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之后。
斗延便沒了下落。
其金身雖被破,但仍有不死之軀,便是圣人都難以取其性命,結果或是被那天青真人擒住,不知帶去了何方。
死是死不了。
再說那混元上人。
他走了一趟遁一教之后,一些身具功德的大妖隨之入了靈虛天尊座下,得到了靈虛天尊的庇佑。
如此。
才算是松了一口氣。
之所以如此上心奔走,混元上人非為妖族賣命,他非天定圣人,注定此生無望,既非圣人,自然無法抵御量劫。
修行人最怕的就是量劫。
量劫之下,萬靈皆灰飛煙滅。
為何要拜入三教?
除去問道修行,不外乎尋求圣人庇佑,方可在量劫中得那一線生機,混元上人非入妖族之中。
而是在紅拂娘娘座下。
非為妖族奔走。
而是為娘娘之吩咐行事。
唯有在紅拂娘娘座下,他這自開天中幸存下來的先天魔神才能避過一次次量劫,活得瀟灑自在。
量劫非為天地降下,而是生靈之間的矛盾與因果在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極致與全面爆發。
具體而言,量劫非天災,乃是**。
此時天地。
妖族罪孽滔天,勢壓天地,欺凌萬族生靈,天地萬靈已是積怨頗多,離火大王這般妖族作風數不勝數。
如何不使得萬靈憎恨。
某日。
一大妖竟猖狂至在無量教外大聲辱罵圣人,如此行徑當即使得無量天尊座下眾弟子怒不可遏。
當場將此妖給拿下。
如此還不解氣。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殺向了妖族,誓要討個說法,無量天尊雙眸若有日月,他隱約察覺到了某人的算計。
只是。
妖族合該應劫,他也就對眾弟子之舉默不作聲,任由事態朝著越發嚴重的方向發展,成為了量劫的開端。
圣人不懼量劫。
自然是風輕云淡。
另一邊。
陳逸坐看潮起潮落,風起云涌,垂釣于一湖邊悠然自得,不多時聽得一聲怒吼撼天動地,一頭巨獸狂奔而過。
一頭將天地南極給撞塌了,頓時,天傾地斜,大荒日月倒懸,萬靈俱驚,不知究竟發生了何事。
皆因那大妖與人斗法,顯出真身之后一個不小心就將天地南極給撞塌了,見狀,那大妖亦是心知闖了大禍。
一時間手足無措。
轟隆隆!
天地劇震之間。
那大妖此時六神無主,根本無暇他顧,不見一縷灰氣自崩塌的天地南極中驚慌逃出,旋即就近扎進了一個湖里。
魚竿顫動。
上鉤了!
陳逸挑起魚竿,就見一只巴掌大小的金魚咬在了鉤上,雙目亂轉十分生動,驚慌中滿是靈性。
“可算是釣上來了。”
陳逸面含笑意。
將金魚取下。
青色蓮臺顯現,手中金魚當即化作了蓮臺上的一片花瓣,無疑,此便是先天五太之一,太始之氣。
陳逸得到的先天五太之三!
【升級任務3·完成】
【圣人之道:3/5】
蓮臺隱沒無蹤。
只需再得先天五太余下之二,太初之氣與太易之氣,陳逸就可真正踏上圣人之位,躍入八階。
太始之氣出世的剎那,五圣便立刻知曉,可惜陳逸下手實在太快,再次先他們一步得手。
綾羅紅緞飄逸。
紅拂娘娘現身于天地南極,入目即見天崩地裂,看向一旁,那湖邊已是沒了某人的蹤影,只留一根魚竿。
娘娘不由得輕嘆。
“終歸是慢了一步。”
再看那驚恐到不知如何是好的大妖。
“孽畜,你可知你闖了大禍?”
“娘娘!”
大妖立馬跪下磕頭認錯:“娘娘,吾知錯了!”
