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嬤嬤忍不住提醒:“夫人,事出反常必有妖,衙門的人向來眼高于頂瞧不起百姓,若是無事,怎會如此客氣,還請夫人三思啊。”
木香、竹香也紛紛點頭。
這一來柳大姑也一拍腦門,“對對對,林嫂說得對,我就說總覺得哪里怪怪的,沒準真有古怪。”
柳采春笑笑:“就算有古怪,我也得去看看,看看那個安縣令搞什么幺蛾子,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
木香忙道:“既如此奴婢陪夫人一起。”
“好。”
柳采春如期而至,早早進城,想辦法先同孫捕頭聯系上。
沒想到孫捕頭苦笑:“我也不知安大人打的什么主意,他和趙師爺私下商量了好幾回,但并沒有透露半分。他只交代我帶兄弟們在衙門們待命,打起精神,務必隨叫隨到。”
“這一趟,柳娘子不該來......”
“還有,兩日前安大人似乎收到了什么消息,整個人瞧著都不對勁了,我猜八成就是金陵那邊的消息傳來了。”
那時候,孫捕頭才算徹底相信了柳采春帶來的消息,趕緊交代家里人做各種準備,一有不測好立刻往鄉下老家跑路。
柳采春輕笑:“別人都來我不來不太好,況且我也想知道安大人到底想干什么。如果到時候真的發生什么,有孫捕頭在,記得給我行個方便。”
孫捕頭一口答應:“柳娘子放心......”
就安縣令的本事,一旦改朝換代了,他這個縣令能不能做還不一定,依靠他還不如依靠柳采春。在孫捕頭看來,柳娘子更可靠。
柳采春到的挺晚,該來的人已經來了七八成了,縣衙一處大廳里,烏央烏央的坐了有二十來人,全都是寧陽縣地界內有頭有臉的人物。
叢大公子自然也在。
柳采春是唯一一個女的,她和木香走進去的時候,正在小聲交談的眾人齊齊噤了聲,看向她。
柳采春一點兒不在意被人盯著看,微笑著沖眾人輕輕點頭,若無其事在空位上落座。
眾人心情復雜......
百姓們不知道,他們有什么不知道的?
那梁家村、蓮花村等四個村子,哪有什么第二批收賦稅、征兵,全都是安大人放出去的煙霧彈罷了,這事兒后來就這么不了了之了。
在他們所有人都坐等看戲、看梁家村倒霉的時候,嗯,梁家村什么事兒都沒有。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從這件事起,凡是個明白人都明白了,這位柳娘子不好惹,沒事兒最好不好招惹她。
哪怕不來往,也別結仇。
一人笑瞇瞇問道:“柳娘子怎么一個人來?初七兄弟呢?”
柳采春一笑:“他有事,暫時來不了。”
叢大公子似笑非笑:“柳娘子好大的魄力,實在令人佩服,我還以為柳娘子今天不會來呢。”
柳采春看向他詫異道:“叢大公子開什么玩笑?安大人有請豈能不來?那成了什么人啦?”
叢大公子一噎:“......”
這特么的你倒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到底是誰無視安大人的命令鬧得天翻地覆啊?
眾人悄悄交換了個眼神,隱隱有些期待。
柳娘子不愧是柳娘子啊,瞧把叢大公子給氣的......
不一會兒,安縣令、趙師爺來了。
眾人連忙起身行禮。
“安大人!”
“見過安大人。”
柳采春在不起眼的邊緣角落位置,但全場就她一個年輕女子,哪怕穿戴也特意低調灰暗不起眼,安大人依然一眼掃了過來。
安大人心情復雜,但是現在他沒有心思同柳采春算舊賬。
他所效力的朝廷都沒了,炎王登基稱帝,也不知道會怎么樣,他心里十分不安,左思右想還是決定先告病回老家,將這兒交給魯縣丞管理著。
等朝廷那邊的意思清晰明了了,再做下一步決定。
雖然他只是一個縣令,但西江行省距離都城金陵不算遠,是個頗為重要之地,誰知道新帝會不會放心他們這些前朝官員?
“大家都坐、都坐,呵呵。”
安縣令擺擺手,一邊在主位落座一邊笑瞇瞇的招呼眾人。
非常友善。
一番寒暄,活絡活絡了氣氛,安縣令輕輕咳了咳,給趙師爺遞了個眼色。
趙師爺會意,“各位,今日特意召集各位前來,是為了一地民生。之前提前收了兩年賦稅,民間苦不堪言,百姓日子過的極其艱難,各位家資富饒,手指縫里漏一點也能救人無數。大人有心做好事,全賴各位扶持,況且這也是行善積德的好事,各位說是不是?”
所有人背打了個措手不及。
現場嗡嗡嗡的交頭接耳。
有人試探道:“安大人的意思是......讓小民等捐款?”
趙師爺笑呵呵道:“行善積德,是好事呀,各位又都是拿得出來的,何樂而不為呢?”
安縣令繃著臉,銳利的目光緩緩掃視而過,但凡觸碰到他的目光的,無不僵硬不自然回避。
眾人心里發涼,安大人這態度十分強硬,恐怕沒有那么容易過去啊。
大家家資豐厚是沒錯,但誰樂意平白拿出來?何況是如今這要亂不亂的亂世,各種物資價格居高不下不說,就算想買也都不一定買得到。
有人大著膽子試圖講講道理:“大人,這眼看就要秋收了,今年年成好,風調雨順,百姓們手里很快就有糧食了,這個......似乎用不著再捐款吧?”
“是啊是啊!”
大家一窩蜂點頭。
趙師爺:“話不是這么說,凡事還是要未雨綢繆嘛。誰知道朝廷會不會再次收繳賦稅?總之,安大人也是好心,提前做好準備,萬一真有什么事,也不用臨時抱佛腳。”
“可是——”
“怎么?安大人一心一意為民辦事,各位不愿意支持大人嗎?”
空氣凝滯。
所有人都不敢吱聲了。
看來安大人這是鐵了心要大家捐款了。
罷了,民不與官斗。
“敢問大人,不知、不知這個......小民們應該捐贈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