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官,這是青霉素等抗生素工廠的生產報告文件。"
"這些是嗎啡,磺胺等藥物工廠的報告。"
李志文把相關的文件報告都放到李崇文的辦公桌上。
報告上寫著,安南的藥物工廠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已經可以小批量生產相關的藥物,不過報告也提出目前藥物工廠所需要的設備,技術和原材料都依賴于鷹醬,希望政府可以加大對醫藥領域的支持。
"我們工廠生產的藥物占比是多少?"
"不到十分之一。"
"我們的西醫藥物主要依賴于鷹醬的援助和我們少量的購買。"
李志文把一份關于藥物進口的文件遞給李崇文后,回答道。
"中藥材!"
"這些中藥材從中原進口的?"
李崇文看到報告上寫著最近這兩個月安南的中藥材進口突然增多了,都是從港島那邊進口的。
"是的,都是從中原那邊進口的。"
"因為安南的西藥比較少而且昂貴,再加上我們的移民很多都底層的老百姓,不怎么相信西醫,他們生病后普遍都會去看中醫。"
"從而導致中藥材消耗過多,而安南和瀾滄本土生產的中藥材不能完全覆蓋所有疾病,只能從港島進口。"
"不過,李長官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在安南出售中藥材的商人又從我們的手里購買了大量的嗎啡,青霉素等藥物,我們要不要阻止?"
李志文問道,雖然北邊經過港島繞了一道手續,但是他還是有些不太放心,現在正是安南和鷹醬的蜜月期,發生什么意外就不好了。
"不用,維持這樣的局面就可以了!"
李崇文想了想回答道,安南只是購買中藥材和出口藥物而已,有什么問題就讓鷹醬去找約翰牛,而且約翰牛也港島在出口青霉素,嗎啡和盤尼西林這類貨物,只不過安南可以用藥材換到,而約翰牛要用美元購買而已。
最重要的是醫藥領域根本不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內,所以政府對醫藥領域的投資會非常少,這就需要藥物工廠自己解決資金的問題。
正好北邊有需要,把藥物工廠生產出來價格比較昂貴藥物都買走了,解決了藥物工廠一部分發展資金的問題。
"我們的公共衛生體系完成的怎么樣了?"李崇文問起安南的衛生體系情況。
安南處于熱帶地區,瘧疾、霍亂、類鼻疽等地方病與呼吸道傳染病交織,構成公共衛生安全的長期威脅,如果不解決好,很容易打亂安南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行。
安南的公共衛生體系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前,就已經計劃開始實行了,之前因為醫生和護士的不足沒有落實下去。兩個月前,在半島學習的第一批醫學留學生回來后,公共醫療衛生體系才正式實行。
安南的公共衛生體系正式確定國立醫院為主導,私人診所為輔的模式。建立三級醫療體系:國立醫院負責疑難病癥,公立醫療機構承擔基礎服務,私人診所補充市場需求和居民的日常需求。
同時在衛生部下面成立保健所,負責食品衛生、傳染病防控等職至,未來保健所要覆蓋所有城鎮,成為公共衛生基層網絡的核心。
"目前的情況不算太樂觀。"
"國立的醫院還好,我們的醫生和護士都是經過實踐的,手段雖然粗暴了一些,但是都有真材實料的。"
"而私人診所就良莠不齊了,比較好的還可以治療發燒感冒等日常疾病,不好的那部分就嚴重了,各種亂七八糟的治療方式都用上了。"
李志文想起之前生病去看的診所,真是不堪回首。
"該整頓一下了,通知衛生部門,讓他們制定一個行醫的最低標準,讓安南的所有醫生都進行考核,通過后才可以繼續行醫。"
李崇文決定讓衛生部門整頓一下,安南的醫生狀況了,免得到時候出現大問題。
"還有醫療資源城鄉分配不均的情況,我們的農村擁有的醫療資源不足城市的十分之一,基層衛生所僅配備基礎聽診器和體溫計,農民的藥物大多都是當地生產中草藥。"
關于這部分的問題,李崇文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這些問題說到底就一個字錢,安南要推動工業化發展,在醫療上的投入非常少,各種醫療保障微乎其微,連城市的醫療資源都不是很多,更不要說農村。
"對于農村缺少醫療資源的問題,實行點對點的服務,城市中的國立醫院定期安排醫生前往對應的農村地區游醫,期限就定為一年吧。"
"醫學院和醫院一樣,實習的醫生要跟隨下鄉的醫生為農民治病。"
這是李崇文目前想到的最好的辦法,讓國立醫院的醫生一邊為農民治病,一邊教導跟隨實習的醫生。
"還有其他問題嗎?"
