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蓮瑜聞言,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驚訝。看向袁朝昌的眼神都是亮晶晶的。
本來她以為嫁進王府是高嫁,福安王妃在元安的風評是出了名的難搞,二弟也是出了名的紈绔。
沒嫁人之前,她親娘還為了她出嫁之后的艱難日子時時的哭。恭蓮瑜沒有哭是因為,她喜歡袁朝昌,一見傾心的那種。
當時恭蓮瑜覺得為了袁朝昌,讓她干什么她都可以,更別提只是婆母難伺候一點了。
她都做好了成婚后跟婆母和小叔子大戰八百回合的準備了。
結果婆母是親和的,小叔子目前看起來也是知理的,夫君是玉樹臨風、才高八斗的。恭蓮瑜覺得她賺大了。
袁朝昌看著自家夫人的眼神,以為她是羨慕母妃的日子,他好笑的承諾道:“你平日里沒事,想什么時候起就什么時候起,父王和母妃向來不插手兒子房里的事情。
以后我們倆自己當家做主了,就都隨你的意思。”
袁朝昌是從小看著母妃是怎么過日子的,所以他對這些也接受良好。只要不耽擱正事,其他的全憑夫人喜歡。
本來就喜歡袁朝昌的恭蓮瑜,此時聽見袁朝昌這么說,她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袁朝昌,“夫君你可太好了!”
雖然只是這么簡單的一句夸獎,袁朝昌也聽出了情意綿綿的感覺。
袁朝昌親自扶著恭蓮瑜進了內室,“你再睡一會吧!我就在這里看書,陪著你。”
本來還想說她不是很困的恭蓮瑜,聽見袁朝昌的話,立馬收拾了一下上床躺著了。
然后恭蓮瑜就看著袁朝昌一手拿著一本厚厚的書,一手拎著一把椅子,到了她床邊坐下,就開始安靜的翻書了。
恭蓮瑜也不出聲打擾袁朝昌看書,就這樣看著自家夫君認真的樣子,心里藏了無限的歡喜。
本來不困的恭蓮瑜,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又睡了過去。
周瓊月這邊等兩個兒子和兒媳走了之后,又跟袁博樺兩人睡了一個回籠覺,等他們倆再起來的時候,午膳時間都已經過了。
兩人院子里有小廚房,也就沒有往大廚房那邊叫吃食,就讓古玉做了幾個家常菜,兩人就對付過去一頓。
然后下午周瓊月和袁博樺兩人也沒有干什么,就讓人布置了倆把躺椅,在院子里花開的正好的地方。
倆人就躺在花邊的躺椅上一邊曬太陽,一邊閑聊。周圍還有一群伺候的人,偶爾遞個水果什么的,簡直不要太愜意了。
這些日子,兩人為了袁朝昌的婚禮,說句累慘了也不為過。
好不容易忙完了大兒子的婚禮,怎么也要好好的休息兩日才再開始忙袁朝康的。
周瓊月和袁博樺最終還是休息了三日,等大兒媳回門了回來,才開始忙袁朝康的婚禮的。
雖然是同樣的流程再走一遍,但也沒有比袁朝昌成親的時候輕松好多。
雖然很多東西可以重復的用,但是最終周瓊月還是決定都用新的。成親是一輩子的大事,周瓊月覺得她還是盡量一碗水端平。
不過袁朝康是個體貼的人,看著母妃忙完了大哥的婚禮,又馬不停蹄的忙他的了。
袁朝康雖然嘴上不說,但是他心里可心疼了。
大哥的婚禮他不好插手,但是他自己的,他就可以管了。
所以周瓊月和袁博樺還沒有忙幾天,袁朝康就主動把很多繁瑣的事情接過去了。
袁博樺看著你儂我儂的大兒子夫妻倆,再看看貼心的小兒子,他真的用盡了力氣才克制住自己的心不偏。
袁博樺覺得當人父王可真是太難了,特別是想當一個公平的父王。
一個月后,怡郡王成婚,婚宴的盛大程度跟袁朝昌的不相上下。主要是袁朝康已經是郡王了,規格什么的在那里。
雖然袁朝昌是親王世子,但畢竟還沒有繼承爵位。
在袁朝康和忠勇伯的嫡長孫女任熙妤成婚之后,滿了一個月。周瓊月隨意選了一天,提前通知四人福安親王府的祠堂。
他們四人一進來就看見桌子上擺滿了賬本,旁邊還有好幾個盒子。
袁朝昌和袁朝康看見這個架勢,心里就猜到了。恭蓮瑜和任熙妤兩人心里都是懵的。
而周瓊月和袁博樺早就給祖宗上過香了,等著他們四人了。
袁朝昌四人,此時不管心里在想什么,此時都恭敬給祖宗上香,然后給周瓊月和袁博樺行禮。
這次周瓊月和袁博樺就沒有叫起了,讓袁朝昌四人跪在蒲團上。
袁博樺從容而鄭重的開口,“我們福安親王府人少,就不講究什么女子不能進祠堂之類的。今日老大媳婦跟老二媳婦進來了,以后都可以進。
不過,以后你們倆的妾和你們后代的妾都不準進祖宗宗祠,從本王這里就定下這個規矩了。
袁朝昌、袁朝康,你們兄弟倆可記住了?”
袁朝昌和袁朝康鄭重的應下了,他們倆也知道‘嫡庶不分’是亂家之源頭。
而跪著的恭蓮瑜和任熙妤兩人心里無比的激動,對福安親王府的歸屬感瞬間都上來。
畢竟她們長這么大都沒有看見過娘家祠堂里面是什么樣,率先看見婆家的祠堂了。
況且福安親王還立下規矩,只有正妻能進宗祠,這在恭蓮瑜和任熙妤看來,這就是公婆在給她們倆撐腰了。
兩人此時心里都是說不出的熱乎。
袁博樺見兩個兒子鄭重的答應了,才繼續道:“你們倆也長大了,也都成婚了,成家立業,之后的路要怎么走就看你們倆自己了。
所以今日當著祖宗的面,就本王跟王妃就把家給你們兄弟倆分了。
祖宗掙的家業很多,不管怎么分你們兄弟倆都是富貴一生不愁的。所以為父也不希望你們倆為了那點身外之物爭來爭去的。”
袁博樺說完也不等袁朝昌和袁朝康表態,就繼續道:
“按照祖宗規矩,祖宗基業三分之二給到嫡長子。本王不想在這里就想破個例,祖宗掙的分成四份,兩份給袁朝昌,一份給袁朝康,剩下一份留出來,以后作宗族資產。
現在我們這一脈就只有你們兄弟倆,當然可以不用有宗族資產,但是我們總要為后人打算。
總要給沒落的后人一點希望。為父也希望你們以后分家的時候,也能往宗族資產里面填點。
至于為父跟你母妃的私產,我們倆還年輕,也許等你們各自有了孩子,我們想給誰就給了。
至于以后為父跟你們母妃不在了,剩下的就你們兄弟二人平分吧!
不過這次我跟你們母妃會從我們倆的私產里面補貼康兒一點,昌兒和瑜兒你們夫妻倆有意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