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以二號車為核心的車隊開拔,蘇尋也進入了一號基地車指揮室。
除了徐煥之外,這一隊還帶上了肖真如,她的念力異能不愧是曾被載入檔案,專門記錄過的存在,雖然操作起來還有些生疏,但現在就已經可以讓喪尸無法近身。
泰蒙基地在此次大災變中幸存下來了六百四十人的武裝力量,這個數字確實極少,但其實也已經有了一個營的水平。
這些基干力量,是未來發展出更大規模部隊的核心與基石。
如今前往新甫,蘇尋帶上了兩百人左右的兵員,余者除了往歷城方向去的之外,都在秦昌的指揮下與基地中的工人一起修復一些受損的工事,并執行守衛基地的任務。
其它國家的兩百戰士能做的事很少,但放在東方卻遠非如此,對東盟來說,現代戰爭早就不再是集群大決戰的打法了,縱使如今通訊設備損毀,許多日夜磨練的戰法依舊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
泰蒙基地到新泰市之間,這一個月之內已經修建了一條標準不低的公路,在公路一旁,還有一條直達化工園區的貨運鐵路,這可以在未來給基地與園區之間互相運輸工業品提供便利,如今也方便了蘇尋等人行軍。
軌道上,一輛老式機車后拖著幾輛板車,板車上承載的正是大名鼎鼎的ZTZ-99A主戰坦克。
坦克之后,還有兩架武裝直升機。
這些裝備原本強悍的電子作戰單元如今自然是已經無法使用了,但在東盟工程師的努力下,它們暫且還可以發揮出基本的戰斗力。
從此到新甫市雖然看著不遠,但望山跑死馬,其實也不近,坦克的摩托小時——也就是無故障運行時間,是非常珍貴的,不能浪費在路上。
另一側的公路上,基地車與貨運火車同步前進著,身邊伴隨有足足八輛運兵車,八輛軍用卡車,以及四輛搭載了車載迫擊炮的作戰平臺。
除此之外,前后還安插著數輛裝有重機槍的猛士戰車。
這種隊形在人類戰場上就是移動的靶子,不過喪尸畢竟還拿不出反坦克導彈,當前需要考慮的就是高效的把人運到合適的位置,不必太講究作戰隊形。
可惜的是,那些用于人類戰爭、綽號‘貓貓車’的全地形突擊車,由于缺乏防護能力,并不適用于與喪尸的作戰,否則這支車隊的火力將更加豐富。
站在指揮室——這其實是一個高處的房間,四周有厚重的防彈玻璃窗,視野僅次于車頂的瞭望哨。
由于很多設備無法使用,不少情況需要目視去判斷,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雖然長距離通訊受阻,但短距離通訊還能勉強連通車隊以內的范疇,基地內的車輛上都配備著緊急趕工出來的老式無線電設備。
至于這輛二十米長車身的內部,各個單位之間自然還有有線通信可用。
經歷了半天的狂轟濫炸,如今道路兩旁的樹林靜悄悄,偶爾有異常的動靜出現,蘇尋都是下令直接放一發炮彈過去。
很快,這片樹林中連那些異動也沒有了,但蘇尋站在高處看著那幽靜的樹林,卻仿佛感覺自己在與一只規模龐大的巨獸對視。
有能遏制住喪尸本能的現象出現,一般意味著這支喪尸集群已經選定了一個喪尸首領,雖然還遠比不上未來那些強悍的高階喪尸王,但它必然已經產生了一些簡單的智力。
或許它并不聰慧,但已經有了本能,知道伺機而動、趨利避害,如今,它躲在暗處,冷眼看著這支啃不動吃不到的車隊,如果稍有松懈,迎接車隊的必然是猛烈的沖擊。
但它不冒頭,蘇尋就暫且不理會它,在這種環境里想要找出這東西來,成本上是劃不來的。
他轉而開始思索起本次的行動。
這一支車隊,如今看上去規模不小,但實際上對于整座城市來說,人確實還是少的可憐,但他們的目標也并不是用自身的力量去硬撼整個城市中的百萬喪尸,那顯然不現實。
他要做的是盡可能快的統合起在各地抗爭的力量。
這是一場巨大的陣地戰,在這片戰場上,雖然每一處都有敵人,但也每一處都有戰友。
盡快給自己那些活躍在陣地上的戰友們提供支援,帶來信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必要的情況下,成為他們的領導者,帶他們回到安全區。
好處是,這次行動暫且不需要考慮補給的問題,因為戰場上到處都是補給,那些資源箱中可不僅僅只有食物,還有不少武器彈藥。
而且針對這次行動,車隊需要的油料、炮彈、替換零件等等必備物資,是已經提前在行軍路線上安置妥當的。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喪尸還是變異獸,都不會像人類戰爭的對手一樣去破壞這些物資,也暫且還不會沒事啃兩口公路上的瀝青。
如今這個時間差,欺負的就是這些還沒長出腦子的存在。
隨著不斷接近城鎮,蘇尋下令停止火力輸出,整個車隊開始提速。
他已經很明顯感受到有一部分喪尸開始強行沖擊車隊,這里已經脫離了上一只喪尸領主的影響范圍,以車隊配備的重火力,沒必要浪費在這些沒腦子的普通喪尸身上,路上所遇到的直接碾過去即可。
還未曾接近新甫市區,路過一處村莊時,蘇尋看見村子里升起一枚代表求救的信號彈。
這地方也有民兵,估計是看到了路上這支規模不小的車隊,沒有過多猶豫,蘇尋便通過無線電向車隊內傳達了指令。
“一組執行三號方案,進入村莊查看情況,營救災民。”
也正因為并非與人作戰,蘇尋沒設置什么過于復雜的無線電呼號和指令代號,最多的只是簡單的給車隊分了組。
一輛卡車與一輛運兵車分出車隊,他們將幫助或收容身處危險境地的災民,并盡可能快的回到主路趕上車隊。
那兩輛車上配備有各式重火力,二十多人倘若有足夠的時間,把這個小村莊整個犁一遍或許有難度,但清除掉游蕩在外的喪尸易如反掌。
蘇尋確實見到了個別不按規定隔離,游蕩到路上被車隊碾過的喪尸,不過他知道這些喪尸是被之前的槍炮聲吸引到附近的,這種人終究是少數。
不得不承認的是,總會有人因各種緣故各種想法不去遵守隔離要求,這些人單看總數是很多的。
但倘若把這些人分散到更廣大的人民群眾中,那其實又會顯得很少很少了。
像十多年前那次大流行事件中,許多出格的人和事之所以被人厭煩,感覺很多,實際上是一種幸存者偏差,只有出格的人才會被記住,只有更出格的事才會被報道。
而這后面更多的,實際上是默默無聞,默默支持著國家政策的絕大多數人。
如今又是十年過去,經歷過那次事件的人,如今已然是社會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