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
戊土之光縱橫交錯,如織如縷,自洞天之中垂落。
初時化作漫天云霞,氤氳流轉,及至觸地,復又凝為渾厚地氣,滋養得蜀地千峰愈發巍峨雄峻,巋然不動。
整座洞天狀若一枚渾圓的雞子,半隱太虛,半沉現世,恰好懸于巴蜀二郡之間,與漆山遙相呼應。
太虛深處,許玄靜立。
他身旁是陣陣晦暗幽光,如披薄紗,不泄露半點生氣,將自身行跡隱匿,外人難察。
藏晦避陰符】果然神異非凡,視生若死,避走幽冥,此時催動,使得外界紫府再難察覺他的氣息。
聞幽作為古代地府最出名的道統,精于行走幽冥、拘魂攝魄、拘靈遣將,敕令魍魎,妙用無窮。
就是許玄自己,也沒有把握察覺一位祭出此符隱匿的修士。
“若是聞幽一道的大修士想要藏身,天底下恐怕沒有幾個紫府能察覺其行蹤.”
社雷的司天劫】本就有代掌天心之妙,對于感應察覺也有加持,但卻難能尋出聞幽之蹤,唯一有些異樣的就是那道黑律,似有感知。
許玄眉心天眼灼灼生光,遙望洞天,只見那層層迭迭的戊土光障正逐漸變得稀薄,隱有破碎之勢。
戊光之后,一段高巍宏偉、橫亙天地的長城輪廓,緩緩顯露。
此城綿延無盡,不見首尾,如山脈落下,橫亙天地之間,上刻種種玄紋,為金烏繞日,赤劍斬蛇,神人開山等等。
其上意境變化,若有萬民一心,國殤赴難,天地加護,威壓甚至還要勝過昔日那斗樞上罰印】,讓許玄只覺心悸。
“戊土法寶,長戊古垣城】。”
天陀的聲音漸沉,顯然是認出這一道法寶的來歷。
“昔年泰衡帝君有三件法寶,一為太社玄黃塔】,承自戊衡;二為平亂地維】,帝君親祭;三為長戊古垣城】,根基最為特殊,以夏、炎二朝傾頹的萬里邊城熔鑄重造,再化法寶。”
許玄受此威壓,體內清氣流轉,再度看去,景象卻有不同。
這座洞天核心正是被此城環繞護住,作為最后一道屏障,但這長戊古垣城】卻不是洞天之中的核心,那重重戊光都被接引到另一處所在。
天地間有一陣雀鳴升起,洶洶離火再度燃燒,自南方落下,化作網狀,向著那一道戊光長城籠罩而去。
長戊古垣城】在這洶涌的南明離火下徹底被破,先是化作金烏,后又變為赤焰,直到最后化作一棕黃玄鳥,受網而縛,被拘入離火。
“這法寶是戍衛邊疆的重器,宋氏取走,恐怕在之后的戰事中正能用上。”
天陀遙遙看著那戊土玄鳥墜入羅網,被離火拘走,徹底不見。
太虛之中霎時升起萬千光彩,露出洞天核心的一處處仙宮寶殿。
原本就稀薄不堪的戊光開始徹底崩碎,波動混亂,震蕩不停。
自天際隱隱可見那座高約百丈,玄黃二氣流轉的仙塔,巍然不動,和整片洞天連為一體,不可分開。
“大人開辟洞天,靠的是金位之妙,而控攝其中靈機的往往又是法寶。這尊仙塔就是洞天的靈樞】,若是掌控,便得整座洞天。”
天陀語氣中有些垂涎,畢竟是這般一尊法寶在眼前,天下無人不會心動。
“不是帝君祭煉的平亂地維】,而是這尊戊衡之寶?”
