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翊在聽完黃放的話后,立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玄甲,隨即挺直了腰背,走出營寨去見趙云。
剛巧,正見李典等人引著一名高大的壯漢來到了劉翊的面前。
劉翊看此人,濃眉亮目,額寬鼻挺,薄唇削頰,線條分明,顎下無須,僅有一縷束發垂于頸端。
他渾身上下卻似充盈著一種隨時欲爆發的力量,就像是一頭獵豹,每一寸肌肉都滿是彈性。
燕趙之士的特征,似能在此人身上盡顯。
“常山趙云,見過鎮東將軍!”
劉翊心中歡喜,還未開口,就聽黃放說道:“少君,小心些,此人甚是能打!”
趙云瞥了黃放一眼,道:“適才多有得罪,只是足下以為我行騙,不分緣由動手,我一時情急,防守時手重了,還請勿怪。”
黃放吸了吸鼻子,想放兩句狠話。
但一想到此人適才輕描淡寫,就把自己的手掌掰彎,下話就咽了下去。
最終,就聽他說道:“也怪我一時不查,以為足下乃是細作,冒然出手,既你我皆手下留情,誰也沒有占到便宜,就算打個平手吧。”
李典驚訝的看向黃放那只還在發抖的手……
適才黃放的手掌被對方攥住的那一幕,他可是都看在眼里。
算個平手?
你適才嚎的啊,比殺豬還慘烈呢……
劉翊上前,握住趙云的手,嘆道:“我在此間待子龍久矣!”
“子龍來的,何其慢也?”
趙云朗聲道:“某在鄉中為兄長守孝,本不欲來,可家嫂于吾言,國家征辟,定有大事,豈可因家事誤國,若兄長泉下有知,亦定怪罪,故而前來?!?/p>
“怠慢之處,還請將軍勿怪?!?/p>
“能來就好啊,還談什么怠慢不怠慢的?!?/p>
“走,進帳內敘話!”
……
……
進了帥帳后,劉翊遂道:“子龍啊,你既是奉公車之令來軍前效力,為何不適朝廷派使者引你,反倒是自行來此呢?”
趙云言道:“云已經在京師拜見過太尉,如今朝廷剛剛渡過危機,正是用人之際,為了我這些許小事,不宜耗費人力,我便自持路引,前來軍前拜見?!?/p>
劉翊道:“那為何適才又不將朝廷任命出示?”
趙云道:“朝廷恩任,豈可輕示于人?非得見到將軍不可。”
說罷,便從懷中取出簡牘,交于劉翊。
劉翊翻看了,上面確有公車署以及尚書臺印,當即收起,笑道:“子龍行事,毫不僭越,真忠義之士也。”
“聽聞你昔日在河北,統領義軍,后在公孫將軍的白馬軍中從征,想來善于騎陣,便暫入騎營,待建功之后,我自有擢升?!?/p>
趙云道:“為漢室效力,不求擢升,只求國家安寧,黎庶得以養命?!?/p>
趙云如此知大義,實是讓劉翊敬佩。
如今武將,我手下有了趙云,再加上徐晃,李典,龐德,馬岱。
制定方略者,我有賈詡和張既。
如此,也算是有了一個草臺班底。
當然,這個班底今后還要借朝廷之名,和劉翊自己的聲威,繼續不斷的擴大。
……
……
兩日后,散布穰縣的流言差不多了,而劉翊軍也從穰縣取得了充足的補給,暫時不怕蔡瑁翻臉斷糧,便派賈詡為使者,去見胡車兒。
而賈詡身邊,還跟了一個人,就是黃放。
這是賈詡親點在身邊保護他的。
事實上,胡車兒此刻著實有些焦頭爛額。
他本以為讓西涼軍跟隨他投靠劉表這件事,應該是手到擒來的。
哪曾想,事情著實不順利。
因為這些西涼軍的校尉和司馬們,不知從哪得到了消息,說是胡車兒暗中與劉表見過面,被劉表許諾高職和財貨,占盡了利益和便宜。
說白了,就是用整個西涼軍去換取他自己的富貴?
