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17章文七妹婆婆死因分析
何事前塵漫憶,天機七妹緣臨。爭說嬌娥擔重責,侍病扶夫意倍真,家常上下詢。
究病深深因應,堪誰載載傷神。問夢尋醫(yī)斟妙道,終是曾經(jīng)競作塵,身消祖地存。
破陣子?分析
聽了董醉說已經(jīng)訂婚的女子提前到夫家生活的情況確實存在,夏草迫不及待地接著說:“1882年,15歲的文七妹到 12歲的未婚夫毛順生家生活。你們想想啊,那個時候,女孩子 15歲就到未婚夫家,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呀。我琢磨著,主要目的就是引導毛順生耕種他家那十畝左右的自家田地。畢竟毛順生才 12歲,對于種地這種事兒,肯定還一知半解呢。同時呢,也是為了照顧生病的未來婆婆。”
董醉臉上掛著那招牌式的苦笑說:“15歲的文七妹到未婚夫家生活,這事兒在史證方面,目前確實還沒啥有力的依據(jù)。不過你說她作為主要勞動力,帶著 12歲的未婚夫學種地,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倒也說得通。可你又說她是去照顧未來婆婆,這你到底是咋推測出來的呀?這里面的門道,可得給我好好講講。”
“首先呢,”夏草瞬間收起了臉上的笑容,不緊不慢地說道,“你們仔細想想,如果不是未來婆婆病了,毛順生家里有毛翼臣夫婦呢。雖說毛翼臣有眼疾,可再加上 12歲的兒子在旁邊幫忙搭把手,怎么著也能把家里的事兒應付過來吧。為啥非得把未婚兒媳提前接到家中幫忙呢?要知道,文七妹自己的家境也不是啥大富大貴之家,也過得緊緊巴巴的。所以啊,我左思右想,推測這個未來婆婆劉氏在那個時候應該已經(jīng)病了。而且呢,我們已知劉氏是 1884年去世的,算起來,這病前前后后折騰了二三年呢。在當時那個社會環(huán)境和條件下,能拖這么長時間,又特別需要家人精心侍候的病癥,肯定得是那種慢性的、折磨人的病。”
“哦?這到底是什么病癥,能這么折磨人?”董醉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村愚也在一旁用力地點點頭,顯然,他也被這個問題撓得心里直癢癢,好奇得不行。
夏草見狀,接著猜測分析起來:“在當時,生活環(huán)境那叫一個惡劣,醫(yī)療條件更是差得沒法說。文七妹的未來婆婆劉氏,極有可能是患了慢性進行性肺結核。你們想想,這種病的癥狀,長期咳嗽,時不時就低熱,晚上睡覺還盜汗,人也越來越消瘦,渾身沒勁兒。再加上當時大家普遍營養(yǎng)不良,日常勞作又過度勞累,要是再合并其他疾病,那情況可就更糟糕了。最終呢,就會導致肺組織嚴重破壞,出現(xiàn)空洞,還反復咯血。而這種疾病,通常經(jīng)過 1- 3年的慢性消耗,患者不是呼吸衰竭,就是因為大咯血窒息而死亡。巧了,劉氏在二女兒出嫁后,兩年就去世了。劉氏去世的時候才 38歲(1846- 1884),這個年紀,正好是這類疾病的高發(fā)年齡段。那個時候,醫(yī)療水平低下得可憐,多數(shù)疾病根本就沒有明確的診斷記錄,所以史料里沒記載她具體死因,這也是很常見的事兒。從當時的時代背景來推測,產(chǎn)后并發(fā)癥、肺結核、胃腸道傳染病或者慢性消耗性疾病,這幾種都有可能是她的死因。但要說到具體細節(jié),現(xiàn)在可真是無從考證了。不過呢,咱們仔細分析分析,當時的情況,產(chǎn)后并發(fā)癥基本可以絕對排除。而后三種疾病里,最需要人長期精心照顧的,那就只有肺結核了。”
“不對呀,”村愚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兒,眉頭緊緊皺成了一個“川”字,一臉認真地說道,“我記得很清楚,當時韶山?jīng)_確實有一些人患了類似現(xiàn)代人說的肺結核病,癥狀可嚇人了,高熱、劇烈咳嗽、咯血、呼吸困難,那些患者常常在數(shù)周內到 3個月的時間,就因為呼吸衰竭、敗血癥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了。這和你說的不太一樣啊。”
