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如茵剛答應了一聲,門外就傳來桔紅稟報,說是太夫人院子里的人來請四爺和四夫人去榮安堂用膳。
姜九霄只好說:“先去母親那里,你今后若想知道什么,直接問我即可。”
秦如茵一邊起身,一邊點頭。
卻說了一句:“我若想知道四爺你剛想說什么呢?”
姜九霄:“……”
還真是有疑就問的性子。
他看著嬌俏嫣然的小姑娘片刻,唇角微微揚起。
“我剛想和你說的是,你秦如茵是我姜九霄記在姜氏宗族明媒正娶的原配發(fā)妻。”
說完,他便緊緊盯著她的眼睛,果然見她雙眸中有震驚之色閃過。
秦如茵當然震驚。
姜九霄明明是娶繼室的,怎么又說她是記了姜家族譜的原配發(fā)妻?
回想當初,母親曾心疼她,說她做了人繼室的,就算有誥命夫人的身份,卻不能記入姜家族譜。
母親替她委屈。
她當時其實是無所謂的。
想著只要活著的時候好好活,日子過得快活就好了。
可姜九霄竟和她說她才是他記在姜氏族譜的原配發(fā)妻……
震驚之后,她又懵了。
她記得,他前頭那位夫人嫁給他可是好幾年的啊。
也是明媒正娶八抬大轎抬進了姜家門的,按道理明媒正娶的正妻在成親后一日就會被記在男方家族的族譜中吧?
如今她才是被記入姜氏族譜的那一個,就說明姜九霄前頭那位夫人并沒有被記入族譜……
這其中有什么緣故?
“四爺,您前頭那位姚夫人當初嫁您時沒有被您記入姜氏族譜嗎?否則也輪不到我才是……”
“此事說來話長。先去母親那邊,待有空再和你細說。”姜九霄神情有些凝重。
秦如茵見此便不再詢問,點頭應下。
頓了頓,姜九霄又溫聲道:“今日我先和你知會一下這件事,是知曉此事遲早會傳出來,我不希望你是從旁人那里聽到。”
“聽您的。”秦如茵點頭,”您放心,我就算從旁人那里聽到什么,也不會往心里去,更不會瞎打聽。若是我真想知道什么,就會主動問四爺?shù)摹!?/p>
嫁進姜家之后,秦如茵便決定不會主動去問姜九霄和他前頭夫人的事。
那是她不曾參與的過去。
是姜九霄和他前頭夫人的私事。
和她無關,她選擇尊重。
但若他前頭那位夫人的某些事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必須問清楚的話,那她也選擇親自詢問姜九霄本人。
“好!”姜九霄對小姑娘明理通透很滿意。
“咱們先去母親那,不能讓母親久等了。”秦如茵沖他一笑,又道:“這回多謝四爺主動告知我這一點,我很高興!”
不管是姜九霄選擇主動告知她,還是她其實才是姜九霄記入宗族的原配發(fā)妻,都是值得高興的事。
之前她以為做人繼室已成事實,記不記入宗族也無法決定,在不在意都改變不了結(jié)果。
不如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如今這般結(jié)果,算是意外之喜了。
能做原配發(fā)妻,誰愿意做繼室呢?
