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馮家人毫不猶豫的重重點頭。
不是和沈清一個村子的情誼,這樣的好事哪能落在他們頭上!
沈清又道:“來的路上路過一片竹林,現(xiàn)在需要去拉竹子回來,不管是砍竹子、運回、鋸成竹節(jié),以及烘烤等等,全都有相對應(yīng)的工錢,你們倘若有愿意做的到向中那兒了解后,簽保密協(xié)議就可以開始了?!?/p>
如今的七里村如同在孤舟上,和在村子時有娘家以及有親朋好友不同,現(xiàn)在只有他們自己;尤其心思不正的張和順王富貴兩家換到別的村子,整個村子相當于提純了,更加純粹。
生意想要做大做強,光靠自家的幾個人必然不行,而放著村子上這么多勞動力不用,更是浪費。
不過信任歸信任,該做的預防還是得做到位,那就是簽訂保密協(xié)議,用白紙黑字約束,一旦有心思不正的人,至少自己不是處在完全被動的地步!
善良,也要有鋒芒。
馮家人聽到還有其他的活計,立馬朝沈清歇息地跑去,生怕晚了就沒了。
等到了后,江向中給他們讀保密協(xié)議,重點讀了違約金,怕他們不理解,反復解釋說明后,問道:“馮叔,你們都明白了沒?”
“嗐,這有啥聽不明白的!不就是不能把這些活計的做法告訴外人嗎?我傻啊我告訴外人!”
“對啊,告訴了外人,他們也用來做毛筆掙銀子,咱們的毛筆賣不掉我們在哪掙工錢?”
“向中你不知道能有份安安穩(wěn)穩(wěn)的活多難得!尤其這活不累,還有這么多好處,別說我家不會告訴別人,要是讓老子發(fā)現(xiàn)誰敢告訴外人,老子第一個饒不了他!
必然揍的他爹娘都不認識!”
江向中嘴角壓不住的上揚。
聽著粗俗的話,頭一次不反感,甚至還有些喜歡。
“好,你們在各自名字處按手印,待會就能和我二哥一起去砍竹子拉回來。”
沈清前往下一家。
周家人的震驚并不比馮家人少,甚至更多。
“我、我們是外來的,你放心我們?”周大山吶吶的問。
沈清:.....她不放心的只有人品,和加入村子時間長短無關(guān)。
像張王兩家都屬于村子里的元老了,但就是簽訂保密協(xié)議她也不敢用!
她笑道:“都是要簽訂協(xié)議的,一旦泄露,賠的金額數(shù)目怕是幾輩子都還不完,你們考慮清楚?!?/p>
周家人第一反應(yīng)是:“你放心,我們絕不會泄露出去!”
沈清對他們周家這個外來戶如此信任,要是泄露出去,他們成什么人了。
那么大筆的生意,賠的銀子多也是應(yīng)當?shù)?,他們不泄露出去不就完事了嘛?/p>
*
江家人都有自己的營生,沈清無需請。
其余人家全都請了,和在村子上時只把打磨筆桿的工序分包出去不同,現(xiàn)在是除了毛料去脂去味的技術(shù)掌握在自家人手上,剩下的全部分包出去。
而毛料去脂去味只需將毛料放入草木灰或石灰加水浸泡,路上大木桶也是牛車負責拉,江家的漢子屬于整個隊伍中最輕松的了。
路上輕松,休息時間反倒忙碌起來。
不單單江家人,整個隊伍家家戶戶如此,甚至連幾歲的孩子都在撿拾柴火挖野菜——當然不能走遠,只能在村子人的眼皮子底下干活。
有大河大湖的落腳地,漢子們則去撈魚,只有水塘的落腳地,漢子們和婦人們一起制作毛筆。
豬油渣是早早就換來的,兩斤對于沈清來說不算什么,十幾二十口人的大家庭,兩三頓就能用完;
但對于一年吃不上幾回肉的村子上人來說,燉菜放十多顆,燒湯幾個切碎扔進去,硬是吃上六七天還有剩。
現(xiàn)如今家家戶戶一日三餐都是干的。
早上煮上一鍋野菜粥,里面放入幾顆剁碎的豬油渣,再配上野菜團子,就是一頓熱乎乎又香甜管飽的早食;
晌午吃的豬油渣燉野菜疙瘩湯;晚上不用出力氣,原本喝碗糊糊就行,現(xiàn)在燉上魚湯,還能配上一張加了白面的烙餅子。
時不時還有沈清送來的炸小魚,炸的魚骨酥脆,尤其上面的面糊全是白面,用油一炸金黃沁潤,比里面包裹的魚好吃多了!
吃的好,就有力氣,休息的時候還能做活計掙工錢,不偷不搶天天都有進賬,對于每個人來說,逃難路上的日子比在村子上更好!
從老到小人人都滿意的不得了。
江陽對隊伍的現(xiàn)狀滿意極了,其實他們每日走的路程并不算多,快的時候能走五六十里,天氣不好三四十里也遇到過,但不止他,就連女婿謝青山心里都不慌。
從一座城池到另一座城池大約在三到六天,而不管時日長短,只要到了一座城池,沈清就會將手上做出來的毛筆存貨全部賣出,給每戶人家發(fā)放銀子。
同時騰出車上空地輕裝上陣,再繼續(xù)做下一批。
他和英子算過,短短二十多天,村子上人家每家每戶分得的銀錢已經(jīng)有五到七兩不等,雖說這是整個家十多口人一起相互配合共同干活掙的,但也是因為沈清提供了掙錢的路子,不然空有一身力氣也沒用,變不成銀子!
不過不管怎樣,既然路上能掙到銀子,何必全力趕路?畢竟越往北竹子就越少,到時毛筆做不成了,再全力趕路也不遲。
“再往前估摸是找不到竹子了,村子上人掙的正興頭上,知曉后不知道有多失望?!敝x青山看著家家戶戶埋頭做毛筆的勤奮勁頭,忍不住擔憂。
這么掙錢的生意要是沒了,最難受的不是沈清,而是村子上每戶人家。
他們能有個掙工錢的營生不容易。
周燕跟著擔憂,他們江家有自己的營生,但她娘家兄弟全跟著沈清掙銀子!
這些日子以來,她不知聽周家人夸了多少遍沈清,也數(shù)不清娘家人笑了多少回。
換成她也沒法想象,逃難路上還能有進賬,甚至不到一個月掙的銀錢比以往一年的還多...
江英則比較樂觀,笑呵呵勸道:“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不過這段日子不光掙了銀子,你們瞧咱們村子上的人是不是更強壯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