夏草聽了,不慌不忙,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里仿佛藏著對這個問題的十足把握。她耐心地解釋道:“肺結核其實分為急性重癥肺結核和慢性進行性肺結核。在那個沒有抗結核藥物(像鏈霉素、異煙肼等,這些藥到 20世紀中期才廣泛應用)的時代,肺結核的死亡率高得嚇人,多數(shù)患者在感染后 1- 5年內就會死亡。那些急性重癥患者更慘,可能短短數(shù)月內就離世了。不過呢,也有個別體質特別強的,病情可能會遷延更久一些。這也就是為什么肺結核在歷史上被稱為‘白色瘟疫’,簡直就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頭號傳染病之一。所以我才推測,劉氏可能是死于慢性進行性肺結核。說不定在文七妹到未婚夫家生活之前,劉氏就已經(jīng)生病了。之所以要求文七妹過來,很有可能是劉氏病情加重了,身邊特別需要人照顧。一方面,毛順生當時還小,不懂事,根本不懂得怎么照顧生病的媽媽,而且他又是個男孩子,有些細致的事兒,他也照顧不了媽媽。另一方面,毛翼臣又有眼疾,照顧起來也諸多不便。這么一看,讓文七妹來照顧,那可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了。”
村愚聽完,眼睛里閃過一絲亮光,像是被夏草的分析說服了,搶著說道:“夏小友,你這一番分析,前前后后一琢磨,好像還真挺合情合理的,讓人不得不服啊。”
“即便在現(xiàn)代,醫(yī)學這么發(fā)達了,許多肺癌晚期患者,從確診到離世,也就幾個月到三五年的時間,生命有時候就是這么脆弱。”董醉臉上的表情變得格外沉重。
“盡管文七妹到了未婚夫家后,拼了命地努力照顧未來婆婆,可她畢竟不是專業(yè)的醫(yī)生啊,啥病都能治好。再加上當時家里經(jīng)濟條件也不好,沒錢請好醫(yī)生,也買不起好藥。所以,毛順生的媽媽,也就是文七妹未來的婆婆劉氏,還是在光緒十年四月二十六(1884年 5月 20日),永遠地離開了人世,最后葬在了東茅塘回陰墮尖峰下。”夏草說著,臉上的神情也變得無比沉重。
董醉撓了撓頭,臉上又露出了那副想不通的表情,問道:“奇怪了,劉氏為什么偏偏要葬在東茅塘呢?這里面是不是有啥講究啊?”
“那有什么好奇怪的,1904年毛翼臣死后,不也葬在了東茅塘嘛。”村愚像是對這件事了如指掌,臉上帶著一絲笑意,輕松地說道。
夏草趕緊拿起平板電腦,手指在屏幕上飛快地滑動,用里面的 AI搜索起來。過了一會兒,便開心地說:“嘿,還真讓我找到了一則傳說,這傳說里就提到了為什么毛翼臣夫婦要葬在滴水洞的原因。據(jù)說毛祖人有一天遇到了一個風水先生,他神神秘秘的給毛祖人指點了迷津,說滴水洞的虎歇坪是塊寶地。按照風水先生的囑咐,毛祖人自己不能葬在那里,于是他就交代兒子倆,誰先去世,誰就葬在那兒。而他自己呢,則需要葬在滴水洞龍頭山上。1893年毛祖人去世的時候,就把這個心中的秘密傳給了兩個兒子。1876年,毛祖人的妻子去世,就按照他的安排,葬在了滴水洞龍頭山上右側。1884年,毛翼臣的妻子劉氏去世,按照毛祖人的要求,首先就葬在了東茅塘回陰墮尖峰下。1893年,兩個兒子又遵照毛祖人的遺囑,把他葬在了滴水洞龍頭山上左側。
到了 1904年,58歲的毛翼臣竟然比兄長先去世了。那個時候,他已經(jīng)從滴水洞近處的東茅塘,把家搬到了上屋場。家人一開始就打算把他就近找個地方安葬。誰知道,毛德臣卻執(zhí)意要把弟弟歸葬到虎歇坪。可侄兒順生不同意啊,兩邊僵持不下。沒辦法,毛德臣只好把這個秘密說出來了。這一說,全族的人都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