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員外牽著驢,驢背上坐著悶悶和余令。
三個人一頭驢緩緩地朝著娘娘廟走去。
娘娘廟在北城,位置坐落于皇城的后面。
里面供奉的是“統(tǒng)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的碧霞元君。
所以,它也叫碧霞元君廟。
后來因為嘉靖帝之母慈孝獻皇后在這里許愿后擴建,它就有了一個新的名字。
叫北頂娘娘廟。
(pS:現(xiàn)在還在,水立方邊上就是。)
在京城周圍供奉著五座泰山神廟。
寓意著大明王朝如泰山一樣穩(wěn)固、崇高和尊貴,也象征著厚德載物,生生不息。
這些年余員外為了求子,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京城周圍所有靈驗的寺廟。
在拜完碧霞元君后他遇到了余令。
所以,他今日去碧霞元君廟就是為了還愿的。
當然,他也要懺悔他殺了人,希望神佛不要把這些算在余令的頭上。
快走到的時候,驢背上就多了很多的香燭紙蠟。
余員外偷偷的打量了余令一下,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他聽左鄰右舍說余令像他。
“來福啊,京城的水也退了,接下來的日子就該好好的讀書練武,等你到了十二歲,我就花錢去給你買個官!”
余令的屁股有點疼,不是驢背磨的,而是路不平被顛的不舒服。
望著那走在前面的轎子,余令忍不住想坐在轎子里面是什么感覺。
“十二歲太小了吧!”
“哈哈,十二歲小么,十二歲不小了,爹十二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到了戶所,舉著比我還高的鋤頭開始種地了!”
“爹,講講軍戶唄?”
余員外聞言頓了一下。
軍戶的日子是他不愿回想的日子,他連想都不愿意想。
但既然兒子愿意聽,他還是忍不住說了起來。
“按照我朝的軍制度,一郡之地設一“所”,若多郡相連則設一“衛(wèi)”。
五千人為為一衛(wèi),一千二三百人為千戶所,百人左右則為百戶所。”
余令點了點頭,好奇道:“那老爹先前是屬于哪個?”
“陜西行都司!”
“陜西行都司?”
“不懂了吧,大明有五個大軍區(qū),有五軍都督府,分別是陜西行都司、萬全都司、大寧都司、遼東都司!”
這一次余令懂了,跟后世的差不多。
雖然位置不同,余令猜想可能是時代不一樣。
像萬全大寧這兩個應該是針對北面的韃子的,順帶拱衛(wèi)京師。
“聽好多人說軍戶很苦!”
余員外慘慘的笑了笑,喃喃道:
“人分三六九等,軍戶也分,有校尉、有力士、弓、鋪兵等,苦的不是等級,而是種地!”
“為了解決戶所吃飯的問題,每個人都要開墾種地。
種就種吧,其實能吃飽也行。
問題是吃不飽,你開出來的地還不是你的!”
(pS:《大明會典》:國初兵荒之后,民無定居……后設各衛(wèi)所,創(chuàng)制屯田,老朱曾自豪的說:“吾養(yǎng)百萬兵,不費百姓一粒米。”)
……
“后來呢?”
“衛(wèi)所里當官的不斷壓榨兵卒,占納月錢,私役買賣,克扣月糧。
再加上藩王權貴、勛戚官僚不斷的蠶食衛(wèi)所屯田和衛(wèi)所以外的耕地……”
余員外輕輕嘆了口氣:“大家都活不下去了,所以跑了。
老爹我也扛不住了,也就找個理由跑了。”
余令點了點頭:“老爹是個軍官對吧!”
“百戶!”
余令聞言驚訝道:
“厲害啊,和譚叔一樣都是百戶,秩正六品呢,可管二個總旗、十小旗,管一百多號人呢!”
余員外聽著余令這說話的口氣他恨不得捶余令一頓。
抬起手,卻是寵溺地把驢背上的余令往前推了推。
“狗屁的一百多人,到最后跑的就剩下三個人了!”
(pS:唐順之《覆勘薊鎮(zhèn)邊務首疏》講,九萬多人的士卒,跑了三萬多人,這還是嘉靖時候的事情,萬歷跑得更多。)
余令雖然沒有切身感受過,但卻能感同身受。
就跟后世的那些公司一樣,工資都不發(fā)了,還用各種考勤來扣你的錢,讓你繼續(xù)干活搞業(yè)績。
不跑?
不跑才怪呢!
老鼠都搬家了。
“老爹,這次回去后能不能在家里再添一副碗筷?”