"還有一個,受北邊的影響,醫學界有些人也開始想要廢除中醫,把中醫經費都集中在西醫上。"
李志文有些忐忑的說道,其實這個問題他不想提的,但是醫學界那些老教授整天在瞎嚷嚷,遲早會被李長官知道的,干脆就說直接了。
"那群老東西難道不知道,我們的老百姓根本付不起看西醫的錢嗎!如果廢除了中醫,老百姓生病了怎么辦!"李崇文有些生氣的問道。
"他們說中醫的陰陽五行、經絡理論是偽科學,診療依賴經驗缺乏標準化。"
"他們還想要醫學院淘汰中醫這門學科、并且限制中醫的執業資格、盡可能的削減對中醫的財政支持。"
李志文直接把那些人的話都說了出來,他煩那群人很久了,他們不敢騷擾李長官,就經常來騷擾他了。
"看來不止私人診所要整頓,而是整個醫療體系都要整頓整頓了。"
李崇文以前認為這樣的人終究是少數,一輩子都可能碰不上,沒想到現在見到了。
"等等,你剛才說,受北邊的影響?"
李崇文好像發現了一個讓安南中醫發展起來的機會。
"是的,長官!"
"早在1929年國民政府曾通過余云岫起草的《廢止舊醫案》,雖然沒有成功落實,但是在這之后,中醫在中原就一直備受歧視。"
"民國時期的部分知識分子認為中醫缺乏現代科學依據,許多民國大作家都公開質疑中醫的有效性。"
"而兔子正式統一中原后,也就是在去年,兔子的相關部門開始宣傳中醫是中醫是封建產物。今年更是推出限制中醫發展的政策,要求中醫必須通過西醫理論考試才能執業。"
"還有兔子的公費醫療制度將中醫排除在外,醫院取消中醫科室,中藥房被改建為西藥房。"
"根據我們的估算,中原目前至少有3萬余名中醫被迫轉行,這個數目還在增加。"
李志文說起兔子最近實行的政策。
"讓情報部門把中原的情報人員都發動起來,移民局進行配合,把中原的中醫的醫生和相關的中醫典籍以及藥方都給我想辦法帶回安南,其他各部門,甚至是軍隊都要對這次移民行動提供支持。"
李崇文不想放過這么好的機會,把潛伏在中原的情報人員都啟動,盡可能帶走所需要的一切。
"長官,是所有的情報人員嗎?"
"這樣的話,我們在中原的情報機構很可能都會暴露的,未來我們對中原的情況可能沒辦法第一時間知道。"
李志文勸說道,這些情報人員是復興軍南下前布置的,主要集中在南方各省,至于北方的一些情報人員都是主動投靠的他們,他們原本是東番那邊的。
在李志文看來,在中原的情報機構是情報部門的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如果因為這次行動把情報人員都暴露出來,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先動用一部分,看看成果怎么樣,之后再進行調整?"
李崇文聽到志文的話后,就冷靜下來了。
把在中原的情報人員都動用了確實有些小題大做了,只是動員幾萬人移民而已,又不是竊取機密情報,現在每個月都有幾千人通過邊境來到安南。
"下去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