最終。
大妖甘愿認罰,被紅拂娘娘取了真身脊骨立于天地南極,這才將天地重新給撐了起來,然而,此事并未就此了結。
娘娘雖是出手穩住了天地南極,妖族的這般行徑卻已是徹底使得積怨已久的萬靈徹底爆發,再不愿容忍妖族之猖狂肆虐。
首先發難的是西方教,南極天崩,砸死了不知多少生靈,妖族所造之孽已到了西方教忍無可忍之地步。
次日。
轉輪天尊座下弟子,靈岳真人前來質問妖族,不久后,本就對妖族不滿的無量教弟子隨之而來。
再接著,遁一教入局。
不久。
一場大戰爆發了。
圣人高坐云端蓮臺,并不出手,任由三教弟子與十二路妖軍打得天昏地暗,不知多少人在此劫中灰飛煙滅魂飛魄散。
青冥之上風云色變。
一道道神虹流光追星逐月般飛馳而過。
山間。
陳逸與一孩童對弈,孩童舉目望天,疑惑不解:“仙長,不知是發生了何事?近來似乎多有仙人斗法,動靜頗大。”
咚咚咚!
言語間。
恍若黑云壓城,一路妖軍鋪天蓋地席卷而過,鼓聲雷動,號角震天,風雨雷電聽從三軍號令。
戰旗迎風飄揚,百萬旌旗揮舞,三軍令行禁止,氣勢橫壓天地,大有氣吞山河湖海之威,令人驚駭。
“此為三教與十二路妖軍斗法。”
“動則號令天威,當真厲害啊!”
孩童驚嘆。
人族生來羸弱,哪像妖怪與先天生靈那般,生來就有神通手段,略一修行就能施展道法手段。
屬實令人羨慕。
忽見蒼茫天地日月浮沉,簫聲肅殺,琴聲悠揚,九曲黃河天上來,浩蕩之威將那一路妖軍截住。
打了妖軍一個措手不及。
孩童一驚。
“仙長,那又是何?”
陳逸言道:“碧落黃泉大陣,此為遁一教極為厲害的一殺伐大陣。”
說罷。
陳逸在棋盤上落下一子。
“該你下了。”
孩童的目光落回棋盤上,不由得陷入了冥思苦想,不知過了多久,他終于落下一子,急忙抬頭再看天邊。
哪里還有妖軍的蹤影。
陳逸又下一子。
“該你了。”
聞言。
孩童又是冥思苦想起來,絲毫不覺天上日月更替,不知過了多少年月才恍然大悟,猛地一聲大叫。
“糟了,吾的柴還沒砍呢,仙長,晚輩先告辭了!”
說著。
孩童匆忙提起柴刀離去,直至出了大山才覺察到些許不對勁,周遭的族人大多都很是面生,而且,人也太多了!
一路走來。
記憶中滿是草木屋的部落此時卻是遍地樓閣,人人都身穿綾羅布匹,走著走著,孩童發覺,他尋不到回家的路了。
手中似有異樣。
孩童張開手心一看,竟不知不覺的將一枚棋子給帶了回來,他將棋子塞到懷里,詢問一旁之人。
“阿叔,不知此是何地?”
旁人詫異的看了眼這灰頭土臉的小孩,指了指不遠處的城門之上,那有兩個大字,應道:“此是尚天。”
尚天。
奉朝都城。
“尚天?奉朝?”
孩童只記得自家部落所在之地是奉山,奉朝可從未聽說過,尚天更是聞所未聞,怎這進了一趟山,出來后就變了個樣?
孩童又連忙追問:“阿叔,妖族與三教之爭如何了?”
“妖族?三教?”
旁人被問得一頭霧水,無奈道:“你這小孩怕不是故事聽多了,哪來的妖族三教之爭,去去去,回家找你爹娘去。”
日落之后。
咕嚕——
孩童餓著肚子蹲在街口,看著對面的包子鋪一個勁的咽口水,他尋不到回家的路了,更不知發生了何事。
夜色漸暗。
就在他以為自己要餓死在這里的時候,一身穿灰色道袍的老者給他遞過來一個燒餅,面相慈祥和藹。
“娃娃,怎不回家?”
孩童連忙接過燒餅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多謝仙長!”
“哈哈,老道我可當不上仙長之名。”
“當得上。”
孩童一邊狼吞虎咽,一邊言道:“我在山里見過一位仙長,他與您穿得相差無幾,他是仙長,您也當是仙長。”
老道笑著搖了搖頭。
“可有去處?若無去處,隨老道修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