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標常年在巢湖跑運輸,對這片水域的脾氣了如指掌,可即便如此,他也沒少遭遇風浪。
這一日正值仲夏,中午時分,原本還晴空萬里的巢湖,突然風云突變。只見西北方的天空迅速被烏云籠罩,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湖面壓來。緊接著,狂風大作,吹得湖面波濤洶涌,浪頭一個接著一個,足有半人多高。
徐吉標敏銳地察覺到危險將至,他迅速反應過來,大聲向手下人喊道:“不好,雷暴要來了,趕緊拋錨,穩住船只!”手下們聽到命令,立刻行動起來,幾個人合力將沉重的鐵錨拋下船舷。鐵錨入水,濺起高高的水花,隨著鐵鏈的嘩啦啦聲響,緩緩沉入湖底。
然而,雷暴的威力遠超想象。豆大的雨點如子彈般噼里啪啦地砸在船板上,打得人睜不開眼。狂風裹挾著暴雨,形成一道道雨幕,讓整個湖面變得一片混沌,能見度極低。船只在波濤中劇烈搖晃,仿佛一片飄零的樹葉,隨時都有被巨浪吞沒的危險。
徐吉標緊緊抓住船舷,大聲指揮著:“大家穩住,別慌!檢查船帆,確保繩索系緊!”他的聲音在風雨中顯得有些沙啞,但卻堅定有力,給手下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與此同時,一道道閃電劃破黑暗的天空,緊接著便是震耳欲聾的雷聲,仿佛要將天地撕裂。每次閃電亮起,都能看到湖面上波濤洶涌的恐怖景象。在這極端惡劣的天氣下,徐吉標和他的手下們齊心協力,與大自然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他們的命運如同這飄搖在暴風雨中的船只,懸于一線。
徐吉標和手下們正全力抵御著風浪,艱難地守護著船只。就在此時,他眼角余光瞥見不遠處,一條木帆船在狂風巨浪的肆虐下劇烈搖晃,最終不堪重負,被無情地掀翻。船身瞬間倒扣,船員們紛紛落水,在波濤中掙扎呼喊。
目睹這一幕,徐吉標沒有絲毫猶豫。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他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救人!他迅速脫掉外衣,甚至來不及多做準備,便縱身跳入波濤洶涌的湖中,拼盡全力朝著翻船的方向游去。
每前進一步,都要與洶涌的浪頭和湍急的水流殊死搏斗。一個巨浪打來,徐吉標被狠狠拍入水下,嗆了好幾口水。但他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奮力浮出水面,抹了把臉上的水,繼續朝著目標游去。
終于,徐吉標靠近了翻船處。此時,落水的船員們在水中已漸漸體力不支,情況十分危急。徐吉標深吸一口氣,游向離他最近的一名船員,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大聲喊道:“別慌,我來救你!”他用盡全身力氣,帶著這名船員朝著自家船只的方向游去。在風浪中拖拽著一個人前行,難度超乎想象,但徐吉彪心中只有救人的信念,支撐著他艱難地游動。
當他好不容易將第一名船員救回自家船上,交給手下照顧后,沒有絲毫停歇,又一次轉身,再次跳入水中,向著其他落水者游去,展開了新一輪的救援。在這場與死神的較量中,徐吉標憑借著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在狂風暴雨的巢湖上,書寫著人性的光輝篇章。
好在這場來勢洶洶的風暴如同它突兀的降臨一般,時間竟出奇地短暫。不一會兒,烏云漸漸散去,狂風開始減弱,豆大的雨點也慢慢停歇,巢湖的湖面逐漸恢復了平靜,仿佛剛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只是一場噩夢。
在這場與風暴和死神的賽跑中,徐吉標幾乎耗盡了自己的全部體力。他一次又一次地跳入水中,將落水的船員們奮力救起。每一次潛入水中,每一次與風浪搏擊,都在消耗著他的體能。當他救起最后一名落水者時,雙腿像灌了鉛一般沉重,雙臂也酸痛得幾乎抬不起來,意識也開始有些模糊。
就在他感覺自己快要支撐不住,身體逐漸下沉的時候,船上的同事們及時發現了他的狀況。大家迅速拋下繩索,大聲呼喊著鼓勵他堅持住。同事們齊心協力,費了好大的力氣,終于將徐吉標從水中拉上了船。
徐吉標躺在甲板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渾身濕漉漉的,頭發和衣服緊緊貼在身上。他的臉上滿是疲憊,但眼神中卻透著一絲欣慰。被救的船員們圍在他身邊,眼中噙著感激的淚水,紛紛向他道謝。徐吉標微微擺擺手,虛弱地說道:“大家沒事就好……”
陽光重新灑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在為這場生死救援后的重生而歡呼。徐吉標的勇敢義舉,不僅挽救了幾條鮮活的生命,更在這片水域上,留下了一段令人動容的佳話,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
當傍晚的余暉灑在缺曲口,徐吉標疲憊不堪地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經歷了巢湖上那場驚心動魄的風暴救援,他的身體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氣,每邁出一步都顯得無比沉重。同行的伙伴們攙扶著他,眼中滿是擔憂與敬佩。
回到家中,徐吉標再也支撐不住,癱倒在床上。夜幕降臨,萬籟俱寂,本應是人們安然入睡的時刻,可徐吉標的狀況卻愈發糟糕。深夜,他發起了高燒,額頭滾燙,整個人陷入了半昏迷狀態,嘴里不時呢喃著一些模糊不清的話語,或許是在風暴中救人時的緊張呼喊,又或許是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胡常英守在床邊,心急如焚。她不停地用濕毛巾為徐吉標擦拭額頭,試圖幫他降溫,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屋外,夜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為徐吉標的病情嘆息。在這個看似平常的深夜里,缺曲口的這戶人家,正經歷著一場嚴峻的考驗。徐吉標的生命,如同風雨中的燭火,搖曳不定。而他之前在巢湖上英勇救人的事跡,此刻在缺曲口的靜謐夜色中,被人們悄然傳頌,大家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位勇敢的漢子能夠戰勝病魔,早日康復。
