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娘家兄弟們干的好事兒,柳盛傍晚當天就發現了立刻叫停,第二天將差價給賣辣椒的農戶全補上了,還不知道這事兒會搞成什么樣。
為這個白氏還生了好久的氣,說柳盛連累她在娘家沒面子,柳盛都快氣死。
但為了白氏的面子、也為了自己的面子,這事兒他沒有跟家里說一個字,至于家里人到底知道不知道、別人到底知不知道,那就不好說了。
后來柳采春找管事的時候找了他大哥而不是他,他心里“咯噔”一下,其實有數。
都是白氏作的。
她還好意思起幺蛾子。
她要是再折騰,只怕以后采春他們家啥事兒都不會叫自己了。
柳盛越想越氣,過后還得好好的罵她一頓,也不知道整天哪兒來那么多亂七八糟、歪門邪道的想法。
柳灣村這兒歸鄉的流民離開,縣城外的流民們也開始陸陸續續啟程回鄉了。
下雨了,就有希望。
也有些人來都來了,有別的出路便不想走,回了家鄉,啥啥都沒有,日子一樣難熬。
聽從柳灣村出來的流民說柳夫人招短期和長期佃戶,有些人動了心,便忙忙往柳灣村趕去,想要留下。
柳采春十分意外,沒想到還有人不回去、反而想著留下來干活兒的。
三四天之內,陸陸續續的來了四五十人。
有三十多人都是想做一個月,賺點兒路費好回家,十來個人想當長期佃戶,以后不回去了。
一千五六百畝地要種呢,加上屋子后頭還有一百多畝,多來些人種也好。
況且后頭蓋房子院子作坊什么的,也都要用人。
柳采春便將這些人都留下了,但也放了話,后頭再來就不要了。
誰知這四五十人并不是個個都好,沒幾天就被攆走了十二人,殺雞儆猴,剩下的終于消停了。
對柳采春來說,收拾這些人簡簡單單,撒潑打滾那一套對她沒用。
先前留下的流民們對她感恩頗深,見她下狠手收拾那些自作聰明或者試圖偷奸?;牟⒉挥X得有什么不對,后來的流民們就是另外一種感覺了。
當面不敢說什么,私下里卻有人竊竊私語吐槽,甚至還試圖拉著原本的流民們一塊兒吐槽,結果被人義正嚴詞的反駁敲打了......
這些事兒柳采春不知道,知道也不會放在心上,事情已經都安排下去了,她就只管等著春耕就行了。
今年的春耕,田地那么多,可有的忙乎呢。
去年大旱,也不知道今年菌子筍子多不多,還有槐花啊、香椿啊、蕨菜啊、艾草啊等等,各種鮮嫩的野菜她也收一些,帶了去省城里,價錢好就賣掉,價錢不好先留著,以后再賣掉。
魯大娘來找柳采春,有點兒不太好意思的開口,想讓柳采春幫她相看兒媳婦。
魯大娘家日子好過了,安磊成了香饃饃,上門說親的不要太多,魯大娘以前愁兒子能不能娶到兒媳婦、現在卻要愁挑哪一個好了。
實不相瞞,她都有點兒怕了。
安磊后來將田桃花想要賴著自己的事兒悄悄跟她說了,把她給嚇得夠嗆。
如果沒有柳采春幫忙,她兒子必定得被迫娶田桃花,一來等于她兒子壞了田桃花的清白名聲,他們一家子在田家人面前抬不起頭;二來等于從柳老爹田氏手里搶兒媳婦,他們一家子在柳老爹田氏一家子面前也抬不起頭。
偏偏這兩家都是難纏至極的,加上一個不要臉的田桃花,這以后他們一家子可不都得被這些人當成奴才使喚!
一輩子別想有安生日子過!
魯大娘嚇得夠嗆。
這事兒她當然不敢往外說,但也特意再三提醒了其他幾個兒女,在外做事千萬千萬要記住,不能多管閑事啊、也千萬別同什么人牽扯上什么。
至于安磊,那肯定得趕緊的娶兒媳婦啊。
她挑花了眼不知道怎么辦,安磊也不樂意,后來還是安磊自己跟她說了,他相中了蓮花村的周麗。
魯大娘忙去了一趟蓮花村,旁敲側擊的打聽了一番,還挺滿意。
周麗爹娘還在世,上有兄嫂,還有個小侄兒,一家子關系挺和睦的,周麗爹娘對這個閨女還不錯,周麗自己也是個勤快的,長得也挺好,怪不得她兒子看上了。
打聽到周麗還沒說親,據說也有人家開始試探想娶了,魯大娘也有些急了。
她想試試。
要在以前,他們家不敢想,但現在,她有底氣了。
可她又怕自己看錯了眼,便跑來想問問柳采春的意思。
柳采春驚呆了。
她指了指自己:“我?大娘您、是認真的嗎?”
她自己還是個小媳婦——還不是貨真價實的那種,她哪兒懂怎么挑媳婦啊。
魯大娘卻對她有著一百八十份的信任,連連點頭笑瞇瞇說道:“當然是認真的啦!大娘信你!咱們村哪兒還有比你更聰明、更有本事的呢?你看人肯定不會錯的,采春啊,大娘信不過別人,就信你?!?/p>
柳采春:“......”
亞歷山大。
她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可這真不行啊,萬一我要是看錯了,不是害了安磊一輩子?對了大娘,安磊見過這位周姑娘嗎?他覺得怎么樣?那周姑娘、周家又是什么態度?”
魯大娘笑嘆:“正是阿磊自己相中的呢,周家人和周姑娘我都覺得挺好的,就是還不太放心,我怕看錯了。你肯定不會看錯的,就算看錯了也沒事兒,人嘛,哪有不變的?若是以后變得不好了,也跟你沒關系,是我們自家的關系。采春你幫幫大娘好不好?”
柳采春覺得不可思議的同時又覺得有點兒意思,挺新鮮的。
她想了想,點點頭:“行,我去蓮花村打聽打聽。”
“哎哎,那可太好啦!多謝你啊采春!”
“呵呵,大娘客氣啦!”
柳采春興致勃勃拉著初七一塊兒去,就說去轉悠轉悠看看他們村有沒有賣田地的,她想買。村子里大樹下一坐一蹲,七大姑八大姨聊起來,想要不動聲色打聽哪家的事兒,并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