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晚宴結束后,陳銘就沒出現過。
江棠知也不急,畢竟投資食品廠不是過家家。
政策,市場考察,選址,當地民風,管理,員工等,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
陳銘導演回去考慮了三四天就能約她見面,動作已經很快了。
江棠知同意跟陳銘見面,但她不是一個人赴約,她請干媽一起去。
當然,吳冰冰跟夏子陽是必須跟著的。
港城某家豪華餐廳里。
江棠知跟干媽出現時,就看到陳銘跟另外兩人已經到了餐廳,而且他們還包場了。
通過介紹才知道,原來另外是陳銘大哥陳炎和他堂弟陳博。
詢問江棠知喜歡吃什么,得知她沒什么要求后,陳銘干脆讓經理把特色菜都上。
隨后進入主題。
陳銘開口:“我們港城和內地有點不一樣的是,談事情喜歡在餐桌上。
正兒八經在會議室里也有,但我們對待熟人或者朋友,就想放松點。不介意吧江小姐?”
江棠知點頭:“挺好,正好可以嘗嘗這里的美食。”
陳炎看了一眼施佳琳,然后對江棠知說道:“關于在內地辦食品廠這件事,我們內部開了三天的會議。
也派人去了內地一趟,說實話江小姐,目前在內地投資商真的寥寥無幾,我們去那邊確實是冒險。”
江棠知:“危險和財富并存,這個理,我想陳總是明白的。”
她漫不經心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水,看著對面三人說道:“我想問各位一個問題,我們內地在你們眼中是什么?
是洪水猛獸,是荒涼之地,是蠻夷之地?又或者...是未開發的原始之地?”
陳炎跟陳博被她這一問,彼此看了一眼,最后還是陳炎開口:“商人不是慈善家,我們考慮的方面要更多些。
對于剛剛經歷過黑暗特殊時期的地區,我們過去投資就是冒險。倒不是擔心虧本,而是擔心不好管理員工,麻煩纏身。
內地很多人煞氣挺重的,蠻橫,無理,講文明時像是對牛彈琴,如果他們覺得安排工作不合理,鬧起來的時候,對于我們這管理層來說,是一場災難。”
江棠知靜靜聽著,并沒有急著反駁。
陳炎是成熟穩重的男人,他不急不緩說出他們對內地的看法以及顧慮:“或許你會說,內地那么大,人那么多,總有好壞。這樣的人,港城也有。
但根據我們調查出來的結果,這個比例有些驚人。商人都知道,未開發的市場最吃香,最容易帶來巨大的利益。
但為什么那么多商人對內地只是觀望呢,因為斗毆,傷人等事件頻率太高了。
我們相信內地會好起來,但這需要時間。不瞞你說,如果是旁人來說服陳銘,想讓我們陳家進軍內地市場,我會立馬拒絕。”
他看著江棠知:“但因為你身份特殊,陳家連夜開會。今天過來,是想問江小姐幾個問題,還希望江小姐能給我們陳家兜個底。”
三個半小時后,還沒結束。
江棠知寸步不讓:“先不說以我背后的勢力給你們帶來那么多保障,就說我給你們長期規劃,就遠遠不止我要的數。
陳先生,你應該感到慶幸,當下是我有求于你們去內地,否則,我看不上你們在內地那點原始股。百分之二十五,真的不多。”
此時能跟江棠知談判的人,只有陳炎,因為陳家當下話語權是他。
至于陳銘,他一心撲在影視圈里,對于家族企業他了解的真不多。
陳博是負責市場銷售這一塊,雖然他他也有股份,但他的股份非常小。
關于股份,他也沒資格參與。
陳炎看著江棠知眼眸微瞇,江棠知對他微笑,毫不退讓。
她給出的條件,別說百分之二十五,就是要他百分之五十都不過分。
陳炎聞言沉默,他煙癮犯了,掏出雪茄放在鼻尖聞了聞,隨后輕笑。
他對陳銘說道:“讓他們進來,合同需要修改。”
說話時,是看著江棠知的,他此時看向江棠知眼前已經不是把她當做一個軍閥太太那么簡單了。
她一個20來歲的小姑娘,還是從內地過來的小姑娘,面對他時,不但沒吃虧,還在他這里獲得巨大利益。
而他,居然同意了。
真是狡猾的小狐貍,看似步步退讓,實則步步緊逼。
沒辦法,她對市場敏銳度以及她的想法,太恐怖了。
這種人,只能交好。
他可不想跟她結仇,否則陳家企業很有可能在他手里破產。
兩個小時后。
江棠知跟陳炎握手:“合作愉快,剩下來的事,就交給我的特助夏子陽同志了。至于內地那邊,會有人來跟你們交接。”
按照計劃,陳家會先在隔壁城市深城開第一個食品廠,如果順利,就會辦第二個食品廠,選址是南城。
只要收益好,后面就不止是食品廠了,還會打開內地市場,在內地銷售。
一旁的夏子陽滿臉懵:“???”
他,特助?
代表她跟陳家交涉?
不是,大小姐,別這么看得起他啊。
心里雖然這樣想,但面色不改,快速進入特助身份。
開玩笑,他可是正兒八經上過高中的軍人,可不是什么文盲。
加上這幾天江棠知有意培養他跟吳冰冰,對此不是一竅不通。
陳銘看著江棠知:“你們談妥了,我的嘞?你還答應當我女主角嗎?”
江棠知還沒說話,陳炎卻看向自家弟弟,覺得他真的除了他的破戲,腦子里沒其他了。
他道:“你覺得她會拍戲嗎?知道接下來會有多少人去找她,要跟她談合作嗎?我勸你死了這條心,另找別人吧。”
他們今天在這里簽合同消息不是秘密,很多在觀望的人,等確定陳家跟江棠知簽約了,他們肯定會坐不住。
大家都是猴精,這個時候跟江棠知合作,那得到的幫助可不僅僅是當地政府的優待了。
至于為什么晚宴結束到現在只有兩家宣布到內地投資,因為那兩家是施家和歐陽家。
一個是施佳琳娘家,一個是跟江棠知結交的新朋友歐陽家。
這兩家投資不奇怪,但陳家決定在內地投資,那就不一樣了。
周邊小國得知陳家在為辦食品廠分廠選址時,都有拋出橄欖枝,給出的好處挺多的,可陳家最后選擇了最不看好的內地市場。
這消息一出,那些觀望的投資商頓時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