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粉絲還不知道,這是燭音最后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
這一季《盛夏》,往后過去幾十年,也依舊是國內綜藝無法超越的天花板。
粉絲們時常會拿出來回味一二,常看常新,不時發現一些小驚喜,上個熱搜,又拉一波新觀眾入坑。
燭音沒有食言,回去之后,就新注冊了一個微博賬號。
事實上,她說會注冊社交平臺賬號之后,網上已經有一大批人搶先注冊了和她名字相關的各種id,龍眼熾天使這種早就沒了。
但很奇怪,燭音兩個字,沒有人搶。
或者說,每一個注冊這兩個字的網友,都會被提示,這個名稱已經存在。
燭音這段時間太火太火,這個名字被人注冊也不奇怪,誰也沒有懷疑。
直到燭音回去,慢吞吞地打下了這兩個字。
平臺認證極快。
#燭音 開通微博賬號#
當天就上了熱搜。
一天漲粉數百萬,創下最快漲粉記錄,不知道讓多少人眼紅。
可惜這個女人,這么大的熱度,她注冊賬號之后,甚至連一條問候的動態都沒有發。
直到十月到來,空蕩蕩的微博終于有了第一次更新。
燭音:《無盡列車》,將會在梔子漫畫和番茄文學網同步更新。
【太太!你終于喘口氣了!】
【要不是那個認證標志,我真的以為自己關注了個假燭音】
【真的是雙開,太太你忙得過來嗎?】
上司也想問。
燭音在公司的工作一再調整,雖然工資還是就那樣,可她干的活兒更少啊。
老板也不是很敢當面問她,只好把她上司叫到辦公司,十分嚴肅地詢問,這份工作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無法割舍的地方?
以草莓黑騎士和荔枝巫女的名氣和成績,自家這公司一年的凈利潤,還真不一定打得過人家的版稅。
老板說著說著,自己先樂了。
行吧,這么厲害的一尊大神,堅持在自己這小地方貓著,從另一種角度來說,也是對自家公司的一種認可吧。
出乎粉絲和網友們的意料。
燭音這次,竟然轉性了,每天兢兢業業的更新,一天都沒有鴿!
他們不知道,因為《盛夏》,原本從來沒有注意到燭音的公司上下所有同事,都認識了她。
知道她發表新的小說和漫畫,抱著一種與有榮焉的心態,順便去看了看。
——垂直入坑。
每天給固定的一個章節勾得嗷嗷直叫。
包括她的上司和老板。
同事們恨不得拆掉工位上的監控,讓她光明正大在公司摸魚寫寫畫畫。
后來,不用同事動手,老板自己上了。
他給燭音換了個辦公室,一個人,十分安靜,寬敞的那種,方便她創作。
沒有同事對此有怨言。
燭音第一個月一天都沒有斷更的時候,粉絲超話里歡天喜地放鞭炮,仿若過年。
第二個又是滿勤,一部分人開始不安。
當她連更三個月沒有坑一天,大部分人開始害怕了。
他們紛紛跑到燭音以前的動態下留言:
【太太,你已經連續更新三個月了,該休息幾天了】
【是啊,要注意勞逸結合】
【太太,你不會是寫完這篇就要跑路了吧?勤奮得令人害怕】
【有沒有知道燭音的情況啊?她辭職了嗎?這樣高強度的更新,身體撐不住吧】
“……”
一點也不意外的,#燭音 求你斷更休息幾天#上了熱搜。
看到這條熱搜的路人:????
什么怪東西!
燭音的一些同行們,看著自己每天量大管飽, 底下還嗷嗷大叫恨不得自己一天一百章的資本家讀者,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偏心和惡意。
燭音:“……”
燭音v:不累,勿擔心。
倒是沒有逞強,這點強度對于她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故事是現成的,她只需要將腦海中清晰無比的,曾親眼見過,經歷過的一部分東西,呈現在畫紙上,和文字里。
非但不累,甚至很有意思,她甚至可以在思維之中,將一切場景具象化地建造出來,重新玩一遍。
這樣的后果就是,《無盡列車》數次脫銷,就連習慣了她風格的讀者,都多次表示,這漫畫真實感好強,每次追更感覺跟親身經歷似的,又害怕,又心癢。
荔枝巫女的讀者驚喜更大。
原本擔心太太從未寫過恐怖類型的小說,而且,燭音這次還第一次用了第一人稱,和過往全然不一樣。
結果新書出來,風格確實改變不小,摒棄了所有華麗的修辭和細膩文風,樸拙,寫實,女主以一個親身經歷者的身份, 向讀者娓娓道來,講述一個又一個險象環生的故事。
看完文字更新,再去蹲一下漫畫。
好,畫面感爆炸,今晚做夢的素材就有了。
《無盡列車》這部作品,直接帶火了整個恐怖題材,各種恐怖主題的文學作品,繪畫作品,甚至電影,主題公園,如井噴般出現。
恐怖愛好者直呼遇到盛世,吃得太好仿佛在做夢。
《無盡列車》,整整更新了兩年。
完筆的那一刻,燭音站在窗前,看著畫紙上,從血雨和火光中走出來的女主,出神。
芭芭拉不知道她此刻心情的復雜,但敏銳地察覺到此刻最好不要打擾宿主,乖巧地蹲在茶幾上看著她。
許久之后,燭音輕輕呼出一口氣,微笑對畫紙上的姑娘說:“再見。”
.
這是草莓黑騎士留在這個世界的最后一部恐怖作品。
完成《無盡列車》之后,燭音心安理得地休息了兩年。
這兩年和當初一起參加戀綜的嘉賓們,陸陸續續都有點聯系。
大家的事業發展都很成功。
她也終于辭去了這份工作。
老板一開始,巴不得這尊大神趕緊走,真等燭音辭職了,反而有些不舍。
他還不知道,要不是燭音,這家公司早就被網友扒八百遍了,老板的褲衩子顏色都別想逃掉。
《無盡列車》完結之后,無數綜藝節目天價邀請她,試圖復刻《盛夏》的傳奇,毫無例外,全被拒絕了。
燭音帶上自己的畫筆,開始了旅行。
她沒有再和梔子漫畫合作,到一個感興趣的地方,有靈感了,就畫上一幅畫,或是一個簡短的,連續的小故事,發在賬號上,算是回饋那些熱烈的喜愛。
偶爾關注一下女主的事業。
雖然沒有原劇情里的對照組,不如原劇情里,是女嘉賓里獨一份的風光。
可《盛夏》同樣熱度百倍超越原劇情,她在這場綜藝里得到的好處,甚至比原劇情還要更大,更長久。
筱貝如同原劇情一般,借著這檔綜藝的東風,開啟了另一段爆紅之路。
這就是屬于她自己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