一開始,西涼軍的其他校尉和司馬對于歸順劉表之事尚且同意,可是一聽到這個消息,大多數人都不干了。
憑什么啊?
同樣都是投降,憑什么他胡車兒就占盡了好處?
“胡校尉,劉表給了你什么好處,你今日不妨當眾說出來,也讓我們知曉一下,你究竟將我們賣了多少!”
胡車兒勃然大怒:“馮效,汝想造反嗎?”
校尉馮效仰起頭,不屑道:“胡校尉這說的是哪里話?你我同在張將軍帳下做事,又同為校尉,乃屬同僚,你又非某之舉主,我造你的反?你配嗎?”
“你!”
胡車兒猛然拔出了環首刀。
“汝欲試吾刀鋒利否?!”
馮效也是拔出了刀:“我刀也未嘗不利!”
與此同時,很多人都紛紛拔出了刀劍,帳內頓時一片肅殺的氣氛。
西涼軍一名司馬道:“都是自家人,莫要火拼,莫要內訌!這不是讓外人看笑話嗎?”
馮效哼道:“欲不使外人笑,可也!且先問問他,自己都做了什么?”
“我做什么了?!”
胡車兒氣的直跺腳:“我就是想給大家尋一個好的歸宿!”
“你是想給自己尋個好歸宿吧!”
“馮效,你真當我不敢殺你?”
“有本事就來!
“來??!”
“你們這是在做什么……?”
突然間,帳外傳來一道冰冷的聲音,猶如一盆涼水澆在眾人的頭上,使他們清醒了些。
眾人隨即扭頭看去,就見賈詡領著黃放,慢悠悠的走進了帥帳之中。
“賈公!”
馮效第一個叫出聲,其余人亦是紛紛跟著叫。
“賈先生?”
“真是文和先生!”
“校尉,您終于來了!”
“校尉,快給我們出出主意??!”
別看賈詡在西涼軍中甚是低調,但是他的名聲和威望,這些年卻深入軍中,特別是張濟這一軍,多也是出自武威郡,多數人皆知賈詡聲名。
涼州名士閻忠在世時,就曾力捧過賈詡。
董卓時期,賈詡是中郎將牛輔麾下最受信任的討虜校尉,那時候他的地位,甚至還在李傕之上。
而董卓死后,賈詡出謀,使西涼軍四大天王反攻長安的計策,更是救了十余萬涼州將士的命。
當然,同時也毀了百萬關中百姓和朝廷……
所以,大多數的西涼軍將官,都將賈詡視為西涼軍的智囊!
賈詡與這些西涼軍將校們打過了招呼,隨后道:“諸位,賈某如今,已是鎮東將軍劉翼德手下門客,諸位只需稱我一聲先生即可,至于這討虜校尉之稱,著實是當不起了?!?/p>
馮效急忙上前,問道:“聽聞先生先前背叛了李車騎,逃往長安,不知可有此事?”
賈詡淡淡道:“賈某本就是朝廷之臣,何來背叛一說?離開李將軍之營,不過是為了避禍而已?!?/p>
說到這,他笑著看向了馮效:“事實上,賈某之所行,確實是對的,如今賈某不是活的好好的?”
說罷,他又環首看向在場諸人:“你們一個個,在帥帳內爭執的厲害,不也是為了避禍嗎?”
胡車兒急忙道:“賈公說的是,咱涼州人在大漢的地界上,活的不容易!我想給諸位尋條出路,可他們偏偏不允!我如今之所行,和賈公當年為了十余萬西涼軍將士的命而出亂武之策,又有何不同呢?”
馮效怒道:“你也好意思和賈公比?賈公當年為了將士們,乃不得已而為之,進了長安之后,李車騎以重爵相待,皆為賈公推卻,你呢!你這是把我們弟兄都賣了!”
說罷,馮效當即沖著賈詡拱手道:“馮某愿以賈公為首!鞍前馬后,全憑賈公吩咐!賈公,如今我等沒有主將,公之聲名響徹涼州,又是所有將士的恩主,就由賈公來當我們的主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