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皇后雖然表面溫柔賢淑又很貼心,但是她心里已經在狂罵皇上了,‘她都累一天了,本來晚上能睡的時間就少,這人還拉著她說些有的沒的,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皇上不知道皇后此時心里的想法,還拉著皇后的手,深情的嘮嘮叨叨,“凝兒也要保重身子,你要是也走了,朕可真是孤家寡人了。”
皇后段佳凝心里說不出的晦氣,她怎么可能這么早就死了,她還想著等皇上死了她當太后呢!真是晦氣極了。
“皇上放心,臣妾會努力一直陪著皇上的。”皇后說完,看著皇上的眼神一臉的深情。
皇后心里想著,她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活得比這個無情的人久。
皇上顯然也很喜歡皇后用這種崇拜的眼神看著他,當即承諾道:“凝兒放心,朕會護著你的。”
皇后:大可不必,真的!上一個被你護著的人,身體都涼了。
皇后段佳凝此時心里已經有無數個問號了,要是她看過現代的那些話本子,高低要懷疑皇上是不是被奪舍了?
皇上的真愛不是珍妃嗎?難道珍妃死了,就輪到她當皇上的真愛了?
這簡直不要太恐怖了!
皇后的內心有多么的崩潰,面上就有多么的溫柔:“臣妾知道皇上一直護著臣妾的,臣妾很知足。”
皇后的言外之意維持以前那樣就好了,倒也不必經常來騷擾她。
皇上雖然滿意皇后的懂事,但是有時候他還是覺得有些無趣:“有時候朕真的喜歡凝兒你也不用那么懂事!能任性一些!”
皇后……然后下去陪太上皇?
皇后調整內心的情緒,眼眶紅紅的看向旁邊,一副委屈也不想皇上看見的樣子:“臣妾其實也挺任性的,只是臣妾不想皇上您那么累。
夫妻二人,一人任性,就總有一個人要不停的收拾殘局,臣妾舍不得!”
皇后表面上一副遮遮掩掩的樣子,行為上算計著角度,確保皇上能看見她紅著的眼眶。
皇上當然看見了皇后紅著的眼眶,還逃避不想讓他看見的樣子,“朕的凝兒最好了。”
皇上這話一出,皇后段佳凝頓時被惡心的不行。
但是皇后也沒有再說什么了,再演就過了。于是皇后直接把頭放在皇上的肩膀上,努力的放松自己。
不出皇后所料,她一放松心神,困意就席來了,她直接放任自己睡了過去。
此時皇后段佳凝只有一個想法,既然不能暈,就直接睡著吧!多說多錯。
又是一陣沉默,皇上見皇后很久都沒有說話,以為皇后在偷偷的哭。
皇上特意側頭看他旁邊的皇后,看見皇后呼吸平穩的睡著了。
皇上愉悅的笑了一聲,這是自太上皇去世之后,他第一次笑。
他愉悅的點在于,原來還有人這么信任他。
太后那頭急劇變白的頭發,也許別人猜不到是因為什么,但皇上猜到了。
這也是皇上心里苦悶的原因之一吧!他不想在母后心目中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
他甚至暫時有點不敢跟母后獨處,甚至懼怕跟母后對視。
皇上親自把皇后送回了后宮,他才又回到文武殿。
皇上吩咐殿內所有伺候的人都下去,他想一個人單獨陪著父皇一會。
皇上一個人跪在一個空蕩蕩的文武殿里,手上不停的往盆里添紙錢。
“父皇,你現在估計最不想見兒臣了吧!”
皇上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覺得父皇肯定不想見他。
“父皇再堅持堅持,等您下葬了,就不用再見到兒臣了。
如果您要問兒臣后悔不?兒臣此時回您的依然是'不悔'。”
皇上說這話的時候,情緒就有些崩不住了。說話的聲音特別大,還有點氣急敗壞的。
不管皇上的嘴有多硬,心里確實是有后悔的。
他后悔的不是給父皇最喜歡喝的酒里面放藥,他后悔的是沒有阻止謝紫歆往父皇身邊塞人。
讓那個女子有了煽動父皇的機會。
此時大殿里只有皇上一人,當然太上皇也不可能起來回答他。
皇上也不需要回答,他一個人說了很多,回憶了他們之間的父子情、回憶了他們當時共同想辦法抵抗圣乾國、回憶那幾年父皇在外征戰的時候皇上的擔心。
他是什么時候變忌憚父皇的呢!
也許是父皇回朝之后,有時候他想推行什么決策的時候,大臣都要問一句'太上皇什么意見';
也許是他有什么決定的時候,不滿的人都會去跪皇家別苑;
也許是父皇也想讓表妹幫他掙銀子的時候;
也許……
雖然父皇一直表現的沒有要插手朝政的意思,但他卻開始變得不安了。
皇上把他的心里路程都在太上皇的靈柩前跟他一一的說了。
皇上說完之后,他就覺得輕松多了,至于父皇會不會原諒他,會不會不想見他。
這些都不重要了,反正以后也見不到了。
就算他百年以后見到了,那時候他任由父皇處置就是了。
皇上從來都不在意什么死后來生的說法,他只想按照他的心意,過好這一生。
之后眾人以為的感覺皇上好像心情好了一些,也不像前幾天那樣,整個人像一頭暴怒的老虎,誰都能觸怒他。
眾人也沒有多想,只是覺得皇上應該是從太上皇去世的悲哀里緩過來了。
而皇后見皇上這樣,心就更加的涼了,才這么幾天就緩過來了?
之后皇后把本來的自己藏得更深了,既然皇上需要一個愛他的皇后,那她就必須是。
周瓊月以前身子挺好的,這次給太上皇跪完靈,周瓊月就病倒了。
最開始是高燒不退,整個人昏昏沉沉的,一天大多數時間都是睡著的。
這可把袁博樺和兩個孩子急壞了,連承恩侯和夫人都破例住到了王府。
皇上也出宮來看了兩次,太后也出宮探望了。要不是皇上讓人拉走太后,太后也要在王府住下來。
一時間元安很多勛貴家里的好藥材都流入了王府。
再次讓元安眾人見識了周瓊月靠山的強大和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