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王威的邀請,蘇尋點頭跟上他。
大災變已經逐漸臨近了,之前在那次培訓中他闡述了未來可能面臨的威脅,讓不少人認為原本的部隊分配需要調整,但暫時還沒拿出定論。
“蘇顧問,有幾位主官對你提出的方案……可能存在一些看法,希望你能理解。”
蘇尋頷首,他也知道有人說自己不懂軍事,實際上沒深刻感受過末世的人,也很難理解他的一些想法。
還沒到會議室,他就聽到里面傳來的爭論聲。
“我不答應,這不符合軍事常識!”
“體系化戰爭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不能拋棄這個優勢!”
紛亂中,蘇尋推開了門,會議室陡然一靜,一群人向這邊看過來,哪怕是蘇尋也感受到這眼神中蘊含的壓力。
金星閃耀,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在軍旅中磨礪幾十年的宿將。
蘇尋在他們中間坐下,感受著這些人的目光,心道對自己有意見的可能不止是幾位。
“我知道大家對我的想法有很多疑惑,但世道馬上就要變了,過去那一套并不適用于全新的危機和挑戰,如果你們對此有什么困惑,我可以和你們一起討論。”
在座的幾位互相看看,最終一起望向眾人里年紀最大的一位。
老將軍皺了皺眉,嘆道:“我們不是不相信你,實在是很難理解,難道形勢真的會惡化到這種程度嗎?”
“上千萬軍隊,撒胡椒面一樣分攤到城市里去,我們那么多先進的武器,那么強大的軍事體系,我們獨步全球的戰爭能力,難道真的就這樣廢棄了嗎?”
蘇尋迎著對方的目光,心中又何嘗不惋惜,但曾直面過天災的他最清楚那是什么樣的偉力,末世之所以稱之為末世,絕不是靠火炮靠導彈就可以輕松反推的。
倘若說火種項目的支持者都是悲觀派,那么如今自己面對的這些人,大概就算是樂觀派了,認為成建制的部隊可以快速掌握局勢,借助強大的軍事實力鎮壓末世。
“時代會變化,會向著每一個人都想象不到的方向變化,老同志,偉力歸于個人的時代要來了,戰艦大炮對付不了的敵人要出現了。”
蘇尋平穩地向對方開口。
“與其讓我們的戰士扎堆,重復經歷另一個時空已經走過的路線,建立那么幾個略強一點的大型基地,不如讓未來會出現的所有基地都成為我們。”
“讓他們化整為零,與社會接觸,這些人有組織有紀律,有底線和原則,而且戰斗素養超過普通人很多,可以迅速在幸存者團體中取得話語權,這將讓我們擁有更多的希望。”
“等到未來,這些幸存者團體遍地開花時,大概也能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象。”
老將軍沒有說話,半晌才嘆道:“這會不會太理想了?”
蘇尋點點頭:“確實,末世讓一切都難以預測,未來撲朔迷離,但我選擇相信,我相信我們的戰士有能力有信念有勇氣,可以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我也相信我們的群眾會緊密地團結在這些戰士們的身邊,發揮出能夠改天換地的力量。”
“這是游擊戰,也是陣地戰,是運動戰也是殲滅戰,我們包圍了敵人,敵人也包圍了我們,與曾經那場決定東方命運的偉大征程一樣,我們再次站在了歷史的拐點上,前路并不明朗,需要我們自己去探尋。”
是的,這當然是一場游擊戰,秘境是他們的青紗帳,廢墟是他們的萬山叢,敵人遍布每一個角落,而他們的武器也只不過是從土槍洋槍換成了超凡異能。
是的,這當然也是一場陣地戰,他們有一千萬平方公里的陣地需要守護,戰爭會持續一百年,一千年,直到肅清這片土地上的所有威脅。
會議室安靜下來,不少人在細細思量。
這是關乎勝敗的戰略決策,對在場的每個人來說都壓力巨大。
古代能指揮十萬軍隊的將領就能競逐天下,能揮動三十萬兵馬的便是兵仙臨塵。
哪怕到了近現代,數遍列國也找不到幾個可以指揮百萬雄兵的統帥。
至于可以帶動千萬軍隊,號令數億國民的人,悠悠青史中也就出了一個。
而現在,在座的眾人無不懷念起那個人。
拆解作戰部隊,融入整個社會,這種做法幾乎與幾位將領的常識相悖。
自北美在波斯灣一戰成名之后,所有人都在鉚足了勁研究體系作戰,直到當今寰球,能說自己已經把這東西搞明白的,五常里勉強也就能找出來兩個半,甚至可能只有一個半。
但無論怎么算,東盟是穩穩的走到這一步了的,體系化作戰的威力,莫說那些小國,連東盟自己的很多民眾都幾乎無法理解。
現在卻有一個人開口說,體系作戰不能用了,我們要回到一百年前的打法,這讓眾人如何能接受?
蘇尋道:“有資格這么做的本就不多,倒退一百年已經算是我們努力爭取到的結果了,對于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而言,大災變開始的那一刻就已經意味著它們的消亡。”
幾位老將對視一眼,有人無奈,有人動搖,也有人想尋求折中。
“這件事還需要一定的討論,我們要對東盟二十億民眾負責。”
“當然,應該如此。”
蘇尋調出了地圖,與幾位湊在一起研究。
“當然不是全部部隊都要拆分出去,我們需要一部分骨干來保證各基地和避難所的安全。”
“依托避難所和基地,恢復生產力,反攻危險區,搶救受災群眾。”
“這個辦法可行。”
“但預留多少部隊是個問題。”
“裝甲部隊……”
這場極關鍵的討論一直延續到夜里,蘇尋目送幾位主官離去,他們其中還是有人并不認可蘇尋的做法,但卻已經知道自己身處信息差的低處,因此最終選擇支持他。
即使討論到上頭時有人拍桌子掄凳子,差點動起手來,蘇尋也對這些人并不反感,說到底,他們也是為了挽救這個國家。
王威將一堆地圖和隨手寫就的思路都整理起來,來到蘇尋身邊:“別說幾位老前輩,就連我也做夢都想不到會有用這種辦法進行戰爭的一天。”
軍內倒是年年歲歲的說要學習那種精神,但大家都知道,當前的戰爭形態和東大的國力已經到了另一個維度,在具體的戰術上,誰也不會說再去那樣做了。
這個世界上已經沒誰能讓東盟陷入游擊戰。
蘇尋背起來手,悠悠一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只不過是從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