許玄心有疑惑,若按天陀所言,豈不是用真君親自祭煉的法寶更為合適。
“此塔不凡,在法寶中也極為特殊,煉入一部分金位的權柄,即便無主,也能自行施展玄妙。”
天陀一語剛盡,便見那戊光徹底破碎,露出洞天核心的景象來,五岳分立,各應方位。
諸多帝宮仙殿立在山岳之間,重重迭迭的棕黃戊光蔓延不定,又有一陣罡風吹拂而來,地氣升騰,化作彩霞,沖天而起。
山岳間是一道道潺潺流動的金色溪水,兩旁多有棕金二色的羽雀騰飛,鳴聲不斷,紛紛歸于最中心的那一座神岳之上。
黃土中似有些人形泥胎,半埋地下,作掙扎之狀,而那金色溪水便是自中岳流出,漫溢四方。
“蜀國宗室,都隕落在此處了。”
許玄目光稍沉,遙遙一觀,那座中岳上的戊土之氣雖重,但也駁雜,不像是一體煉成,更像是諸多戊土修士隕落造成。
而那金色溪水正是帝血匯聚而成,歷經數千載,依然不絕。
諸多神通光彩并未妄動,而是紛紛各施手段,去試探其中是否安全,或役使靈獸,或分出化身,或催動靈傀,而那五岳之中并未有什么異樣。
此時才有神通沖天而起,遁入其中,許玄略略估計,只怕是有數十位,既有大離的,也有海外的,一片混亂。
他未曾妄動,而是默默感應起內景之中的那一道素白紙頁。
問古稷書】是昔日鈞峰王所留,可大致感應洞天中的陣法和靈物分布,妙用極多,眼下正有感應。
許玄目光一凝,看向距離最近的東岳,旁有諸多帝宮寶殿,深處則有一白木寶廟,內里罡風呼嘯,災劫自生。
稷書感應之下,這一處寶廟內赫然是一道靈寶,讓許玄的社雷神通也有感應。
“對應風災,乃是元木振巽】一道的靈寶。”
天陀察覺出這事物來歷,此處五岳所應是五德,也是五方,而東位正是木德所居。
社雷縱然對別的道統沒什么加成,但三災卻是隱有呼應,社為首劫,丁為次劫,巽為末劫,雷火風三災迭加之下,自有玄妙。
若論風木,當在乙元,但乙木都是些山林之風,威能不如元木,玄妙不及清炁,最多的用處就是鼓火。
元木之風,為天地大風,往來呼嘯,降為災劫,自巽而出,吹拂九天。
許玄此刻在符箓庇護之下,悄然無聲地遁往那一處白木之廟。
大多神通都嘗試攀登五岳,倒是未曾有人同他撞上一處。
那道靈寶的氣息也僅有在稷書感應之下才有觸動,尋常紫府難以察覺。
眼見就要得手,許玄心中一喜,化作一道微不可察的幽冥之氣,飄然落于廟前。
此廟頗為低矮,通體以白木搭建,自門戶中不斷涌出罡風,讓人幾乎睜不開眼,性命動搖。
“好東西。”
許玄心中稍動,他如今有養寶金人】作為法軀,這一陣罡風都能鼓動他身,足見其威。
步入廟中,便見最上方是一道青石寶臺,上供一物,乃是一道青白交織的羽扇。
上有玄光流轉,凝為一似鷙似鳳的神鳥,通體青白,翎羽為赤,雙翼廣大至極,若要遮天蔽日。
“大風的本命真羽,當是紫府后期,不對紫巔遺留。”
天陀的聲音驟然有變,顯然是看出這靈寶的價值。
許玄以稷書感應,確定這羽扇周圍沒什么陣法,這才催動法力,嘗試收取,只覺好似有一陣狂風激蕩,鼓動不停,和他對峙。
這東西靈性頗足,稱得上桀驁不馴,比許玄見過的靈寶都要難煉化,眼下只僵持起來。
“可用黑律。”
天陀此時催促起來,語氣稍肅:
“快些,有人來了,是離火?”
許玄祭出那柄心劍,雷霆涌動,黑律顯化,鎮在這一柄羽扇之上,便讓此物失了動靜,乖乖受煉。
廟宇外卻忽地炎熱起來,陣陣離火重明之光升騰墜落,自其中顯出一著杏黃法袍的男子,容貌英武,氣度不凡,正是朱夏】真人,宋世儀。
‘五扇之一,當在此處。’
他心中一動,默默感知體內的那一道素白書頁。
前方一陣陣巽風在廟宇中升騰變化,災劫之氣極重,甚至到了讓人心驚的地步。
這位離火一道的真人心中一喜,直直向著廟宇中行來,可漸察覺出一點古怪,只覺這靈寶的氣息越來越弱。
“有人!”
宋世儀化作一線離火,轟然涌入廟中,騰騰焰光暴起,險些將這寶廟燒塌,而那青石寶臺之上,已然空無一物。
此地僅剩一股幽冥之氣漸漸散去,讓他面色稍變,似有怒色。
“地府的人?太過不講究了,這東西是我早早定下的.”
