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是顧淮卿名義上的妻子,不好叫外人說岑家風評不好。
上了馬車,岑晚晚開始沉默寡言。
顧淮卿在她身邊,好似空氣。
“你義兄……”心悅你?
晚晚抬眸,對上她的視線,顧淮卿想說的話,下意識的咽了回去。
他預感,有些話一旦說出來,他和晚晚之間的矛盾和裂痕將會更深。
然,回了顧家,就不安寧。
“這娘家有什么值得你如此惦念,天黑都舍不得回家!”
岑晚晚本想回房,老太太就在陰陽怪氣的。
她頓步,“你們為什么在這?”
老太太一噎,“我兒在這,我自然在這!”
岑晚晚看了眼顧淮卿,嘴角挑起冷笑,“帶著你娘,滾。”
“岑晚晚,你放肆!你與外男不清不楚,有什么資格叫我們滾!”顧懷安一臉怒容。
顧寧也搭腔,“你與岑侯本就不是親兄妹,只是義兄,誰知道這么晚孤男寡女你們都干了些什么!”
晚晚氣勢洶洶的朝著老太太走過去,顧寧趕忙護著,“你還想打娘不成……啊!”
岑晚晚甩手一巴掌,打在顧寧臉上,“我不打她,我打你。”
“寧兒!”老太太心疼不已,抄起手里的拐杖就要打人,“岑晚晚,你大膽!”
拐杖沒能落在晚晚身上,顧淮卿抬手攔住,打在了他胳膊上,“娘,別鬧了。”
老太太氣的拐杖捶地,“你是叫豬油蒙了心了你!究竟是誰在鬧,你看清楚沒有!”
顧淮卿頭疼,“娘,算我求你,回隔壁院去,懷安,帶娘回去。”
顧懷安皺眉,“大哥,你何必這么遷就著她…”
顧淮卿眼神有些冷,顧懷安怒而不言。
岑晚晚轉身,懶得聽他們一家人扯皮,嘴角挑起冷嘲,“早些和離,不就什么事都沒有了。”
說完,她頭也不回的走了。
顧家沒有一個人是開心的,這日子怎么就過成這樣了。
顧淮卿只覺心累。
四月初,清明時節,雨季便多了。
上京城接連下了半個月的雨。
陰雨綿綿,氣候都變潮濕了。
太醫來給姜南梔請平安脈,孕期三個月,但南梔的腰身還是盈盈一握,沒有任何改變。
“公主脈象平穩,偶爾注意忌口便無大礙。”太醫叮囑道。
南梔頷首,讓素竹送太醫離開。
連日陰雨,南梔卻有些憂慮,直到朝堂傳來消息,南方多地發了水澇,河岸決堤,縣城被淹。
“幸而百姓傷亡不重,只是,多數百姓房屋被沖毀,錢糧付之一炬,不知又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九貍低聲稟報。
南梔望著陰霾的天氣,“你去通知晚晚,讓她將囤下來的米面準備好,父皇此時應當正為此事頭疼呢。”
“是。”九貍去辦。
姜武帝確實頭疼,戶部說,國庫雖有了填充了些,但現在是有錢無糧。
市面上米面糧油都被哄搶一空。
米糧價格飛漲。
且多地斷糧。
那些糧商都趁機哄抬糧價。
“朕偌大一個姜國,你告訴朕,買不來糧食?”姜武帝陰惻惻的。
戶部硬著頭皮,“陛下,這有糧食的地方稍遠,南方水澇迫在眉睫,這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南北相距較遠,等糧食運過來,百姓都餓死了。
這話戶部沒敢明說。
要說哪里的糧價哄抬的最狠,那就是受災周邊城鎮的。
若無朝廷賑災,百姓根本就買不到糧食。
“陛下,公主求見。”這時,殿門的宮人稟報。
姜武帝抬眸,“傳她進來。”
戶部以及其他幾名官員悄悄松了口氣。
“兒臣見過父皇。”南梔行禮。
“免了,南方水澇的事,你應該聽聞了,有什么對策么。”姜武帝擺手,直接開口。
眾臣汗顏。
陛下問公主,好似顯得他們這些大臣無能似的。
“父皇,兒臣恰好有,這便來為父皇解憂了。”南梔說。
“還真有。”姜武帝臉色得意,“說說,如何解憂。”
“我手上囤了些米糧,應該足夠支撐百姓渡過難關。”南梔道。
眾臣詫異,“公主竟事先囤了米糧?”
