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來到武英殿的時候,只見朱桂已經(jīng)在這里了。
朱元璋臉色陰沉地,坐在自己的龍椅上。
其他文武官員,該來的都來了,無不緊張地站在武英殿內(nèi),生怕朱桂敲鼓為的是要搞自己,是幫朱允熥反擊敲的鼓。
朱允熥隨便找個位置,準備好好看熱鬧,心想等會朱允炆也要進場吧?
“桂兒,你敲鼓做什么?”
朱元璋還是一臉懵逼,什么時候你一個代王,也需要敲鼓討個公道?
朱桂哭訴道:“父皇,兒臣被欺負了,沒辦法只能求救您。”
朱元璋輕聲道:“胡說,在大明,誰敢欺負你?”
朱桂道:“朱允炆啊!他燒了兒臣的酒樓,兒臣不敢找他,只好來找您。”
他這才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詳細地說了說。
那些官員聽了,這才吐了口氣。
不是因為自己的事情就好,也不是為了幫朱允熥反擊。
但,關(guān)系到朱允炆。
這可如何是好?
最近朱允炆一直處在下風,又被朱桂敲鼓告狀。
如此下去,怎么奪嫡?
朱元璋聽著臉色一沉,問道:“蔣瓛,可有此事?”
“回陛下,有!”
蔣瓛點頭道。
“陛下!”
甚是狼狽的凌漢上前道:“昨天夜晚,臣和劉三吾大人留宿醉仙樓,差點也被燒死在其中。從昨晚到剛才,臣一直留在醉仙樓,根據(jù)臣了解的情況,是江月樓的施掌柜惡意競爭燒了醉仙樓,江月樓是以前呂正的酒樓,現(xiàn)在被二皇孫接管了。”
言畢,他躬身一禮,朗聲道:“臣要參二皇孫一本,懇請陛下,嚴查此事,若真有皇孫如此違法亂紀,必須嚴懲,何況還和代王殿下有關(guān)。”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他們再看凌漢這般模樣,真的像從火場里走出來的。
凌漢還是支持朱允炆的文官,也要參朱允炆一本,讓部分官員心急如焚。
特別是齊泰他們,急得不行。
凌漢這句話的份量,還是特別重的。
“陛下。”
齊泰忍不住上前道:“凌大人所言,不過是猜測,沒有確切證據(jù),指證二皇孫,不妥!”
凌漢可不慫,一生正直的他,不知道慫為何物,哪怕朱元璋做錯了,他也敢懟,道:“想要證據(jù)很容易,讓錦衣衛(wèi)去查!臣在現(xiàn)場,嗅到了很濃的桐油氣味,只要查一查尹天府內(nèi),桐油的流向,最近有沒有人大量購入桐油,很容易查出放火的兇手是誰。”
他腰桿挺拔,鐵骨錚錚,續(xù)道:“若查清楚,和江月樓無關(guān),臣愿意受罰。”
朱允熥高看了凌漢一眼,那些支持朱允炆的文官,不一定都是盲目支持。
有自己主見的文官,其實還是有的。
朱允炆的文官基本盤,也不是那么穩(wěn)固,要被動搖了。
齊泰更急了,但凌漢的話到了這個地步,朱桂還敲響登聞鼓告狀,不是他們可以逆轉(zhuǎn)的。
朱元璋橫了一眼,站在角落的朱允熥。
不用想也知道,鬧大起來,一定是這逆孫的詭計。
正常來說,朱桂直接去找朱允炆算賬就行了,如今鬧到自己面前,是想讓朱允炆不好過!
“蔣瓛,先把江月樓的人控制了,再派人去查!”
朱元璋冷聲道:“傳允炆進宮,看他怎么說。”
蔣瓛馬上安排錦衣衛(wèi),下去忙活這件事。
過了沒多久,朱允炆進了武英殿。
朱允炆現(xiàn)在火氣很大,很想再去快活一下,但得到朱元璋的傳召,頓時被嚇得滿身虛汗,硬氣不起來了。
有一種,被捉奸了的感覺。
一瞬間,虛得不行。
怕是被朱元璋發(fā)現(xiàn),自己那些好事。
如今走進武英殿,看到氣氛那么嚴肅,那些官員都在,他感到走路的腿都在顫抖。
本來他就虛得走路都沒有力氣,現(xiàn)在腿還在抖,給人一種更虛的感覺。
朱元璋看到朱允炆臉色蒼白,還有兩個黑眼圈,走路無力,一個腰膝酸軟的樣子,眉頭一皺,問:“允炆,你最近怎么了?”
幾天不見,怎么虛了那么多?
聽得朱元璋如此一問,朱允炆更虛了,趕緊解釋道:“孫兒……孫兒最近讀書,經(jīng)常忘了時間,一看就是一個晚上,睡眠不足。”
編了這個解釋,他吐了口氣。
“父皇!”
朱桂看到朱允炆來了,繼續(xù)大叫道:“請你一定要為兒臣做主,朱允炆燒了兒臣的酒樓。”
朱允炆:“???”
他的頭上,滿是問號。
什么我燒了你的酒樓?
沒這回事!
不過,等等……
他好像真的讓人,燒了一家酒樓,把競爭對手滅了,才有錢給自己去玩。
不會是朱桂的吧?
你他娘的朱桂,是你的酒樓,怎么不早說啊?
朱允炆急了,但轉(zhuǎn)念又想,還好不是去那些地方被發(fā)現(xiàn)了,燒了酒樓好像沒有被發(fā)現(xiàn)嚴重,一瞬間又能接受了。
“允炆。”
朱元璋問道:“可有這回事?”
朱允炆搖頭道:“皇爺爺,孫兒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懂十三叔為何要這樣說。”
齊泰附和道:“陛下,二皇孫根本不知情。”
這句話還是有些巧妙的。
說不知情,言外之意,就算真的是江月樓燒的,但也是下面的人亂來,和朱允炆沒有任何關(guān)系。
這種甩鍋的手段,和之前甩鍋呂正呂福的一樣。
反正不是朱允炆的錯,他們用得還是特別的熟練。
朱桂繼續(xù)說道:“父皇,兒臣的酒樓,真的被燒了,就是朱允炆做的,他還裝作不知道。”
朱允炆心里更虛,但連連否認道:“不是孫兒,還請十三叔不要冤枉我。”
話雖如此,但他說得沒有底氣。
膽小怕事的性格,又發(fā)揮作用了。
齊泰見狀,怕朱允炆說多錯多,繼續(xù)幫腔道:“陛下,把江月樓的人捉了,審問一下便清楚是不是殿下了。”
盡管幫腔說話,很有可能被朱允熥記恨。
但他也沒辦法,不得不幫。
朱允炆奪嫡一定不能失敗,該割裂的人,那就盡可能割裂,一些不好的事情,絕對不能讓朱允炆沾上。
其他站隊朱允炆的文官,一起開口,請求先審問江月樓的人再做決定。
凌漢到了這時,反而不說什么,安靜地站在那里等結(jié)果。
朱允熥不推動,只是進來看熱鬧,以及把呂家的產(chǎn)業(yè)都吞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道:“盡快捉人,提審!”
聽了此話,朱允炆和齊泰同時松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