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記憶中,偶然看到過馬江梅藏銀子的地方,姜黎黎很快找到位置,拿回自己的銀子,又放了點東西進去。
待她出來時,剛好許硯舟正悠悠轉醒,姜家人松了一口氣。
郝春來是個有力氣的,一把將許硯舟背起來,而后送到屋檐下的椅子上坐好。
許硯舟假裝強撐著說:“我沒事的,過一會兒就好了,老毛病了。”
姜黎黎假裝從自己房間出來,上前關心說道:“牛車應該快來了。”
昨日來的時候,就跟趕牛車的大爺說好了,今天來要來接他們。
就在姜黎黎的話落地后,門口果然傳來了呼喊聲:“有人在嘛,牛車來了。”
“誒!來了來了!”姜大生連忙去門打開。
姜黎黎和許硯舟坐上牛車,姜家人又松了一口氣。
“唉喲,終于把病秧子送走了,我都怕他死我們家。”馬江梅長舒一口氣,一想到二兩銀子又回來了,心中更是開心了。
姜黎黎坐在馬車上,掏出馬江梅心中念想的二兩銀子。
許硯舟眉頭也是舒展開來,他說道:“這銀子你不必交給爹娘了,自己留著就行。”
他們家本來就沒想過要要回來這個銀子,既然姜黎黎靠自己的本事拿回來了,那就是她自己的。
他只是心中好奇,姜黎黎的這一番動作,看起來這么熟練,難道以前在侯府的時候,生活也是如此嗎?
姜黎黎本也沒想把這個錢交公,她玩味地問到:“你知道我給馬江梅留了什么驚喜嗎?”
“什么?”許硯舟搭話。
“你湊近一點……”姜黎黎在許硯舟耳邊說。
兩人話里的馬江梅,送走了姜小花和郝春來后,關上大門,滿心歡喜地去查看偷回來的二兩銀子。
她挪開墻角的一塊磚,藏在墻里的銀子就顯現出來。
為了讓這個地方隱蔽一點,她并沒有在銀子上面多包一些布什么的。
只是,她移開轉頭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像紙一樣的東西,黃黃的,看不出來是個什么東西。
咦?這是什么?
馬江梅伸手過去,摸到觸感的那一刻,她頓感不妙,將黃紙徹底展開來,她絕望驚叫出聲。
“啊!”
姜大生聽見聲音,從外面推門進來,就見馬江梅坐在地上,臉色慘白,像是丟了魂一般。
“你這死婆娘,怎么了?大白天的,見鬼了?”
馬江梅聽見旁的聲音,三魂七魄才漸漸找回來。
她顫抖著手,朝著藏錢的地方指了指,用極其害怕的聲音說:“鬼!真的有鬼!朱老三的鬼魂來找我們還錢了!”
姜大生順著馬江梅的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張被打開的紙錢上,赫然寫著“朱”字。
這紙錢還不是新的,看起來已經撒出去很久了,上面還有被燒過的痕跡。
他們夫妻倆雖然都沒有讀過書,但是一般的姓氏他們還是能認得。
這“朱”字他們也是恰好認識。
“這這這……”
姜大生嚇得說不出話來。
去年的時候,侯府來人說他們的女兒是報抱錯了,侯府要把真千金接回去。
他們對女兒很是不舍,但為了充面子,在女兒離開的時候,給女兒置辦了很多的東西,把家里的錢都花得差不多了,還向朱老三借了三兩銀子。
就在他們借了三兩銀子沒有多久,朱老三出了意外。
姜大生去看朱老三的時候,他已經咽了氣,可眼睛怎么都閉不上。
于是,姜大生想了想,可能是他還放不下一些事情,就在他耳邊悄悄說:“你放心,明年我嫁女兒了,就把這錢還給你家人。”
這番話過后,朱老三的眼睛居然神奇地閉上了。
這件事,姜大生只當是個巧合,他不信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還把這個事情當做笑話講給了馬江梅聽,夫妻倆也從來沒有想過還錢的事情。
朱家人生活比較富裕,現在都沒來要這筆錢,那一定是他們不知道這件事情,畢竟朱老三是意外走的,連遺言都沒有。
可是今天這事……
越想,姜大生的背后的冷汗就越多。
馬江梅這時候的臉色也沒有好多少,她哆哆嗦嗦說:“一定是朱老三在提醒我們還錢了!不然這事絕對說不通!”
今天在家的所有人,都沒有做這個事情的能力。
姜大生深思片刻,咬了咬牙,說道:“我就不信了,一定是有人搞鬼!這世上,哪有什么鬼!”
“當家的,這話可不能亂說啊,你當初是跟朱老三說女兒成婚后會還錢的,如今的日子,是剛剛好啊!”
馬江梅怕極了,只要看到房間里有比較暗的地方,她都怕極了。
姜大生站起身,捏緊了手里的煙桿子:“算了,算了,還錢吧,你拿三兩銀子出來,去還給朱家人。”
“啊?朱老三不是已經拿走二兩銀子了嗎,還一兩銀子不就得了。”馬江梅仔細數數,是少了二兩銀子。
“蠢貨,朱老三拿去陰間了,這事咱們跟誰說去?誰會信?你拿三兩銀子出來,我們一起去朱家還錢。”
一想到一下子少了五兩銀子,姜大生的心仿佛被人剜了一塊。
夫妻倆這么快就去還錢的事情,還在牛車上的姜黎黎還不知道。
她只是把自己做的事情跟許硯舟講了一下。
許硯舟好奇地問:“你怎么知道他們欠錢的事情?”
姜黎黎回道:“之前被村里的小孩欺負,朱家的一個小孩說出來的,他們說等我爹娘把我賣了就能還錢了。”
她說話的時候,神情比較淡漠,仿佛只是在敘述一件很不起眼的事情。
許硯舟抿了抿唇,默默把這件事情記在心里。
事情已經過去,說再多安慰的話都是沒用的,日后若是有機會了,討回公道才是真的。
姜黎黎不知道許硯舟在想這些,她只是在想,手里的這二兩銀子,她要怎么花。
可以先來一套銀針,這是她現下最需要的東西。
要是把許硯舟治好了,家里可以少很大的一筆開銷,許硯舟也可以去做事情賺錢,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