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得到消息后,大廳中再度響起成片的掌聲,何平卻第一時間變了臉色。
“怎么了?有什么問題嗎?”總指揮被他搞的很慌張,生怕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消息會影響到此次計劃的實施。
“不,沒有問題。”何平快速取出通信設備傳出第一手消息,他安撫道:“你們這邊照常運作就行,我關心的是其他方面的事。”
“對了,你認為這些冰有被提前發(fā)現(xiàn)的可能嗎?我指衛(wèi)星之類的。”
“不可能。”總指揮篤定的說道:“這次發(fā)現(xiàn)的冰層處在巖石斷面中,規(guī)模不大,而且處于極夜地區(qū),光學和遙感都無法精準探查,只有從地面接近時才能發(fā)現(xiàn)它。”
何平點點頭,轉身準備離開,臨走之前他腳步頓住,又詢問道:“月球這幾位什么時候返地?”
“五天后。”總指揮有些疑惑,這些計劃是早已確定好的,不過念及對方并非航天領域的從業(yè)者,倒也能理解。
“這次是我們第一次登月,幾位航天員沒有安排其他任務,返程之后要盡快進行身體檢查。”
何平點了點頭,低聲道:“你提前準備一下,接下來我們可能需要中斷所有時間超過一個月的航天任務,盡快接另外幾位還在天上的同志回來,京都那邊應該很快就會給你消息,你心里要提前有打算。”
“這……要發(fā)生什么了嗎?”
何平點點頭,沒有透露更多信息,轉身離去。
濱海基地,等蘇尋等人在電視上看到‘直播’時,距離葛洪波敲擊那塊含冰月巖已經過去了十幾分鐘。
現(xiàn)場的氣氛遠不如航天指揮中心那樣熱切,畢竟在座的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好了,登月一切順利,總歸也是值得慶祝的事。”
邵學真帶頭鼓掌,而后對眾人道:“大家想必已經清楚我們接下來要面臨的艱巨任務,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動國家應急預案的啟動,這方面蘇顧問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這段時間,秘書處已經整理了新的應急方案并同步給了災備辦公室,登月計劃開始之前就發(fā)放到了辦公室每一個成員的設備上。
蘇尋已經了解過,但畢竟一項國家預案涉及到方方面面,他還沒完全吃透,此時只好一邊翻著材料,一邊沉吟。
“我認為——征兵規(guī)模應該擴大,末世并非現(xiàn)代戰(zhàn)爭,在通訊斷絕的情況下,信息技術無法發(fā)揮應有的效能,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手。”
“另外,我們需要對全民進行軍事化培訓,不需要多,但動作一定要有。”
“末世中的民眾應該是受保護的對象,我們可以開展大范圍的技能培訓,增強他們的生存能力,但軍事化培訓,會不會造成社會騷亂,以及導致資源供應的混亂?”
有人不太贊同,提出了問題,蘇尋看過去,發(fā)現(xiàn)是一位來自軍方的代表。
蘇尋向他點點頭,沉聲道:“這位同志的問題很好,但我的想法在于,末世一旦發(fā)生,最先崩潰的就是文明社會的秩序。”
“我們的子弟兵自有其獨特的精神內核,這種精神擁有強大的感染力,在全社會的軍事化培訓下,全體民眾都會自發(fā)向這種精神內核靠攏。”
“這種靠攏,足夠讓我們的社會秩序擁有更強大的生命力,能阻止許多惡**件的發(fā)生,給災后重建工作帶來極大的助益。”
在場眾人相互對視,在思考這種趨勢的可能性,邵學真點了點頭:“這個問題我們會盡快討論,爭取在今晚之前拿出決定。”
“還有其它建議嗎?”
蘇尋沉思著:“核聚變和超導體的研究和制造不能受到影響,反而要加快,尤其是超導體,以它制造的通訊設備應該能躲過末世發(fā)生時產生的巨大靈力沖擊。”
“另外,我們需要地雷——或者炸藥,需要很多很多,我們還需要手銬,需要很多很多。”
蘇尋接連提出幾項建議,邵學真一一記錄下來。
“行,那么我來協(xié)調各方生產,老徐,你去督促科學院那邊的研究工作,老王去通傳各大戰(zhàn)區(qū),提前告知他們相應計劃。”
有了思路,災備辦公室開始高效運轉起來,當東盟下定決心去實現(xiàn)一件事的時候,也就沒有任何困難可以阻擋他們的腳步。
整個國家在成功登月的喜悅中歡呼雀躍時,正有一批又一批人接收到了不一樣的消息,數(shù)場隱秘的會議接連召開,某場危機的知情范圍又一次擴散,但所有聽說這件事的人都三緘其口,絕不泄密。
就算如此,許多嗅覺靈敏的人也已經意識到了將有大事發(fā)生,風向已經發(fā)生了變化。
暴風雨來臨前總是分外寧靜,登月計劃的順利施行值得一個下午的慶賀。
2*30年5月16日傍晚18時00分。
許多正在關注登月直播的東盟民眾忽然發(fā)現(xiàn)眼前的直播換成了另一幅畫面。
很快他們就發(fā)現(xiàn),不止是直播,幾乎所有能接收信息的渠道,包括電視、手機,甚至無線電中,都開始同步播放同一個消息。
東盟理事長、秘書長的身影出現(xiàn)在畫面中,神情肅穆。
“同胞們,朋友們,東盟各盟約國的兒女們。”
藍星數(shù)十億人皆在此刻聽到了這位東盟理事長沉穩(wěn)厚重的聲音。
“此刻,我站在這里以最沉重的心情向你們宣告:我們的文明正在面臨誕生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經第一科學院專家預測,一個月內,我們的藍星將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天文災難。”
“具體的情況將由專家團隊在三小時內向全民公示,但作為東盟一員,我必須在此刻向你們傳遞最核心的事實——”
“這不是臨時演習,不是區(qū)域警報,而是需要每個家庭、每雙手臂共同構筑的生存防線。我們的科研團隊已確認,這場災難將以超出常規(guī)認知的規(guī)模沖擊社會運轉體系。”
“依照東盟盟約賦予東盟理事會的神圣使命,在東盟秘書處的監(jiān)督下,理事會通過了以下決議。”
“即刻起,東盟各戰(zhàn)區(qū)將進入一級戰(zhàn)備狀態(tài)。”
“即刻起,東盟各盟約國進入緊急狀態(tài),啟動應急預案。”
“即刻起,各省市,各單位,社會各階層,進入戰(zhàn)時動員狀態(tài)。”
“從此刻起,所有交通運輸、能源網絡、醫(yī)療儲備將由戰(zhàn)時委員會統(tǒng)一調配。”
“現(xiàn)在發(fā)布三條即時指令:”
“第一,各市縣基層干部須在24小時內完成社區(qū)應急編組,執(zhí)行「以戶帶鄰」互助機制;
第二,東盟所有生產企業(yè)即日起切換為戰(zhàn)時標準,十八至六十歲公民待命接收崗位征召令;
第三,教育系統(tǒng)啟動「薪火傳承」預案,各校歷史教師需在明日向學生講述預案內容。”
“同胞們,堅守崗位,保持理性,攥緊希望。”
“祖國與你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