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在記憶中搜羅出老人家回憶往昔:小時候凈吃苦橡子面,等著盼著糧食下鍋。
可為啥她吃的橡子豆腐很好吃?
仔細想想灰呼呼的橡子豆腐確實沒啥味道,甚至還帶著一絲苦澀,但用生抽、白糖、香醋、小米椒、蒜泥香菜白芝麻調成的蘸料拌上,那點苦澀味反倒正好中和了,還能突出獨特的清香味。
涼拌好的橡子豆腐
食材營養健康,調料突出口感層次,搭配起來才美味,不然可不就是健康衛生難吃么。
想到這她裝作不經意說道:“這橡子我聽城里人聊過怎么做才好吃。”
小孩子們本來撿的就不是很積極,聽到好吃立馬圍了過來,婦人們也想做的好吃些,聞言停下撿拾的動作,站起看向沈清。
沈清將調料換成這個朝代有以及大家知曉的名稱說出:“剛春天講的是煮糊糊,還可以舀兩勺橡子粉煮熟后倒出來等它凝固后切成方塊狀或長條狀,就和豆腐似的。
然后用一點點醬油、糖、辣椒、蒜子剁成泥,愛吃芫荽的放些芫荽,多放些醋攪拌均勻倒上去,尤其夏天吃最好,涼涼的開胃好吃還能填飽肚子,連菜都不用做,一鍋出了。”
和涼皮似的,話說將橡子粉存到夏天,再多切些鮮嫩的黃瓜絲拌進去,清清爽爽一頓簡單搞定,真是省時省力.....
“我的老天啊,還要糖醬油和醋配它?不是橡子不配,倒是我不配了。”
“還是城里人講究,用糖醋配,能不好吃嗎?那就是配啥都好吃呀。”
“辣椒芫荽蒜子咱們自己種不用花銀錢,那啥糖醬油和醋能不能省了不用?”
沈清:“.....那用油和辣椒鹽炒著吃?”
“不用油成不?”李娥追問了句。
沈清:.....
“要不,你們全交給我,我去城里給你們換糧食回來?聽說城里人還怪愛吃的。”
這么多橡子樹這么多人,收個幾百斤不成問題。
一斤八十塊,能從商城買四十斤精糧,用糧食換這么生意利潤太好了。
雷家人疑惑的想城里人愛吃嗎?
他們看向村子上人,只見他們個個無比信任的應道:“好,沈清又要麻煩你了!”
“能換最好,換不成也沒事,換多換少都成。”
雷小滿震撼的看向身側開心不已的小玩伴,不解問道:“我咋感覺村子上人都覺得能換到?”
況且能不能換,不應該先問他們這些土生土長的錦城人嗎?
怎么沈清嬸子隨口說了去換,村子上老的小的都認真聽進去了,這也太相信人了吧。
比他這個小孩子都容易相信人!
趙小狗驕傲自豪說道:“你不懂!咱們以往住的地方水多,那些不值錢的小雜魚小河蝦她都能換來糧食,還是精米白面呢;
一路上過來也是因為有她,不然還不知道有多苦,我們都相信她,勝過自己爹娘和所有人,況且就算換不來也沒事啊,大不了就留著自己吃唄。”
洪小水偷偷說道:“你看沈清嬸子說的容易,其中肯定老難了,之前我們村還有另外兩戶人家就是眼饞想著自己去城里換,別說換精米白面,就是雜糧糙米都換不到!
就和做生意一樣,有的人賺的盆滿缽滿、有的人虧的褲衩都不剩,反正我沒那個本事,跟著沈清嬸子就好。”
雷小滿愣住,好一會認可的重重點頭。
說得對!像他們家住在山里多少年了,也根本不知道哪些是藥材,還不同樣是靠沈清嬸子么,不然他們三家哪有如今的好日子過。
他對上沈清,怯怯的問道:“嬸子,我們撿的橡子磨成面能不能請您帶著一起去換?”
他實在不想吃橡子糊糊了,又苦又澀,里面那層毛茸茸的內皮不好剝或者剝不干凈,娘說篩粉費時間費體力,每每就一起磨成粉,配上野菜肉干一起煮成糊糊,簡直就是各有各的難吃!
尤其在吃了白面,哪怕是和苞谷粉摻在一起做成的饃饃,卻無比渲染細膩,還有股淡淡的甜味,好吃極了。
吃完他還想吃。
沈清求之不得。
她笑盈盈保證:“有多少送過來多少,我給你們換上白面!”
這兒大多數是面食,家庭條件好的吃白面做的面條餃子包子等,差的吃苞谷面烙餅子發饃饃之類的。
有了沈清的話,人群干活頓時更有勁了。
老的小的,就連雷家跟來的人大多也埋頭撿橡子。
一顆顆圓潤飽滿的橡子被扔進拎著的籃子里,沒一會就鋪滿籃底。
雷大富找到一根長長的樹枝,手腳靈活的爬上大樹,站在枝丫上打橡子。
呼啦啦的橡子掉了下來,撿拾的孩童開心到歡呼。
橡子小結的果多,且橡子樹更是多,短時間內根本撿不完,雷大富等待了一會,開口道:“山里還有不少好東西,咱們先去瞧別的,你們記住路,以后村子上人結伴隨時能過來撿拾。”
大人們想到撿多了走路更累,孩子們想到的則是白面,一走三回頭的不舍。
沈清迫不及待的想前往下一個地點!
她發現了,這山上全是寶,個個都值錢,但必須要‘露面’商城才會檢測到發出消息。
魚在水里游、動物在山林中奔跑、藥材食物在樹上地上地下.....這些都不會發消息給她,要不送上門、要不她主動尋找,商城才有反應。
得咧,還說啥,擼起袖子就是干,今日她一定要給商城開拓出一大堆新類別!
“這種刺球球特別扎人,你們像我這樣用腳踩住使勁一轉,里面的果實就出來了,我們叫它栗子,煮著吃蒸著吃烤著吃都好吃,還能和橡子一樣磨成粉,但比橡子好吃多了!
它外面的刺球球別看它扎人,燒火可好使了,你們可以用剪刀或者火鉗夾住扔進背簍里,回去了栗子用來吃,刺球用來燒火。”雷春天繼續介紹。
她們居住的地方離這邊太遠了,而且她們那移栽過去十幾棵栗子樹,不用大老遠跑這邊撿拾。
沈清:....這不就是板栗嗎?
比板栗小許多的野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