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局會議室里,投影儀正播放著某短視頻平臺的《文物熱榜》:馬踏飛燕玩偶因 “魔性扭胯“ 爆紅,三星堆面具被 P 成 “職場問號臉“,而故宮甪端憑借 “治愈系微笑“ 成為打工人心中的 “摸魚守護神“。副局長推了推眼鏡:“我們的 KPI 是讓文物 ' 活' 起來!下周的 ' 古代職場智慧展 ' 必須讓年輕人共鳴,否則......“
“否則就把文物搬去寫字樓當監工?“ 烏云踏雪突然跳上講臺,爪子踩住遙控器切換畫面,屏幕上浮現明代《工部志》的 “公務員考勤記錄“:“洪武年間規定,官員每日需 ' 辰時簽到,未時放衙 ',午休時長相當于現代的兩小時!“
陳墨翻開宋代《文昌雜錄》補充:“宋代公務員每月有 ' 旬假 ' 三日,年終還有 ' 封印假 ' 一個月。“ 蕭承煜的虛擬形象從銅鏡里探出腦袋:“朕在位時,午門廣場設 ' 憩息閣 ',官員可在亭中品茶、觀魚,名曰 ' 養氣 '。“
蘇梨用尾巴卷著策劃案站起身:“所以我們的展覽主題可以是 ——' 古人的職場生存指南 '。用青銅器講時間管理,用書畫展現代解壓智慧。“ 烏云踏雪立刻在策劃案上踩出梅花印:“本喵申請擔任 ' 萌寵講解員 ',負責演示古代 ' 帶薪擼貓 '!“
文物修復室中,陳墨用 CT 掃描商代青銅鼎時,意外發現鼎腹內壁的云雷紋間刻著細小銘文。3D 投影放大后,眾人看到:“辰時研墨,巳時閱典,午時日昃(zè)而息,未時臨池 —— 此為士大夫一日之制。“
“這是最早的 ' 職場時間管理手冊 '!“ 蘇梨的尾巴尖泛起金光,絨毛自動在便簽紙上勾勒出銘文的現代翻譯:上午高效工作,中午強制午休,下午留白創作。烏云踏雪跳進鼎內,用爪子指著銘文:“重點在 ' 日昃而息 '—— 太陽偏西就休息,古人比現代人更懂 ' 日落而息 ' 的科學!“
蕭承煜從故宮檔案庫傳來新發現:“朕找到宋代《州縣提綱》,里面寫著 ' 事有緩急,毋貪速效 '—— 古人早就反對 ' 瞎忙式內卷 '。“ 他展示的古籍插圖中,官員正與百姓在田間喝茶,配文 “農忙則勤,農閑則逸,此為官民之道“。
開展當日,“古代職場智慧展“ 迎來首批觀眾 —— 滿是黑眼圈的程序員、抱著文件夾的行政小妹、西裝革履的銷售總監。他們在周代 “摸魚鼎“ 前駐足,對著 “五日一休沐,年終有賞假“ 的銘文發出杠鈴般的笑聲。
“原來古代打工人的假期比我多!“ 有人摸著鼎身感嘆。烏云踏雪戴著小領結跳上展柜,脖子上掛著二維碼:“掃碼領取《古代摸魚白噪音》,編鐘版 ' 帶薪冥想 ' 音頻已上線!“
全息投影區,明代清官海瑞正在演示 “公文速覽術“:“需將緊要事標紅,瑣事用 ' 敬悉 ' 二字回復,余時可抄《孝經》養性。“ 蕭承煜的虛擬形象手持折扇亂入:“此乃朕親授的 ' 重點工作法 ',比現代 ' 番茄鐘 ' 早五百年!“
文物互動區,觀眾可用青銅模具拓印 “摸魚吉語“:“忙里偷閑““ 張弛有道 ““以逸待勞“。蘇梨的尾巴卷著宣紙示范,不小心甩出墨點,卻意外形成一幅 “貓爪踩梅圖“,被觀眾稱為 “最治愈摸魚文創“。
展覽進行到一半,文物局的監控系統突然全屏播放甪端的 “摸魚搖“ 動畫,廣播里響起編鐘版《摸魚 disco》。烏云踏雪的聲音通過揚聲器傳來:“本喵已接管系統,現在啟動 ' 文物局摸魚時間 '—— 全體人員,放下報表,來看展!“
副局長剛要發火,被陳墨拽到清代 “耕織圖“ 前:“您看,皇帝都提倡 ' 勞逸結合 ',圖中縣令在田間休息,與農民共飲桑落酒,這才是 ' 民本 ' 思想。“ 畫面中,官員手搖團扇,旁邊批注 “農時不可違,農閑不可累“。
蘇梨的直播鏡頭掃過宋代《槐蔭消夏圖》:“這幅畫里的文人躺在藤椅上,腳邊放著冰盆,上方有侍童搖扇 —— 這是古代的 ' 帶薪避暑 '。現代人的 ' 空調續命 ',原來展覽閉幕后,文物局收到數萬條留言:“原來 ' 摸魚 ' 是文化傳承““ 建議公司設立 ' 日昃而息 ' 時間 ““求文物局出《職場生存古籍》“。烏云踏雪的工牌升級為 “文化療愈大使“,辦公桌上堆滿了觀眾送的凍干和 “摸魚書簽“。
陳墨在修復青銅鼎時,發現內壁又浮現新銘文:“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 他望向窗外,蘇梨和蕭承煜正用甪端玩偶演示 “辦公室拉伸操“,烏云踏雪趴在展柜上曬著太陽,尾巴尖卷著一本《山海經》—— 那是觀眾送的 “摸魚靈感書“老祖宗早就玩明白了!“ 彈幕瞬間被 “求同款冰盆“ 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