊,一眼能夠看透天地本相,諸天萬事萬物在圣人面前無所遁形,可是太清圣人居然看不清觀音菩薩的身軀。難道觀世音菩薩現在的修為直追圣人?
“哦?”
老子心念斗轉,懷中五色毫光乍現,一副畫卷飛出,嘩啦一聲展開,恢弘氣勢一下子照耀億萬里河山,虛空鎮壓,波瀾不興。手中拂塵一拂,一道清氣騰起,攪動風云。看著陰陽二氣旋轉,在漩渦之中慢慢浮現光怪陸離的情景,仿佛上演電影一般,老子看出了端倪。
觀音菩薩頭頂畝田慶云涌現,三花聚頂,大如車輪,金蓮萬朵,載浮載沉,金燈萬盞,光明浩大,火星點點,垂落如絳,涓涓不斷,金花垂落,虛無飄香,紫氣縱橫三萬里,環佩之音貫通天地,這聲勢似乎和圣人出行差不多了。
一旁玄都**師衣袂飄飄,三縷仙須頷下垂落,如同白玉珠線,龍睛鳳目,仙風道骨,駭然而道:”這菩薩真乃福緣深厚,大氣運之人,在剛化生時,天地鐘愛,天生異象,氣運驚人,之后在南瞻部州教化眾生,被天庭封為圓通自在天尊,積累下無窮功德,這些功德數量巨大,恒河沙數般數不勝數啊。“
“嘿嘿,諸天之內,也就他一人如此,其余人等,哪里來的這么多功德、氣運。這就是他的福緣,我等圣人也不能強求。”
老子面色陰沉,撫摸著三尺白須,星眸深處露出一絲疑慮。
“無量壽佛,貧僧見過兩位圣人!”大雄寶殿上,觀音菩薩金輪懸掛,照耀諸天,足下福輪轉動,下了獅子寶座,雙掌合十道。
觀世音菩薩,本體先天靈根清凈竹,借助準提成圣時四十八大愿所化的功德化生而出,大慈大悲,普度眾生,如今功德圓滿,成就佛陀果位,與西方至尊阿彌陀佛相差無幾了,讓諸位佛陀、菩薩羨慕不己。
菩薩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果,背后佛光浩大,顯露萬千法相分身,有送子觀音、楊龍頭觀音、圓光觀音、游戲觀音、白衣觀音、蓮臥觀音、瀧見觀音、施藥觀音、魚籃觀音、德王觀音,水月觀音、一葉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延命觀音、眾寶觀音等等。一個個現慈悲面目,寶相莊嚴,無垢琉璃,周身大放光明,好不威德。
準提手中七寶妙樹一刷,道:“道友如今功德圓滿,當成就無上佛陀果位,佛號為‘妙善佛’,無量壽佛!”
觀自在菩薩手托凈瓶,瓔珞垂珠,流光溢彩,面如滿月,眉如柳葉,丹唇貝齒,大慈大悲,盡顯佛門無量禪意,聞言笑道:“善哉,善哉,道友所言極是,無量壽佛!”
念聲佛號,瞬息之間化為大丈夫相,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即往西方世界,坐蓮華臺,成等正覺,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妙善佛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每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作為侍者。全身光華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在其中顯現。頂上有楞伽摩尼寶作為天冠,天冠中,有一十八首二十四手的菩提金身,高二十五由旬。
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呈現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每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手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櫻落。其纓落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每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每一畫,有八萬四千色。每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眾位弟子大為贊嘆,當下合十道:“南無妙善佛!”
