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府的別院內(nèi)。
剛剛被劉弘昌拒絕的蘇然,此刻正在心中暗罵:
“劉弘昌啊劉弘昌,不見我是吧!”
“你這混蛋給老娘等著!”
“我告訴你,你最好祈禱你的計劃能成功,祈禱曜冰不會有危險。”
“否則,我只要找到機會離開南漢,輔佐趙匡胤,定要率領(lǐng)千軍萬馬滅你劉氏一族!”
“到時候就算你死了,我也要將你開墳掘墓、挫骨揚灰……”
突然,門外又傳來了郭文的聲音。
“蘇仙姑,王爺請您立刻過去……”
蘇然愣了愣!
什么情況?
不剛剛還不見我的嗎?
難道這家伙又在算計我……
蘇然皺了皺眉,囑咐了兩句還在畫圖紙的林雨薇,然后跟著郭文來到了大廳。
卻見大廳內(nèi)已然坐滿了之前商討富國五策的一眾官員。
都什么時候了?
他還想著商討富國五策?
離劉玢壽辰可是越來越近了,你就這么穩(wěn)坐釣魚臺?
就不怕出現(xiàn)什么意外?
然而,她在劉弘昌臉上一點擔(dān)憂都沒看出來。
當(dāng)著這么多人的面,她也沒辦法詢問其他事情,只能心不在焉地靜靜陪著他們商討富國五策的事情。
但不得不說,在劉弘昌的主持下,結(jié)合她之前的建議,這段時間過去,富國五策的細(xì)化落實方案已經(jīng)初步成形。
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直到夜色降臨,富國五策終于完全敲定,并由劉弘昌的命令下,由她親手寫進(jìn)了奏折里。
劉弘昌甚至還細(xì)心地在一旁指導(dǎo)蘇然,用什么樣的格式,哪些字要寫大一點,哪些字要寫小一點。
待蘇然憋屈得寫完,劉弘昌對著他微微一笑,隨即拿起奏折,看向在場所有官員,長舒一口氣,一副如釋重負(fù)的模樣:
“各位,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陛下交給本王的差事今日總算是完成了!”
“本王打算立刻將其呈送陛下!”
“但這份奏折涉及方方面面,均是各位同仁齊心協(xié)力商討出來的。”
“本王自然不能獨居其功。”
“所以,本王希望各位能與本王一同進(jìn)宮呈送這道折子,本王若有解釋不到位或理解不對的地方,各位也好補充!”
“不知各位是否愿意隨本王一同入宮?”
聞言,蘇然不由地皺了皺眉。
這就要進(jìn)宮呈送皇帝劉玢了?
等等!
他明明可以直接命人呈送皇帝,為何要親自去?
此時,有人也提出了這樣的疑惑:“王爺為何如此著急?”
“明日早朝,王爺完全可以在大殿上當(dāng)著文武百官的面呈送陛下……”
此人的發(fā)言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大廳內(nèi)瞬間亂哄哄的:
劉弘昌卻嘆了口氣,不慌不忙地說道:“不瞞各位!”
“本王之所以如此著急,一來是因為本王退隱一事已經(jīng)因為這富國五策的事情耽擱太久了,本王實在有些迫不及待了!”
聞言,百官竟都沉默了下來,近來發(fā)生的種種,讓所有人都知道越王是真的很想退隱。
而且還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那種!
因為這段時間,他們有不少人都在商討時勸過越王,可誰也勸不動,甚至連楊相、趙相都勸不動。
此時越王如此說,他們也只能暗自百感交集。
然而,蘇然卻皺了皺眉,不屑地看向劉弘昌:
得了吧!
還隱退呢?
真隱退了,對得起你之前的機關(guān)算盡嗎……
正想著,劉弘昌的聲音再次響起:
“至于這第二個原因嘛!”
“其實本王另有目的……”
此言一出,眾人都不由地投來了好奇的目光,蘇然亦然。
劉弘昌神情逐漸嚴(yán)肅,緩緩道:“各位應(yīng)該知道,本王之前說過,如果朝堂不改革,吏治不肅清,即使我們把這富國五策討論得再詳細(xì),終究枉然!”
“陛下壽辰將至,今夜又在玉堂珠殿設(shè)宴我與晉王,但我拒絕了!”
“本王就是想趕在宴席結(jié)束前,將富國五策的事情徹底敲定,然后借宴席這樣的場合面呈陛下。”
“順便向陛下諫言,請求陛下大力改革、肅清吏治!”
此言一出,原本安靜的大廳瞬間爆發(fā)出嘈雜的議論聲。
“宴席上提出改革?”
“這不是自討沒趣嗎?”
“陛下可是最煩有人敗壞他的興致……”
沒人注意到,蘇然此時的眉頭不由地跳動了兩下:
宴席?
請求改革?
這劉弘昌到底要干什么……
劉弘昌再次讓眾人安靜,大聲道:
“各位,本王知道此舉很可能會惹陛下不高興!”
“但此次諫言就當(dāng)是本王在退隱前為大漢,為天下百姓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還望各位能與本王一起,也算是滿足本王最后一個心愿了。”
說到此,劉弘昌朝著在場眾人深深躬身行禮,道:“各位,可愿與本王一同入宮?”
一瞬間,在場眾人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蘇然皺了皺眉,一股不祥的預(yù)感頓時涌上心頭:
劉弘昌為何如此執(zhí)著今晚向皇帝諫言?
甚至還故意擺出如此姿態(tài)?
難道今晚會有什么事發(fā)生……
“臣愿跟隨王爺一同進(jìn)宮!”
突然,一道身影從人群中走了出來,赫然正是西御院使王翷!
緊接著,又是一道身影走了出來:“臣也愿跟隨王爺一同進(jìn)宮!”
此人竟是趙光裔的兒子趙損!
之后,又有十余名官員站了出來,表示愿意跟隨越王進(jìn)宮。
劉弘昌看了眼剩余一動不動的人,最終將目光投向了楊洞潛、趙光裔二相:
“楊相、趙相,不知您二位愿與本王一道否?”
二人對視了一眼,各自眼里都流露出強烈的復(fù)雜。
片刻后,二人這才點點頭:“老臣愿隨王爺一道!”
見狀,剩余官員中也有一部分人都站了出來,另外一部分人只是默默低著頭。
蘇然見狀,不由地暗自感慨:
該說不說,這劉弘昌苦心樹立的賢王形象的確很成功,也很深入人心。
在朝堂的號召力更是可見一斑!
畢竟誰都知道今晚去很有可能會惹怒劉玢,卻還是有這么多人愿意跟隨……
殊不知,劉弘昌已然將這些人之中,哪些人是最先站出來的,哪些人是跟隨楊、趙二相站出來的,哪些人沒有站出來,全都一一刻進(jìn)了腦海。
對那些不愿跟隨的人,他沒有動怒,相反,他十分溫和、十分誠懇地讓他們與其他人一同在王府進(jìn)用晚餐。
在郭文帶人安排一眾官員進(jìn)餐時,劉弘昌卻突然來到了蘇然的身邊,輕聲說道:
“蘇仙姑可愿與本王一同進(jìn)宮?”
蘇然愣了愣:“進(jìn)宮?”
“我去干嘛?”
“不去……”
劉弘昌笑了笑:“今晚好戲可是要開場了,你若不去,實在可惜啊……”
說罷,也不等蘇然反應(yīng),便大步離去了。
只留蘇然愣在原地,滿臉震驚、腦海一片空白:
好戲開場?
難道今晚玉堂珠殿的那場宴席,就是最終決勝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