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部是首要目標。
其次才是收拾那些倭寇,讓倭人不敢再靠近大明沿海。
但要徹底杜絕倭寇,還是要從根源開始,帶兵去打倭國,但大明海軍的實力,暫時做不到這一步。
當年忽必烈都打不下倭國,和倭人相持在對馬島。
但那也是忽必烈,不是朱允熥,只要再發展一段時間,未來一定可以馬踏東京賞櫻花。
朱壽問道:“陛下有沒有說,那些走私的商賈如何?”
對于這部分人,朱元璋已經殺了一批。
之前跳出來反對開海的官員,背后的家族,都是在沿海地區,全部被老朱給殺了。
對當地,震懾了一會。
但這個震懾一過,到現在又恢復走私。
甚至賺到的利益更大。
風險越大,收益越高。
風浪越大,魚越貴。
這個道理,他們比誰都要清楚。
“先不要管。”
朱允熥說道:“只要他們不對我們動手,我們暫時別管他們,但有明顯的證據,可以肯定他們和倭寇勾結,把他們的船只扣下,送回來給我,讓他們來找我。”
關于那些走私的富商,或者豪紳。
朱允熥的計劃,最快在今年之內,請求朱元璋的同意,主動去收拾了。
其實也不算收拾,而是想把海外貿易,規范化、合法化起來。
該交的稅,必須要交。
走私將會成為過去式,以后的貿易,都是正正經經的貿易。
要做的是資源整合。
愿意加入一起玩的,朱允熥可以歡迎,若是不愿意,那就別玩了。
直接掀桌!
朱允熥可以既往不咎,不馬上追究他們的走私行為。
但不配合的話,那么不好意思了。
一切按照大明律令辦事。
這些都在朱允熥計劃之中。
出海貿易,新航路的開辟,是一定要有,必須提前擁抱大海,不能把這么好的機會,讓給那些西方人。
大明要成為,新航路的開拓者。
率先搶占資源,商品輸出,把外面的黃金、白銀,全部掠奪回大明。
“你們還有其他,需要問的嗎?”
朱允熥把該說的,全部對他們說了,再看他們發表意見。
廖鏞想了想道:“其實要根治倭寇,除了引導舊部,最好的方法,還是直接帶兵打倭國,我們未來能打嗎?”
朱允熥覺得廖鏞的想法很好。
居然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
“現在還沒有條件,我們的造船業,只怕連倭寇都不如。”
朱允熥解釋道:“但未來,一定要打,還要狠狠地打,犯我大明者,滅其族!”
打到他們,滅種滅族的程度。
朱允熥又道:“造船那邊,我已經開始規劃安排,但目前只是起步,以后一切都可以實現,在大海上面,你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廖鏞和吳忠的臉上,無不多了一抹期待。
他們暫無其他事情,也沒有其他意見和問題,朱允熥再去巡視一遍,海軍現在的軍營,便離開了營地。
至于何時出海練兵,那是吳忠他們的考慮。
朱允熥不會干預,但要有一個,可以讓他滿意的結果。
離開了營地,朱允熥到了兵仗局。
朱元璋一道圣旨,把軍器局的火藥部門,還有整個兵仗局,都交給朱允熥負責,后來朱允熥將二者合并,全部交給陶志學負責。
但在火器鍛造方面,就是那些炮管等,還是要依靠工部鍛造和提供。
陶志學只能研究火藥,改進火藥的威力。
因為朱允熥暫時還沒有資金,給陶志學建造廠房鍛造炮管槍管,還需要再等一等。
以后形成流水線,朱允熥會用最工業化的生產,鍛造這個時代最好的無縫鋼管來造火器,工部那些鍛造工藝,他瞧不上。
但過渡階段,不能不用工部的。
“殿下!”
陶志學看到朱允熥來了,連忙帶領幾個下屬出來迎接。
“陶先生,你們免禮。”
對待他們這些技術人員,朱允熥還是很禮遇,問道:“最近可有問題?”
陶志學邀請朱允熥,到距離他們存放火藥,比較遠的一個屋子內坐下休息,道:“暫無別的問題,在改進火藥方面,我們根據殿下提供的方向在努力了,但由于時間還短,暫時還沒有結果。”
朱允熥說道:“沒事,現在不急著用。”
火藥是很有必要,但暫時又不是必須的,現在還不需要大規模打仗。
朱允熥有時間,可以等陶志學他們深入研究,又道:“如果遇到什么困難,盡管來找我,技術我不懂,但解決其他困難,我可以的。”
“多謝殿下。”
陶志學躬身道:“有殿下的支持,我們一定能盡快,制造出來的。”
他們已經在特別努力,在按照朱允熥提供的方向進行。
確保這方面也沒有太大問題,朱允熥這就回城。
但剛到家里,得到宮里的傳召,無奈只能進宮。
“又出城到處走,做了什么?”
朱元璋一邊看奏章,一邊問道。
他看似隨意,實際上還是很關心。
朱允熥坐在他身邊,隨便翻了翻其他奏章,這已經是尋常了。
幫老朱看奏章,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
老朱見了,只是隨便看一眼,也不當一回事,朱允熥早晚也是要看奏章的。
“孫兒去幫皇爺爺,安排好張士誠、方國珍那些舊部的事情,最快今年之內,就能把他們都騙回來。”朱允熥說道。
“騙?”
朱元璋聽著哈哈笑道:“沒錯,騙得好,你打算讓誰去做這件事?”
朱允熥說道:“交給朱壽了,您給孫兒的圣旨,孫兒也給了他,告訴他在蘇州府要一塊地,讓那些舊部回蘇州府落葉歸根。生在這里,死也在這里。”
朱元璋滿意地點頭道:“朱壽干活,咱放心,你別看他老老實實,實際上這家伙壞得很,這幾年咱讓他督辦漕運,沒少從中撈好處。”
其實那些勛貴做的事情,朱元璋都是知道的。
只是懶得對他們做什么,也不計較。
藍玉案連累了那么多人,那些老勛貴算是罪有應得。
“他們很多人,在以前都是老土匪!”
朱元璋想起以前的事情,感慨道:“比如你外公,以前是當山賊的,后來投靠了咱,不過他好用得很,咱指哪他就打哪,渡江的時候,就他打得最兇了。”
常遇春在以前是山賊,朱允熥肯定是知道的,笑道:“還好外公遇到了皇爺爺,再厲害的將領,也要遇到知道怎么用的掌權者,才能發揮出應該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