余員外笑了,望著不好意思的余令笑道:
“你說的是那一晚救你的那個小子吧。
明日你去找他,如果不嫌棄咱們家的粗茶淡飯,過來吃就是了,救命的恩情,應當?shù)模 ?/p>
余令笑了。
他發(fā)現(xiàn)老爹真的是一個很開明的人。
余令把悶悶往自己懷里拉了拉,望著越來越多的人群,望著那近在眼前的娘娘廟……
余令無比迫切地希望神佛顯靈。
希望他們保佑自己老爹能長命百歲。
廟宇的鐘聲和宮里的鐘聲一同響起,在京城回蕩。
宮里的小老虎認認真真的在木牌牌上寫下“曹化淳”三個字。
筆跡稚嫩,歪歪扭扭,三個字也寫的大小不一。
但這也是才會寫字的緣故。
磕完頭之后,小老虎認真的望著手心的一方銀塊。
這些銀子就是自己這個月的月例,足足一兩。
小老虎記得曹公公說過,他們這個群體也跟官員一樣分等級。
一旦開始執(zhí)役了,俸祿就包括月例、月米、工費錢和恩加銀。
不像現(xiàn)在只有月例。
月例就是基本的工錢,月米是口糧,工費錢就是跑腿,恩加銀就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的額外錢。
不過,恩加銀只有在宮中干了很多年的老人才有。
當然,曹公公說了還有一些額外的賞賜錢。
例如逢年過節(jié),喜慶的日子宮中多少會有賞賜。
皇帝大婚、皇子公主降生、太后過壽等等也都會有賞賜。
如果人手不足,需要干本職以外的工作,也是有賞賜的。
如去頒發(fā)任命官員的圣旨,會得到很多的賞錢。
(pS:兄弟們,查了資料后我發(fā)現(xiàn),明朝太監(jiān)的待遇還不錯,怪不得那么多人自宮要進宮當差呢!)
(底層太監(jiān)的收入相當于現(xiàn)在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有品級的等同于白領,王安這個級別的對錢財已經(jīng)沒有興趣了。)
小老虎不知道自己混到去頒發(fā)圣旨需要多少年。
也不知道自己這一生混到有品級有沒有希望。
但現(xiàn)在的日子小老虎已經(jīng)很滿足了。
每日的活就是擦洗打掃,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是內(nèi)府免費給的,每個月的月例發(fā)多少就能存多少。
只要不犯錯,只要不被趕出去,老了出宮積攢下的銀錢也足夠養(yǎng)活自己了。
小老虎突然覺得日子有盼頭了。
屋子突然暗了下來,小老虎猛的一哆嗦,猛的一下將眼前的銀錢抓到手心。
待抬起頭,發(fā)現(xiàn)是曹公公時……
小老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曹化淳瞥了一眼小老虎,他心里其實有點不滿。
因為其他人都在孝敬自己,可這小老虎卻沒來。
掃了一眼小老虎,待看到床頭前那個牌位時,曹化淳的那原本不滿的眼神一下子就變得柔和了起來。
“這是什么?”
“恩人牌位,我在宮外的時候去廟里領粥喝,聽人講可以給恩人祈福,公公對小的有恩,小的就……”
曹化淳笑了。
相比小的們供奉的銀錢,小老虎的純粹和自然更讓他喜歡。
那歪歪扭扭字一下子就擊打在他的心坎上。
他以為這輩子他的心都不會軟。
無后之人,賺再多都是為了自己而活。
當看到這牌牌的時候,曹化淳突然覺得,這孩子可以好好教。
如果他的心一直是這樣的,曹化淳不介意再往上托舉他一下。
“發(fā)錢了,準備去做點什么?”
小老虎想了想,忽然深吸了一口氣,輕聲道:
“公公,我可以把這些錢送出宮去么?”
“給你那弟弟?”
“嗯,七月過半了,等到八月京城的天就要涼了,我想送出去給他,讓他去買件棉衣御寒保暖!”
小老虎知道,京城的冬日,就是窮人的末日。
“你若知道他住在哪里,倒是有門路!”
小老虎一愣,頹喪的垂下腦袋。
到現(xiàn)在他根本不知道余令在哪里,就算送了出去,這茫茫的人海又去哪里尋呢?
曹化淳輕輕嘆了口氣,忽然道:
“六月大雨,京城被淹,城墻垮塌,水退了后工部官員帶著百姓清理泥淤,污泥之下尸體橫列,城外大火三日不熄!”
“多是無家之人對么?”
“對,我老祖說,多是乞兒,他們來不及跑,也不知跑去何處,大水一來,吃喝全無,餓死的有,病死的有,淹死的也有!”
小老虎呆住了,他沒出宮,他都不知道宮外的雨會這么大,會這么慘。
各種不好的念頭在他腦子揮之不去。
小老虎深吸一口氣,使勁的搖搖頭。
他覺得余令死不了,那么聰明的一個人怎么會輕易的死去呢?
曹化淳拍了拍小老虎的肩膀,淡淡道:
“明日要累一些,在我這里讀完書之后跟著方正化去練武去!”
小老虎猛的抬起頭:
“咱們也能學武么?”
曹化淳嘿嘿一笑,得意道:
“誰說不行,咱們的老祖鄭和,成化帝身邊的汪直,永樂年鎮(zhèn)守遼東的?王彥。”
“好!”
曹化淳拍了拍小老虎的頭,喃喃道:
“記住了,我們雖然少了一塊肉,但并不代表我們比他們差,他們能做的,我們也可以!”
“孩兒記住了!”
天慢慢的黑了,京城安靜了。
在一處勾欄里,一名書生模樣的公子望著跪在自己面前的人輕輕嘆了口氣。
“慧心死了,東城的傳頭沒了,你想成為傳頭么?”
“圣尊,想,小的想!”
書生模樣的公子摳出一團黑泥,塞到竹筒里。
火折子點燃之后,一股異香在屋子里回蕩。
“來,聞香,聞了之后你就是我教中人,你就是新的傳頭。”
跪著的人大喜,慌忙接過,大聲道:
“請圣尊賜名!”
“慧心不死,我教之人永生,你今后就是新的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