胡常英心急如焚,聽聞丈夫徐吉標高燒不退,立刻慌慌張張地出門,四處打聽后,好不容易請來了當地頗有名望的郎中。郎中神色凝重地為徐吉標把了脈,仔細查看癥狀后,微微皺眉說道:“是感染了風寒,好在發現得及時。需得抓幾副中藥,按時服用,好好調養,控制住病情。”
胡常英聽后,懸著的心稍稍放下了些,趕忙謝過郎中,匆匆拿著藥方去藥鋪抓藥。藥鋪里彌漫著濃濃的藥香,伙計們熟練地稱藥、包藥。胡常英緊緊攥著藥包,仿佛那是丈夫康復的希望,一路小跑著回了家。
回到家,她立刻架起藥爐,生火煎藥。火苗舔著鍋底,藥香漸漸彌漫在屋子里。胡常英守在藥爐旁,眼睛一刻也不敢離開,心里默默祈禱著藥效快些發揮。
煎熬的時間里,胡常英守在徐吉標床邊。看著他虛弱的樣子,心都揪在了一起。當第一碗煎好的中藥端到床邊,胡常英輕輕扶起徐吉標,一勺一勺地喂他喝下。徐吉標微微睜開眼睛,干裂的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么,卻又沒有力氣。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胡常英嚴格按照郎中的囑咐,按時為徐吉標煎藥、喂藥,細心照料。每一次喂藥,她都滿懷期待,希望這苦澀的藥汁能盡快驅散徐吉標體內的病魔。
在那個風云變幻的特殊年代,胡常英與徐吉標自義城大張圩南埂輾轉來到槐林嘴缺曲口。他們看似與尋常夫妻無異,然而,其中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從居住習慣上,即便共處一室,他們始終一人睡一張床,將彼此關系維持在同志之間的純粹友誼。在公開場合,為了掩人耳目,他們扮作恩愛的夫妻,相互扶持,應對著外界的目光。可回到家中,關起門來,他們是并肩作戰的同志,懷揣著共同的理想與使命。
這樣的相處模式并非偶然,而是革命工作的需要。他們深知,在敵人的嚴密監視下,稍有不慎便會暴露身份,危及整個革命事業。胡常英溫柔而堅毅,在日常點滴中,時刻提醒自己和徐吉標嚴守這份秘密。徐吉標在巢湖跑運輸,也借工作之便傳遞著重要情報,每一次出行都充滿風險,而胡常英在家中操持,同樣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風吹草動。
如今,徐吉標因救人感染風寒,胡常英在照料他時,內心的擔憂既源于同志間的深厚情誼,也有著對革命伙伴安危的牽掛。她細心煎藥、照顧起居,期盼徐吉標能盡快康復,重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他們在這張看似分離的床上,堅守著革命的信仰,在這平凡的家中,書寫著不平凡的革命篇章,為了心中的理想默默奉獻,等待著黎明的曙光。
三日后的深夜,萬籟俱寂,整個缺曲口仿佛陷入了沉睡。然而,徐吉標的家中卻彌漫著一股緊張與焦慮的氣息。
徐吉標在睡夢中,突然感覺自己像是掉進了冰窟窿,徹骨的寒冷從四面八方襲來。他渾身劇烈地顫抖著,牙齒也不受控制地打起架來,發出“咯咯”的聲響。
胡常英在一旁被他的動靜驚醒,借著微弱的燈光,看到徐吉標面色蒼白如紙,額頭卻冒著豆大的汗珠,嘴唇發紫。她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趕忙伸手摸了摸徐吉標的額頭,觸手滾燙,比之前的高燒似乎更加嚴重了。
“吉標,吉標!你醒醒!”胡常英焦急地呼喊著,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她知道,這樣的癥狀意味著病情正在惡化,情況十分危急。
胡常英強忍著內心的恐懼和慌亂,穿上衣服,背著徐吉標去郎中家。深夜盛家橋街道空無一人,胡常英不顧一切地朝著郎中家的方向奔去,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救徐吉標,
自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之后,徐吉標與胡常英的關系悄然發生了轉變。在生死邊緣走過一遭,他們深刻意識到彼此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徐吉標在胡常英無微不至的照料下,病情逐漸好轉,兩人的心也愈發貼近,自然而然地睡在了一張床上,成為了真正的夫妻。
日子在溫馨與安寧中緩緩流淌。一年后,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新生命降臨到這個充滿愛的家庭。胡常英為徐吉標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孩,他們為女兒取名為徐圣英,飽含著對她未來人生“戰勝一切困難,英姿颯爽前行”的美好期許。
孩子的誕生為這個家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與生機。徐吉標看著襁褓中粉嘟嘟的小臉,滿心都是初為人父的喜悅與責任。他會在勞作之余,輕輕抱起女兒,用粗糙卻溫暖的大手撫摸著她的小臉蛋,眼中滿是溫柔。胡常英則日夜悉心照料著女兒,從喂奶、換尿布到哄睡,每一個細節都親力親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徐圣英在父母的疼愛中慢慢成長,她是這個家庭的希望,也是徐吉標和胡常英愛情的結晶。在這個小小的角落里,他們一家人相互扶持,共同書寫著平凡而又溫馨的生活篇章,過往的風雨成為了他們感情的深厚基石,支撐著他們在未來的日子里堅定前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