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長佑氣得不行,瞪了崔姒一眼,然后對著崔二爺冷呵了一聲,拂袖抬腳往前走去,不屑與崔二爺走在一起。
崔二爺:“......”
他這又是招誰惹誰了?
崔二爺看了一眼將護著崔顯身后的宋柔一眼,見她一臉緊張慌亂,一時間又不知該說什么好。
最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只覺得腦袋頓頓地疼。
崔顯大約是看出了大人之前氣氛不對,小心翼翼地拽住了宋柔的袖子,跟一個小鵪鶉似的跟在她身邊。
他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錯,但好像一切的不愉快又因為自己而起。
崔家二房一路步行到了崔氏祠堂,崔氏族人也差不多來齊了。
崔姒得了北燕王認為義妹,封她為王姬,于崔氏一族乃是大事,故而,在崔姒還未歸來之前,崔氏一族也商量好了她回來之后的事情。
慶賀一番是要的,就好比升了官,就該擺兩桌慶賀。
但眼下北燕軍正在打仗,大擺宴席并不妥當。
于是崔氏一族商議了之后,打算將大擺宴席的錢銀送到軍中,然后自家族人便沐浴焚香,祭拜祖先,將事情告知先人,在祠堂擺幾桌,權當慶賀。
祭拜先人之后,崔姒受了崔氏眾人的禮。
崔四爺道:“我與族老商議過了,你祖母也點了頭,日后那雅園便留給你居住,總算不辱沒了你這王姬的名頭。”
雅園,是崔氏一族建造來招待貴客的園子,其間樓閣瓊宇、房舍精美,草木繁盛,甚至還有多少外面難尋的草木品種。
上次燕行川來羨陽城就是住在此處。
崔姒自然是很滿意了:“那六娘就謝過四叔父與諸位族老宗親,四叔父也請放心,我到底姓崔,是崔氏族人,只要崔氏族人不為非作歹害人害己,但凡有事,需要我相助,我絕不袖手旁觀?!?/p>
“不過我丑話也說在前頭,若是誰敢仗著崔氏的名頭,仗著王姬的名頭出去害人傷人,我知曉了,也絕不輕饒。”
崔四爺應承:“那是自然,六娘你的脾氣,我還是了解的,向來是非分明?!?/p>
“我先前也收到了你三兄的信,說了此事,族里的人我都敲打過了,都安分守己得很,便是有一兩個囂張的,我讓人打了幾頓,也老實了?!?/p>
相比崔家主與崔夫人高高在上,崔四爺大概因著慣著族人內務,倒是和善通情理很多。
“六娘謝過四叔父了,崔家有四叔父,真是崔氏之福?!?/p>
正是因為崔四爺能將族人管住,族人少在外面生事,崔氏一族才能在這個世道安穩長久,將來也長久。
同崔四爺說了一會兒話,趁著族人去準備晚宴的時間,崔姒與崔妘一起給崔五爺夫婦上香。
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祝辭燒給他們。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愿他們上窮碧落下黃泉,能永遠相守。
崔好看著牌位道:“我母親名喚張玉施,是西施的施,雖然說她如今已經是姓龔,是龔家女,但我還是想讓阿姐知道她的名字,阿姐,我是不是太貪心了?”
人心好像是一個深淵,永不知足。
她以前總覺得母親能進崔氏一族的大門,能與父親團聚是最重要的,哪怕是頂著別人的名字,只要人是她就好了。
可如今看著上面陌生的字,心里又覺得有一些遺憾。
“你不必如此自責,人都是這樣,得到一樣東西,總是希望得到更好的,不過你要克制自己?!?/p>
“克制自己?”崔好茫然。
“是啊,不能讓自己心里的貪念催使著自己往前走去,免得行錯踏錯?!贝捩戳丝戳性诿媲暗呐曝?,
“眼下你母親能和你父親團聚,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暫時不要再做多余的事情了?!?/p>
剛剛和龔家商量好了,讓崔好的母親以龔氏女的身份進崔氏的大門,現在事情成了,崔好又鬧著給母親正名,這事很不好。
若是將來沒有轉機,或許就是這樣了。
“無需多想,五叔父與五叔母能團聚,應該是很高興了。”
“那確實是?!贝藓寐牬捩δ敲匆粍?,頓時也不糾結了。
傍晚,崔氏一族在祠堂的配房里擺了宴席。
金燦燦的夕陽灑在庭院里,那院中的古松迎風輕搖,屋中的崔氏族人推杯換盞,笑聲不時地傳出來。
崔姒也與幾位長輩喝了幾杯,有些微醺,看著許老太太一臉得意地和沈老太太說話,沈老太太笑得臉都僵了,但又憋著不好反駁,有些想笑。
可真好啊。
重來一次,她的親人也都在身邊。
這一次,她可以在羨陽城陪著許老太太,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了。
待到夜幕降臨,天色黑了下來,祠堂里的燈一盞一盞地點了起來,有族人累了倦了,陸續離開,也有的還在喝酒閑聊,或是吟詩對詞,比劃一二肚子里喝了多少墨水。
崔姒與崔好一起陪著許老太太歸家。
許老太太有些醉了,話有些多:“哎呀呀,你們沒看見啊,你們那個三祖母啊,臉都要黑了,還不能發脾氣。”
“我這還是頭一回見她這般憋屈,阿姒啊,真的是給祖母爭氣了。”
崔姒笑道:“您走慢些。”
“我又不是老得走不動道了,不要你管?!?/p>
“是是是,您老當益壯,健步如飛,但您就饒了您孫女我這小胳膊小腿吧,請祖宗饒命?!?/p>
許老太太直樂:“你這猢猻咧?!?/p>
祖孫三人歸家,兩人將許老太太送回了青松院,又等著她洗漱歇下,這才起身離開。
崔姒回到了青梧院,滴了些花露泡了個澡,正打算看一會兒話本,卻見松綠一臉無奈地走了進來。
“九郎君來了,說想見您?!?/p>
崔顯?
崔姒挑眉:“他怎么來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松綠道:“婢子問了他也不說,恐怕是因為今天的事情,九郎君漸漸地大了,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或許覺得不對勁?!?/p>
“婢子先前也勸了他,讓他先回去,只是他一定要見到您,不肯走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