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御,一般城門都建得很高,重山城更甚,是重山城的屏障。
故而,只要死守城門,將敵軍打退,城門不破,此城可守。
但能直接攻擊到城內,就不一樣了。
火箭雨、火油往城里一攻,內城必亂,更甚至死傷無數。
眾人出言議論:
“火攻確實甚妙,若是再加上我等在城外攻城,兩相夾擊,守備軍想來是守不住了。”
“到時候,若是他們逃了,這重山城就是我們的了。”
“可問題是,如何能登上絕壁山脈?”
“是啊,王姬,此事才是最要緊的。”
“此事,我已有了想法。”崔姒瞇了瞇眼,“昨日我與軍師去了觀戰,站在山頭上,覺得山頭上的風有些大,一時間想到了小時候玩過的風箏。”
“我便想著,風箏迎風而起,若是風箏足夠大,風足夠大,是不是能將人送上高處去,比如那絕壁山脈之上。”
用風箏載人上去?
這想法,當真是頭一次聽說。
眾人都有些懵。
仔細想想,好像有這個可能,可又好像不太行的樣子。
有人問:“王姬,是否真的可靠?要知曉,若是人上去,摔下來的時候是很危險的,動則是要喪命的。”
“就是。”
崔姒道:“諸位不必擔心,咱們先試驗一番,到時候裝幾簍泥土石頭捆在風箏上。
若是穩妥,咱們便派遣幾位輕功高強的人上去,若是不穩妥,那就繼續改進。”
用泥土和石頭試驗?
這倒是穩妥...至少要是砸下來,不會傷人,若是真的能上去了......
眾人眼睛一亮。
若是能上去了,不求多,幾十百人,再運一些火油箭矢上去,足夠重山城喝一大壺。
如此,也算是報了重山城暗箭傷人,傷他們主上之仇。
“王姬此計甚妙!”徐大智一拍大腿,“若是能成,重山城內外自顧不暇,攻城之事,定然事半功倍。”
“正是,若是他們敗走,重山城就是我們的了。”
上官桐點頭:“只是此事需得盡快辦成,眼下一直僵持著,對我們沒有好處,再則,若是朝廷再曾援軍,對我們不利。”
“而且還有一個姜紹,姜紹不知所蹤,但我們得將他算在變故之內,再來,登上去的第一個人,必須勘察清楚一件事。”
“我們能尋法子登上絕壁山崖,對方占據重山關多年,也未必沒有這個可能,若是發現有人的痕跡,立刻撤退,再行商議。”
上官桐將遺漏之處補充了一二,若此,也算是萬無一失了。
崔姒點頭:“自然是得盡快,我需要工匠相助。”
燕行川道:“你要誰人,盡管去派遣。”
說罷,燕行川問眾人:“諸位可否還有比這更穩妥之法?”
眾人面面相覷,皆是搖頭。
“那么眼下,誰贊成,誰反對?”
眾人再次面面相覷,饒是有人對崔姒一個女子到戰場上指手畫腳不滿,但也說不出更好的法子來,也不敢吭聲。
燕行川又道:“那接下來重山城之戰,便交由王姬與軍師負責,王姬負責絕壁之事,軍師則是負責城外攻城之事,你們二人配合,諸位將士聽候命令調遣。”
眾人起身:“臣領命!”
這一場議事畢,出來已經是午時了。
崔姒吃得少,這會已經有些餓了,趕緊回營帳吃幾口東西,然后帶著人去挑選工匠。
接下來的那些日子,崔姒便忙于制作風箏。
怕風箏不妥當,她還讓人做了巨大的孔明燈和熱氣球,但凡有一樣能將人送上絕壁山脈之上,這事情就成了一半了。
重山城仍舊緊密門戶,死守不應戰。
北燕軍堅持不懈,一日射殺十人。
若是無人守城,那就派人攻城,殺了十人就退。
而在半個月后,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在清冷的月光下,一個巨大的風箏落在了山脈之上.....
......
“廢物!廢物!”日日守城軍被殺,費監軍也日漸暴躁了起來。
這地方待得越久,他越是不安,尤其是最近這幾日,他時常夢見自己被一劍誅殺,身首分離。
不能再呆下去了。
走,要趕緊走。
費監軍心慌不已,咬咬牙下了決定,讓自己的親衛仆從收拾一些東西,打算趁著夜色離開。
可還未等他走出大門,一把劍突然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費監軍順著劍鋒往上看去,正好看見了一個一臉陰霾冷沉的人。
他嚇了亡魂大冒,連連往后退去。
“姜...姜紹...鬼...鬼啊——”
他話還未喊完,一把利劍便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到了嘴邊的驚叫聲戛然而止。
姜紹一襲玄色黑袍,右臂的袖子里空蕩蕩的,左手手持黃龍劍,一臉的冰冷。
叫他這樣盯著,費監軍覺得有一股股涼氣從背脊升起。
“姜…姜世子…你還活著,你活著真的是太好了……北燕軍當真是好大的膽子,竟然揚言‘一日不開門,一日殺十人’,你……”
姜紹將黃龍劍丟在身旁親衛的手中,然后上前去捏住了費監軍的臉:
“是誰讓你關城門的?誰讓你關的?”
先前姜紹領軍出戰,有兩萬是他帶來的姜家軍,被關在城門外之后,至少有萬人被盛怒的北燕軍屠殺,余下分散被他召回來的,不過三千人。
“說,誰讓你關城門的!”
“我我我......”費監軍看著姜紹眼底的冷意,心里怕極了。
那模樣活像是地獄里爬出來的惡鬼。
他不敢說是自己怕北燕軍殺入城中,這才下令關的城門。
那時候姜紹不見了,副將還有姜家軍都被城外,在這城中,自然是他這個監軍做主了。
“真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東西。”
姜紹伸手接過親衛遞上黃龍劍,然后長劍冷光一劃,費監軍當即身首分離。
一顆腦袋骨碌碌地滾到了地上,還雙目圓睜。
死不瞑目。
“去,將費監軍的人頭送到北燕軍,說那日放冷箭,便是這奸臣自作主張。本世子用他的人頭,向北燕軍賠罪。”
“至于本世子與北燕王之戰,本世子還沒認輸,重山關自然不必開門。有本事讓燕行川出來,與本世子再戰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