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大朝會開始,文武官員盡皆正冠上朝。
山呼萬歲后,正式廷議,首先是朱元璋提出了之前早便商定的詹事府已經國子監的設立。
待得一致通過,即將要結束這次朝會時,白辰主動出列。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左右丞相以及御史中丞劉伯溫都將目光投到開口的白辰身上。
白辰將折子取出,由小太監呈了上去。
朱元璋虎目盯著奏折打開看了起來,“左參議,這茶馬交易的事情,你可詳細說說,正好大伙都可以議一議。”
白辰點頭,“陛下,微臣確有一些想法。”
“茶馬交易不僅關系到國家的財政收入,還關系到邊疆的穩定和民族關系。”
“如果能夠整頓茶馬交易,打擊**,不僅可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還可以鞏固邊疆的統治。”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說說你的具體建議。”
“微臣以為,自古以來,以我中原大地的茶瓷器絲綢等物與外族交易便是常有的事,而這也的確讓我中原大地得到了實在的實惠。”
“臣建議派遣賢明的干臣前去,必定可以為我大明增專千瓦。”
白辰話音落,滿朝的臣子盡皆思索起來。
李善長捋須點頭,“左參議的的提議的確不錯,陛下,茶馬交易自古有之。”
劉伯溫也點頭稱贊道,“不錯,這策論的確是可取之道。”
胡惟庸則更加激動,“陛下,左參議大才。”
朱元璋見狀當即點頭。
但很快問題又來了,這茶馬司建立容易,但該派遣何許人是個問題。
朱元璋心里排除了一些人選。
而眾臣大多是看熱鬧,只有少數用心辦實事的卻也不愿意遠離中樞。
議來議去,還是李善長提出,既然由白辰提起便由白辰去出任。
聞言的白辰暗罵老狐貍。
也是,自己新進為朱元璋眼前的紅人,令一些人已經不愉了。
但礙于自己的確是有才能的,又不能當著老朱的面踩自己便只能這般將自己調離中樞。
其實面對遠離中樞白辰也自無不可,這樣反而在即將不遠的胡惟庸案發時自己還能脫身事外。
“左參議諸位臣工都提議由你出任,你怎么說。”
朱元璋凝眉問道。
“陛下,我愿意前往,大明哪里需要微臣,微臣自當為大明出力豈有推辭之意。”
朱元璋聞言略思索,“好,既然左參議應允,那么這第一任茶馬司的主官差事便由左參議白辰擔任。”
白辰自無不可,最多只是會惹得寧國公主不滿,但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想來公主也會理解自己。
事情定下,接下來就簡單的多了。
除了派遣白辰這一位前往陜西邊疆的主官,又派遣兩名副官,以及二十隨從小吏一同前往。
白辰將自己通政司的工作暫且交給右參議便籌備著前往陜西邊境。
白辰回到府中,開始準備前往陜西邊疆的行囊。他知道,這次任務責任重大,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他召集了隨行的副官和小吏,詳細交代了任務和注意事項。
“諸位,這次前往陜西邊疆,責任重大。”
“茶馬交易不僅關系到國家的財政收入,還關系到邊疆的穩定和民族關系。我們必須全力以赴,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白辰朗聲說道。
副官和小吏們紛紛點頭,表示理解和支持。
在與手下溝通一番后白辰想起了寧國公主,這一去最少也要半年,還是打個招呼的好。
隨即便書信一封命令下人送去。
一切準備就緒后,白辰帶著隨行的副官和小吏,踏上了前往陜西邊疆的旅程。
這次任務不僅是一次大的考驗,更是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日頭正盛,一行人便在這烈日炎炎下朝著陜西一帶行進。
路上多半路程,白辰都是乘坐馬車,透過窗簾看風景的日子一開始還很新奇,但世間一久便無聊。
念及此,白辰便準備寫一些讀物打發時間,正好到時候寫完可以寄給寧國公主,那樣自己在寧國公主心中便不會失了分量。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當文抄公吧,便寫些喜聞樂見的讀物吧。
西廂記有些肉麻,不是很得體,水滸,西游太繁雜,對了,就是紅樓了,想必到時候寧國公主也會愛看的。
一路上走走停停。
不時的到各驛站補充物資,經過長途跋涉終于是來到了陜西境內。
到了陜西,知府大人陳賀率百官迎接,場面風光不已。
但白辰卻不想這么風光,一概宴請盡皆推辭,他是來辦實事的,可不是享樂來了,就算享樂那也是要等事后,不然一旦有風聲傳到老朱耳中后果可想而知。
陳賀很無奈,這位京官油鹽不進,他也倒不好再繼續擺弄。
只命人提供了住處以及讓人按照白辰的一切吩咐行事。
白辰也沒有太多的事情。
只需要一個衙門就可,茶馬司人手有了,只需要建立起制度并且大肆宣傳。
有陜西知府陳賀的命令,很快白辰的要求便得到了滿足。
白辰一行人來到了為他們準備的衙門。
雖然條件簡陋,但白辰并不在意。
他立刻召集了隨行的副官和小吏,開始布置任務。
“諸位,我們已經到了陜西,任務正式開始。”
白辰說道,“茶馬司的事務需要盡快展開,我們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并且大肆宣傳,讓茶馬交易更加透明和規范。”
“我等更加要以身作則,千萬不可有貪污之風,丑話本官先說在頭里,我們一行人誰敢在陜西收了不該收的禮,或者拿了不該拿的東西。”
“本官不用請示陛下,直接便將你剝皮萱草,因為這就是陛下教我的辦法,希望你們心中有數。”
“白大人哪里話我等自然不會行糊涂事情。”
是是是,一切以白大人馬首是瞻。
兩位副官連忙應聲,一眾小吏更是戰戰兢兢的低著頭稱是。
在教訓完自己帶來這一行人,白辰找到了陳賀開始具體商議起茶馬司的建設。
陳賀也是老油條,一番話回答的滴水不漏,但白辰卻有的是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