他轉瞬一想,又頓覺不對,若真是地府來人,何必這般遮遮掩掩。
催動神通,離火席卷而去,頓時逼出一道極為細微的銀色雷光,刑解陽毀之氣變化。
社雷!
“怪哉,這是.”
這位宋氏真人面上的慍色漸漸消去,轉而代之的是一種疑惑和不解,只低聲道:
“不對.他怎能好的這般快,是拖著傷體,還是.”
廟外,一陣幽風悄然離去,許玄遙遙看著那遲了一步的宋世儀,眉頭稍皺。
“恐怕被他看出來了。”
這事情倒也不算嚴重,許玄將目光轉向手中的青白羽扇,其面為羽,其骨為木,刻有銘文,金字閃爍,為五禽玄羽,大風振巽】。
“大風振巽扇】,古代五扇之一,宋氏有一道丹鳥離暉扇】收在宮中,算是有名的靈寶。”
天陀語氣幽幽,繼續道:
“若是再尋出丁火、社雷之器,以成三災,威能更有上漲。”
“丁火是扶塵私產,除非自古代仙道中去尋,至于社雷,始一道那邊,倒是可以看看”
許玄心中稍動,三災各有功用、次序,若是能湊齊一套,降下災劫,威能自然比單單一道靈寶要強橫得多。
他眼下立身幽光之中,轉首卻看向那一座高巍的東岳。
其上木德之氣紛雜,青光流轉,正有不少紫府嘗試進入,卻為大陣所阻。
天陀此時卻忽地開口,聲音稍肅:
“這山中有少陽之物。”
許玄此時感應稷書,卻未有察覺,反倒是感知到不少木德寶物、靈器隱在此山之中,未有少陽之性。
“未有感應,你靈識出錯了?”
他疑聲問去,卻聽著老妖語氣漸沉:
“東南西北,都有四象之物鎮壓,是用陰陽壓五德,那一道中岳的玄妙便大減。當是后人所為,故而你那稷書才感應不到。”
許玄目光稍肅,看向周圍四座山岳,雖有聯系,卻悄然避開中心的那座代表土德的玄岳,不接戊土。
“表面是五德,實際是陰陽?”
他正思索之時,忽有一陣伏陰之光自他身后升騰而起,攜著重重幽冥之光,似是尋出許玄的位置。
這一陣伏土之氣更偏陰偏鬼,不近仙圣,霎時將藏晦避陰符】的神妙悉數消解,將許玄的原身陡然逼出。
這手段極為高妙,至少是紫府中期。
許玄靈識掃過,未有所察,并未尋見出手之人,就是天陀也未看清。
周邊紫府卻已經注意到隱匿的許玄。
一時東岳附近寂靜,諸多目光投來,落在這位辟劫真人身上,或是驚異,或是畏懼,或是漠然,不論如何,都已發現他的蹤跡。
眼看暗中出手的謀劃被打破,許玄也不再遮掩。
他早有準備,自現身之時便將大半生機送入天陀的海,眼下本尊氣息委頓,若受重傷。
體內原本被壓制的丁火壽衰再度沖出,讓他法體焦枯,白發蒼蒼,氣息介于半死不活之間。
許玄神色忌憚,退至東岳邊緣,似是無力相爭。
在場的不少紫府稍稍放心,畢竟一位完滿的社雷劍仙在此,實在駭人。
“少陽之器,是何等事物?”
他悄然以心聲問及,能作為一岳鎮物,必然不凡。
天陀此刻催動法力,金白之光盈滿內景,若一陽始生,玄妙至極,他疑聲道:
“是件靈器,不對,是寶物怎么又像是活的?”
東岳外青木之光騰躍不止,許玄此時卻看見一位熟人,一身白袍,眉心風雷玄紋熠熠,正是上霄宗的舟游真人。
“想不到你師父也來此。”
許玄這話說的頗為認真,讓天陀霎時無言,只轉而道:
“速速準備,此岳陣法要將破。”
高巍的青木玄岳開始動搖,外界籠罩的法光驟然破碎,諸多木德之氣騰空而起。
五座玄岳之中,此處是最先告破的!
許玄催動神通,身上丁火亂竄,頗為駭人,更有一股壽衰之氣,讓不少紫府見之色變,唯恐觸及,紛紛不理會這位真人。
他則悄然退至一旁,看向山頂。
青色木德之氣中,漸漸有一點金白光華升起,攝人心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