至于姜九霄將來和她說不說他和他前頭夫人的過去,那都是他的事。
還是那句話,只要不涉及到她的利益,她都不會主動去打聽。
也不會主動去了解。
前頭那位人都死了好些年了,去打聽去了解有什么意義呢。
“四爺稍等,我換個家常的衣衫。”秦如茵覺得這一身太過莊重了,想去換一件簡單家長的衣衫來穿。
她母親嫂嫂和姐姐們都各自為她準備了不少新衣裳,她一日換三套,一個月都能穿到不重樣的。
好看的新衣裳就是用來穿出來的愉悅自己的。
有那么多新衣裳可以換,她才不會留著壓箱底呢,那多可惜。
倒是姜九霄見她要換衣衫,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隨即溫聲道:“你這樣穿很好看,不用換。”
“倒是發(fā)髻可以換個簡單些的。”略想了想,姜九霄又提出建議。
她今日是去姜家大夫人那拜訪的,算是去做客,挽的發(fā)髻是繁瑣些,佩戴的首飾也多些。
首飾戴得多了,頭就重。
姜九霄的建議很合她心意。
卻不知姜九霄想起洞房花燭夜為她拿下鳳冠……她被鳳冠的沉重壓得不舒服時的忍耐模樣……
心想,她怕是并不喜歡頭上的首飾繁瑣沉重……才出此建議。
桔紅來幫她挽了一個簡單些的隨云髻。
秦如茵讓她首飾用簡單些。
桔紅應喏,選了幾件銀鑲羊脂玉的首飾,那羊脂玉雖不大,但光暈瑩然,水頭極好,看起來接近半透明了。
姜九霄看著又覺得素淡了些,壓不住她身上的那件大紅通袖的牡丹纏枝長身褙子。
便在她的梳妝匣子里撿出一支紅寶點翠的祥云式發(fā)釵溫柔的幫她插在了發(fā)髻底部。
“這樣就好了。”他看著銅鏡中的小姑娘,唇角浮出一抹淺笑。
秦如茵也覺得他挑得這只發(fā)釵配她的隨云髻很有味道,心里贊他品味不俗。
她轉(zhuǎn)頭,看著她身后的他,展顏一笑。
配上她精心梳妝后的打扮,美的驚心動魄,就似那春日花圃里的萬花,乍然間同時綻放……
姜九霄心跳了快了些,隨即也低頭掩飾上翹的唇角。
難怪母親當時見過她第一面后,回來就巴巴找了他,告訴他,秦家的那位六姑娘美得讓她一個老太太都見之忘俗……
她是真的美!
……
準備妥當后,新婚夫妻便往姜太夫人的榮安堂去。
路上,秦如茵和姜九霄商量,想在院子里建個小廚房。
她的院子名為明瀾居。
之前在娘家時,她母親和嫂子們都猜測新房設在姜九霄前頭那位夫人的院子里。
想著那座院子應該是姜家最好的院子之一。
畢竟當初姜九霄前頭那位夫人出身不但不俗,甚至高的讓人咋舌。
那位前頭夫人出自京都姚家。
祖上曾出過四任三公之首的太師。
而如今大應朝的太師正是姚氏的嫡親大伯。
姚氏是姚家二房的嫡長女,卻是養(yǎng)在姚家長房夫人膝下的。
也就相當于是姚家長房的女兒。
姚氏當年也是容色動京都的大美人兒,只可惜花信之年就香消玉殞了。
但,姜家為她安排的院子和婚房并非當年姚氏住過的那個。
親迎前一日,紫蘇帶著人去姜家給她安床時,回來就和她說了。
她也才知曉,當年姚氏住的院子并非是姜家位置好的院子。
相反倒是顯得偏僻,離姜家正院也比較遠。
不知是姜家有意所為,還是有其他的隱秘。
她如今住的明瀾居據(jù)說是姜九霄小時候住過的院子。
院子是挺好,只可惜沒有小廚房。
畢竟姜九霄是個男子,對吃喝上也不注意。
他少時長得好,性子卻孤僻冷漠,不喜年紀小的女子近身,嫌年輕小的丫鬟總是偷偷打量他,他嫌煩。
他院子里伺候的都是年紀大的婆子或者比他大幾歲的小廝。
他住的院子便也沒有必要建小廚房。
不像有的權貴家的公子少爺,養(yǎng)的精心。
一眾丫鬟和年期的仆婦圍著伺候,吃喝都不想用大廚房的,自己院子里單獨開火供應主子。
姜九霄當下就點頭應下了。
略一沉吟后,又對她說:“咱們府上大廚房的廚子手藝尚可,若是你不嫌棄,也不必自己勞累去做。”
他知道她對廚藝還是有幾分熱愛的。
想要小廚房,大概率是她要自己動手做了。
秦如茵笑著答應了。
又對他說:“四爺腸胃不好,就要靠養(yǎng)的,我也不是只為自己嘴饞。”
姜九霄看著她,眸中星星點點……
“我想時常給四爺做些養(yǎng)胃的藥膳,人嘛吃慣大魚大肉難免會想念清粥小菜的……”
“再說了,母親對我這樣好,我也想閑的時候親自做些糕點孝順母親呢。”
反正說好話又不要錢。
做些簡單的糕點膳食又不費什么事。
做藥膳給他養(yǎng)胃,他高興,他身邊的人高興,婆母更高興。
做糕點送去給長輩,還能博一個孝順的美名,何樂而不為呢?