“公主怎知會有水澇?”
“公主囤了多少米糧,怎知夠吃?”
大臣們一句接一句。
聽著是在質疑她?
南梔勾唇,“不多,也就囤滿御書房這么多吧,我想應是夠災民吃了。”
大臣嘩然。
囤滿御書房?
那得多少糧食啊。
“公主怎會無故囤這么多米糧?”有大臣問道。
南梔儀態天成,淡然道,“南方雨水多,且極易發生水澇,我夜觀星象,結合往年經驗,提前囤了米糧,未雨綢繆,有備無患,不行么?”
大臣一噎。
公主都能未雨綢繆,更加顯得他們這群大臣是吃干飯的。
眾臣面露羞愧,再不敢質疑南梔。
“好!不愧是朕的嬌嬌女,南梔,有你是我姜國的福星啊。”姜武帝欣慰開口,下令將賑災事宜,交由南梔安排。
“父皇,除了賑災,修建堤壩也是重中之重,往年修建的這堤壩,輕易就能被沖毀,莫不是豆腐渣做的?等雨停,還需派遣懂水利的人,重新修筑堤壩。”
姜武帝頷首,“那是自然,來人,傳旨監察司,讓顧淮卿給朕好好查查,堤壩是怎么修的,朕倒要看看,里面是不是豆腐渣。”
眾臣戰戰兢兢。
陛下現在殺伐果斷。
稍有不慎,就要抄家啊。
朝堂不比從前,大臣們都敬業了很多,上朝時皮都繃緊了,生怕哪里做的不對,被陛下盯上。
這次,南梔依舊選了長寧侯來負責賑災,他有兵也有經驗。
但丑話,她要說在前頭。
“往年賑災,不管是賑災銀,還是賑災糧,似乎默認都有層層剝削的壞習慣,如今父皇將此事交給本宮,發下去的賑災糧,本宮要一顆不少的到百姓手中,若再有人從中剝削,本宮就把他的皮削下來。”
她語氣平和,卻氣勢逼人。
眼神更是凌厲。
直逼蕭長風。
蕭長風頷首,“臣必不負公主所托。”
“你最好是。”南梔警醒。
“公主,門外有個自稱懂水利的人求見。”素竹來報。
南梔看了眼蕭長風,“侯爺下去準備吧,賑災糧去岑家倉庫領。”
“臣告退。”
蕭長風離開后,南梔才說,“是什么人?”
“好像姓杜,叫杜言錫…”素竹說。
“讓他進來。”
不多時,杜言錫來見,他作揖頷首,行禮道,“下官杜言錫見過公主。”
南梔打量他,“有官身?”
“下官杜言錫,是工部一名主事。”杜言錫心里有些緊張,但他盡量讓自己看起來不緊張,“下官聽聞,公主要尋懂水利之人修筑堤壩,故前來毛遂自薦。”
工部主事。
他是第一個,來南梔面前毛遂自薦的。
南梔瞧著他,“你懂水利,為何不去向父皇自薦。”
杜言錫抬眸,對上公主明艷的雙眸,他不敢凝視,遂低頭道,“只因我官職低微,我寫的修筑方案,不是到不了御前,就是被人頂替,南方水澇皆因堤壩被沖毀,若是堤壩牢固又怎會有百姓受困,下官雖人微言輕,卻也想為百姓出一份力。”
“你不是為了百姓,你是為了自己。”南梔眸光清明,心如明鏡,“有野心不是壞事,若你真能修筑出抗洪的堤壩,本宮還是會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