妙善佛面露大歡喜之色,足下梵光亮起,一方世界徐徐展開。
彼佛國凈土,多諸寶樹。或純金樹、純白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唯一寶成,不雜余寶。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
根莖枝干,此寶所成。華葉果實,他寶化作。或有寶樹,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琉璃為枝,水晶為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華,瑪瑙為果。其余諸樹,復有七寶,互為根干枝葉華果,種種共成。
各自異行。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是諸寶樹,周遍其國。
又其道場,有菩提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華果敷榮,光暉遍照。
復有紅綠青白諸摩尼寶,眾寶之王以為瓔珞,云聚寶鎖,飾諸寶柱;金珠鈴鐸,周匝條間;珍妙寶網,羅覆其上,百千萬色,互相映飾,無量光炎,照耀無極。
一切莊嚴,隨應而現。微風徐動,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又其講堂左右,泉池交流,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潔,具八功德。
岸邊無數栴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恒芳,光明照耀。修條密葉,交覆于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喻。隨風散馥,沿水流芬。又復池飾七寶,地布金沙。
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若彼眾生,過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眾生意,開神悅體,凈若無形。
寶沙映澈,無深不照。微瀾徐回,轉相灌注。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蜜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舍聲、甘露灌頂受位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凈,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
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愿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諸天眾生見之,紛紛大喜,座下無端浮現蓮花,接引眾人入住佛陀常寂光凈土,贊頌妙善佛祖大德,皈依佛門。
準提叫來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號稱宇內智慧第一,頭頂智慧金瓶之中蘊含無量智慧凈水,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趨’)眾生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威勢自在得無上力,因此稱為大勢至菩薩。
以智慧力,拔三涂苦,得無上樂,故名大勢至。投足一處,震動大干,及魔宮殿,故名得大勢。
大是所證之法身,以法身豎窮橫遍,故名大;勢是能證之般若,以般若智內破煩惱惑,外伏諸魔怨,故名勢;至是究竟義,即解脫德,以菩薩位鄰極圣,證近于佛故名至。
大勢至合十道:“見過師尊,愿師尊萬壽無疆!”身上佛力滂湃,但周匝聲聞諸天之相,如恒沙數,物隨聲應,非常玄妙,甚至和觀世音的化身千萬無所不應有異曲同工之妙。
準提望著頭頂智慧寶瓶,右手持白色拂塵,左手執一朵半開半闔蓮花的大勢至菩薩,心中暗喜,道:“如今你為我佛門立下大功,功德圓滿,合該成就佛道!”
手中七寶妙樹大放十二種寶光化作沖天光柱直射三十三外天佛門命運長河,擊打在那金蓮上,頓時波光粼粼,佛光浩熾間,一妙翅鳥嘴銜一朵畢缽羅花飛出,圍繞金蓮九匝,而后展翅翱翔,墜落云霄。
穿過重重云霧,來到須彌山上空,嘶鳴一聲。畢缽羅花滴溜溜掉落江飄到大勢至靈吉菩薩頭頂,化作一枚西方佛陀道果,懸浮在千葉心蓮之上,綻放綻放無量光明,無量光色。
只見接引肅穆莊嚴檀口大張,雷音、獅子吼,大喝道:“如今大勢至靈吉菩薩功德圓滿,得大自在,成就佛陀果位,佛號為‘勢至佛’,無量壽佛!”
勢至佛頭現五佛寶冠,肉髻疊起,左手執青色蓮花,蓮臺上安放般若經梵篋,右手執智慧利劍,佛光繚繞,威德無量,鎮壓萬古。
眾位弟子大為贊嘆,當下合十道:“南無勢至佛!”
接引佛祖道:“善哉,今敕封妙善佛為過去佛,永住大雷音寺藏經高閣!”
妙善佛道:“貧僧遵旨!”
接引佛祖道:“旃檀功德佛,爾大慈大悲,發大誓愿,普度幽冥地府眾生,封你為未來佛,將于莊嚴劫時為我教教主。”
旃檀功德佛聽后,遵旨站于旁邊。
接引佛祖道:“藥師佛為東方佛,勢至佛為西方佛,爾等二人輔助彌勒佛祖,傳揚西方三乘大-法,宣揚佛教,普渡眾生!”
藥師佛和勢至佛俯身道:“弟子謹遵圣人法旨,大昌佛法,輔助我佛如來普度眾生,南無彌勒尊王佛!”
二位佛陀念誦佛號,坐了蓮臺,位居彌勒尊王佛左右。
須彌山一眾弟子皆大念: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
南無接引佛祖!
南無準提佛母!
南無妙善佛!
南無彌勒至尊佛!
南無旃檀功德佛!
南無藥師佛!
南無勢至佛!”
這三世佛陀,俱都圓滿,滿天白虹托著舍利,天女散花,天龍圍繞,須彌靈山升起無量光明,如同日月,光芒照徹十方世界。一時佛門橫豎三世佛具備,佛門氣運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