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她知道了幾人的名字,也了解了一些村子里的事。
孟家小子叫孟平,十五歲,熟悉的人都喊他阿平。
大牛姓楊,與小花是兄妹。一個十六,一個十四歲。
楊姓是青山村原有的住戶,現如今村里只剩下三戶楊姓人家,還是一家的三房人。其余十數戶,都是后面陸續逃亡至此落戶的。
李氏在失去老伴后,險些沒能熬過來。是孟家、楊家和周家這幾家多有照顧幫襯,這才熬了過來。
里正一家也沒少呼吁村里人互幫互助,是個較為公正的。
村里人也都挺好相處,不乏有些精明自私的,但總歸是沒有惡人。
入了鎮子,虞秋都覺得有些新奇。
與鎮外的村落不大一樣,別的不說,就眼前熱鬧的景象,就與村里凄涼的景象有了明顯的對比。
街道兩旁是連排的青磚瓦房店鋪,店鋪前又有許多擺攤賣些吃食的,只要不堵著店鋪門,倒也沒有人招到驅趕。
吃食種類不多,可能是下晌,很多賣朝食得沒有出攤。
更多的是一些住的較遠的村民,身著粗布麻衣,趕路到鎮子上賣些自家種的蔬菜,或是采摘的一些不常見的野菜野果,在路邊叫賣。
一些青壯漢子,蹲在地上,面前放著背簍,露出里面個頭趕上鵝蛋大小的異變雞蛋。因雞蛋精貴,怕被搶了,所以都是些家里的青壯販賣。
街道中也有不少人趕集,買些自家所需的東西。
叫賣聲、吆喝聲,因為講價進展不佳的吵鬧聲......
難怪有了錢都想往鎮里跑,確實是比村子里方便許多。
不過虞秋還是更喜歡在村子里的生活,沒事就往山里跑一趟覓些吃食,多恣意自在。
“今日正逢開集,集市里是比平日熱鬧許多。早晨來,旁邊街道也是有不少人叫賣的。”小花一邊拉著她往集市的人流中匯入,一邊給她解釋著,小眼亮晶晶的左右看著熱鬧,臉上盡顯興奮的笑意,“大嫂,你要置辦些什么?我先帶你去雜貨鋪看看?”她也是許久沒有見過這般熱鬧的景象,不免開心了些。
虞秋本沒有多少想買的東西,但是逛了幾步才更深的意識到,家里到底需要置辦多少東西。
不能急,一步一步來吧,先緊著要緊的添置,別的就慢慢來吧。
孟平和大牛跟在兩人身后,不敢慢下半步,更是沒有精力去觀看旁邊的熱鬧。
想了想,虞秋問道:“這里的醫館或者是藥鋪在哪?”
小花只略一思索,就知道大嫂是想給李嬸子拿藥的,“醫館和藥鋪都在中心街道,還有交易所、糧鋪、酒樓、布莊鋪子,點心鋪子都在那邊。”頓了頓,接著又道:“那邊街道離縣衙更近,治安好,所以一些精貴的東西都在中心街賣。交易所可以交易一些稀缺的東西,多是以物易物做交換,也可以銀錢交易,就在縣衙旁邊。”
虞秋明白了,對小花更是喜愛,都不需她多問,這邊有疑惑,那邊立時就能給解惑。不過沒想到,小小年紀知道的還真不少。
許是又看出了她的疑惑,小花又開口了。
“這些都是出門時,爹告訴我的,他說他也就知道這些,再多的就不知道了。”說完還有些遺憾,不過轉瞬就緩解了,因為今日能了解更多。
幾人結伴去了中心街道,這邊人流就要比集市少些。
虞秋先是去了交易所。
交易所在縣衙門前不遠的鋪子,確實是離縣衙最近的鋪子。
也是街道里最顯眼的鋪子。
因為它有三層高,旁邊的都是兩層連排的店鋪,只交易所的獨立的三層樓房,且占地面積頗大。
虞秋抬腳就往里走,而小花三人卻沒有跟上。
只因幾人有些怯場了,畢竟沒有見識過,心下不由的就產生了自卑感,生了退卻之意。
虞秋回頭察覺了幾人的情緒,卻做不知,回身喊了孟平和大牛一聲,就拉著小花進了交易所。
她若是再表現出來,怕是幾人會更窘迫,倒不如這般,都自在一些。
進了交易所,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一進大門,入眼的就是木質的雕花屏風,雕工精湛。繞過屏風,就看見人工砌的魚池,里面有假山矗立,異變的蓮花與蓮葉落在水面,時不時還有那紅色的異變錦鯉游來游去。
抬頭就能一眼看到頂部的復式格局,一樓一圈都是小隔間,時不時的有人從隔間進出。
有興高采烈進去,哭喪著臉出來的,也有不露情緒的,更有激動大喊滿臉喜色的。
幾人看的頗為新奇。
這時有小二笑著上前詢問,“幾位客官可是想要交易些什么?”面上沒有輕慢的情緒。
虞秋心下對這里多了一絲好感,畢竟他們幾人的穿著確實與這里格格不入,尤其是她,腳上的鞋還破著洞呢。
而這小二面無異色,像是沒有看見幾人的穿著一般,年紀不大,處事卻頗為老道。
小花三人都有些不自在,而虞秋也是因上一世的經歷托底,才得以輕松應對,若是同他們一般沒有經歷過,她也不會比他們好到哪里去的。
“只是想來了解一番,好知曉這里可以交易些什么,占用小哥一些時間,勞煩小哥多言幾句。”虞秋拱手行禮。
小二哥連忙擺手,“這本就是我該做的,何以談謝?幾位且隨我移步。”說著就引著幾人,去了離大門最近的隔間坐下,還給上了茶水。
看著茶水,虞秋倒是習以為常。在現代,多是這種服務,不論消費不消費,坐下了就先上茶水。
而小花三人卻很是拘謹,又有些擔憂,不知這茶水得花多少銀錢。也不詢問一聲就給端了上來,頗有強買強賣的嫌疑。
小二很有眼色,笑著解釋:“客官勿憂,只是白水,解解渴,不嫌棄才好。”
這時幾人面色才好,又有些羞迫,竟是誤會了去。
小花三人都擺了擺手,沒有言語。
虞秋適時接話,化解氣氛,“勞煩小哥。”
“應該的,這是圖冊,以上物品皆可交易。上面沒有的,也可拿來,去二樓鑒定價值。”
小二說完遞上圖冊,就不再開口打擾,等著客人主動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