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中,王神棍已經離開好一會兒了,而陳慶依舊提著筆在紙張上寫著。
直到半個小時之后才停筆。
看著黃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饒是陳慶也不由得咋舌驚嘆。
通過王神棍那里,他已經了解到整個大康八州所有銀莊票號,總計在兩百七十家左右。
其中四大銀莊就占據了半數還多,這實在是有些恐怖了。
一旦這四大銀莊暴雷,那么整個大康的經濟恐怕會在瞬息之間崩塌。
看著福江、同源、商明、致遠這八個字陳慶陷入沉思中。
一定要想辦法,將這四家銀莊搞定!
就在他沉思的時候,門外的李總管高喊了一聲。
“皇貴妃到。”
陳慶抬頭露出一絲溫和的笑容,就見一身宮裙的柳凝霜端著餐盤從外走進。
“陛下。”
陳慶起身快步上前:“怎么過來了?”
柳凝霜溫婉道:“聽下面的人說你還沒有用晚膳,妾身就給陛下送來了。”
說著柳凝霜頓了頓:“雖說陛下要處理朝堂政務日理萬機,但也不能不用膳啊。”
心間一陣暖流淌過,陳慶點點頭:“我聽你的。”
將端來的膳食一一放下,柳凝霜伺候陳慶用膳,眸光瞥到了桌案上陳慶剛寫出來的那些銀莊票號。
她有些訝異:“陛下,這上面是商明銀莊的各地分號?”
“不止,四大銀莊,還有一些小銀莊都在上面了,凝霜你也知道?”陳慶咽下嘴里的食物問道。
柳凝霜頷首道:“商明銀莊二分號,妾身認識一個人。”
“誰啊?”陳慶有些感興趣。
柳凝霜輕聲開口:“溫雨柔。”
“聽起來像是個女子。”陳慶不在意道。
柳凝霜輕輕點頭:“此人是商明銀莊二分號當家,早年與柳家有些交情,曾經來過帝都拜訪,陛下……”
她開了口卻沒有說出下文,陳慶知道這丫頭是在顧忌著后宮不得干政的這條自古有之的御令。
然而這規定他向來是不在乎的,隨意解釋道:“剛才和神棍談了談,這四大銀莊手中握的銀子太多了,哪天萬一出現什么情況,恐怕就會讓國內的民生經濟受到重創,所以我在想辦法,準備搞定他們四家。”
柳凝霜眼中閃過一抹驚訝:“此事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哦?凝霜你對此有什么見解?”陳慶有些意外,放下了手中的碗筷,他已經吃的差不多了。
女子俏臉一紅:“妾身哪有什么見解。”
“你啊,跟我還見外什么。”
陳慶一笑,擦了擦嘴邊的油脂,將女子拉坐進懷中嗅著女子發香笑道:“咱們是夫妻,夫妻之間有什么不能說的?”
聽到這話,柳凝霜內心一陣感動,遲疑了一下才道:“先父早年也曾說過和陛下類似的話。”
陳慶挑眉:“然后呢?”
關于那個沒見過面的岳父,陳慶還是略微了解一些的,早年曾任戶部左侍郎,而且在位足足二十五年。
要不是后面出了差錯,恐怕之前的戶部尚書不會是張乾這個家伙。
至于柳家葉家秦家先前的案情,斯人已逝,無論是陳慶還是柳凝霜三人都已經不想再去追究。
柳凝霜想了想道:“先父說,金銀銅錢這些民間流通的貨幣本就應該由朝廷發行回收,如今雖然銅錢依舊還是朝廷管制,但商人更常用的白銀則不然。”
“大量的白銀被民間商人牢牢掌握,需要想辦法用其他的貨幣,將這些商人手中的白銀置換出來。”
陳慶點點頭,這老丈人是和自己想到一塊兒去了,他問道:“還有呢?”
柳凝霜嘆氣道:“但先父又說了,這種事情光靠一人之力就算加上整個戶部那都是不可能的。”
“只有陛下出面頒布圣旨,整個朝廷通力運作,用上三五年的時間或許才可能辦到。”
說白了就是國家背書,想新貨幣具備法律效應和公信力,就像漂亮國將美元曾和黃金石油掛鉤一樣。
聽著柳凝霜的話,陳慶忽而靈光一現,露出些許笑容,朝著佳人俏臉親了一口。
女子俏臉微紅,聲音酥軟:“陛下這是做什么?”
陳慶哈哈一笑:“你的話讓我有了些想法,還得多虧愛妃你了。”
柳凝霜有些不好意思,柔聲道:“能幫到陛下就好,那妾身先不打擾陛下了。”
陳慶點頭,低聲說了句今晚去你那里之后,讓女子臉部微微發燙趕忙收拾了餐盤離開。
陳慶隨后召集六部尚書以及王神棍來到御書房中。
聽完他的計劃眾人都有些不可思議。
蕭長卿第一個提出異議:“陛下,你的意思是說要發行全新的貨幣替代銅錢和銀兩?”
民間一般不使用黃金,因此黃金可以暫時不用計算在內。
陳慶點頭。
蕭長卿又道:“此事可不容易啊,銅錢白銀自古以來便作為貨幣使用,在百姓心中已經根深蒂固,貿然發行新貨幣百姓一時間會難以接受啊。”
“是啊,陛下此事是否要再斟酌一番。”其余大臣也勸阻道。
陳慶點頭:“朕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讓百姓心中接受新貨幣,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這件事需要咱們君臣朝廷以及各地方官府的通力合作。”
“那要以何種貨幣作為替代呢?”王憾龍一針見血道。
陳慶贊賞道:“紙幣。”
“紙幣?”
群臣懵逼,王憾龍微微皺眉:“類似銀票?”
各地銀莊的銀票兌換到商人老百姓手中,那是有著他們專屬的印章,一旦丟失了還可以掛失以確保銀票主人不會受到損失,可以說是相當有保障。
陳慶輕聲道:“可以說是銀票,但又不盡然,這種紙幣今后將會由朝廷銀行發行回收,面值大小從十文到一貫一百貫不等,這件事朕還在設想當中,今天召集你們來也就是提前給你們提個醒,下去之后都好好想想。”
“紙幣雖然方便,但存在一大缺陷。”
蕭長卿輕聲道:“造假。”
陳慶點頭:“不錯,就是假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