反正她是真喜歡自己上手去做自己愛吃的美食。
“就是不想讓你太勞累。”姜九霄停住腳步等她,然后放慢腳步和她并排走。
“不勞累的。灶上的事我又不是事事親力親為。”秦如茵笑了起來,很老實的說:“我也沒那么好的本事呀!”
“你做的膳食很好。”姜九霄低著頭看著她移動腳步時,翻飛的如意百褶裙。
“四爺喜歡我就高興!”
……
新婚夫妻說了一路話。
剛到姜太夫人的榮安堂,姜太夫人身邊的花嬤嬤立即就迎了上來。
“四爺四夫人安好,快隨老奴進屋去,太夫人早就盼著呢!”
姜九霄只淡淡點了點頭。
秦如茵便笑著和花嬤嬤說:“勞煩花嬤嬤親自來迎了。”
花嬤嬤眉開眼笑的回:“四夫人太抬舉老奴了!”
秦如茵少不得夸了她幾句。
花嬤嬤聽的心花怒放,更殷勤的引著秦如茵往前了。
“四夫人,二夫人三夫人和五夫人已經(jīng)到了,待會子大夫人也會到。”花嬤嬤提醒秦如茵。
“今日是太夫人為歡迎四夫人進門,特意設了這頓家宴。”
“幾位爺也都因為四爺大婚請了休沐,如今也都在府中。爺們的宴席開在花廳……”
秦如茵之前還以為今日午膳就姜九霄和她陪老夫人用呢。
沒想到今日午膳是家宴。
也是她新媳婦上門,啥也不知道。
而姜九霄可能也忘了和她說……
花嬤嬤和秦如茵說得話姜九霄當然都聽到了,聞言皺起了眉頭。
之前母親只說讓他帶著新婦陪她用午膳,卻沒說是家宴。
他便看著秦如茵。
秦如茵感受到一道熾烈的視線,忙看了過去。
就見姜九霄對她微微搖頭。
她立即就明白了。
不是姜九霄忘了和她說這是家宴。
而是姜九霄自己也不知道。
既然她們五個妯娌齊聚,估計少不得一臺大戲了。
畢竟,三個女人都一臺戲呢。
她也不懼。
就見姜九霄對花嬤嬤說:“茵娘是新婦,年紀輕又臉皮嫩,若是母親不好說什么時,還勞煩嬤嬤幫襯茵娘一些。”
花嬤嬤見自家四爺竟然知道護著新婦,老眼都要笑瞇了,連連應喏。
心道:若是太夫人知道了,定要高興的今夜都睡不著了。
見姜九霄臉色還是不大好看,秦如茵也對他微微搖頭,讓他不要擔心。
……
“哎喲,四爺和四弟妹來了呀!四弟妹快來坐,坐母親左下手,新娘子最大,今兒誰也越不過你去!”
三夫人殷氏一身淡紫瓊花錦緞的短身褙子,配著石青色織金綜裙,華貴又沉穩(wěn)。
只是她這一張嘴,就和沉穩(wěn)不沾邊了。
聽了她的話,秦如茵客氣疏離的笑了笑,卻是不接她的話。
殷氏見秦如茵不接她話茬,臉上的笑意立即淡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