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灑落在張府后院的石板小徑上,露珠還未散盡,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木清香。阿強與小翠并肩坐在亭中,看著幾個孩子在空地上練習基本動作。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地映在他們身上,一切都顯得寧靜而溫馨。
“腳要穩,心更要穩。”小翠輕聲提醒道,目光落在一個身形瘦弱的小男孩身上。他叫阿寶,是家中最小的晚輩,天賦不俗,卻總因急于求成而頻頻出錯。
“我練不好……”阿寶垂頭喪氣地停下腳步,眉頭緊鎖,眼中帶著一絲委屈,“為什么我總是做不對?”
阿強走過去,蹲下身來,平視著他的眼睛:“你有沒有注意自己的發力點?不是用蠻力,而是順著身體的節奏。”
說著,他緩緩抬起手臂,做出一個簡單的推掌動作,動作緩慢得仿佛水流一般,每一個關節、每一塊肌肉都協調一致。
“來,跟著我。”阿強伸出手,示意阿寶模仿。
小男孩依言照做,雖然依舊笨拙,但比起先前已有了明顯改善。
“很好。”小翠微笑點頭,“你看,只要慢慢來,就一定能掌握。”
阿強接著道:“武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東西,它需要耐心和時間。就像種子,埋進土里,澆水、等待,才能發芽。”
阿寶的眼神亮了起來,重新站好姿勢,開始認真練習。
小翠站在一旁,望著孩子們努力的身影,心中泛起一陣柔軟。她輕輕嘆了口氣:“他們真的長大了。”
阿強笑了笑:“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
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只見小紅匆匆跑來,臉色有些慌張。
“阿強、小翠!”她一邊喘息一邊喊道,“有消息!北境那邊……出現了異常波動!”
兩人對視一眼,笑容瞬間收斂。
“什么情況?”阿強沉聲問道。
“是一位信差送來的紙條,只留下一句話就離開了。”小紅從袖中掏出一張折疊整齊的紙片,遞給小翠。
小翠接過,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一行字:
“風起于青萍之末,暗流已在無聲處涌動。”
字跡工整,筆鋒凌厲,透著一股莫名的壓迫感。
她皺眉,仔細端詳那行字,忽然發現其中隱隱浮現出一道極細微的符文痕跡,若非細心觀察,幾乎難以察覺。
“這符文……”小翠低聲道,“有點像之前我們在后山祭壇上看到的那些符號,但更古老,也更晦澀。”
阿強接過紙條,手指輕輕摩挲表面,閉眼感應片刻,隨后睜開眼:“這紙上殘留著微弱的能量波動,說明寫信之人并非普通人,而且……他很謹慎。”
“你是說,有人故意留下了線索?”小紅緊張地問。
“還不確定。”阿強搖頭,“但我們不能忽視這條信息。”
他轉頭看向小翠:“你有沒有辦法解析這些符文?”
小翠思索片刻,點頭:“或許可以嘗試,但我需要安靜的環境。”
阿強隨即起身,朝前廳走去:“我去讓阿四調取最近幾天張府周邊的巡邏記錄,看看有沒有可疑人物進出。”
“我去書房。”小翠抱著紙條快步離開,小紅則緊隨其后。
……
午后時分,書房內光線柔和,書架間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小翠坐在案前,將紙條攤開,手中握著一枚刻滿符文的玉簡,輕輕貼在紙面之上。
符文微微亮起,如同螢火般閃爍不定。小翠閉上雙眼,精神集中于那股能量流動之中。
忽然,她睜眼,低聲念道:“這是……一種古老的警示符文。”
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驚訝與凝重。
“什么意思?”小紅連忙追問。
“大致意思是:‘風暴將至,隱秘的力量正在蘇醒’。”小翠緩緩說道,“但具體指的是什么,還需要更多線索。”
門外傳來腳步聲,阿強走進來,手里拿著一份卷軸。
“阿四剛剛送來的情報。”他說,“近三日府外確實有幾處異常記錄,包括一名身穿灰色斗篷的人曾在東側圍墻附近徘徊。”
“斗篷?”小紅神色一變,“會不會就是那個信差?”
“有可能。”阿強點頭,“但這個人已經不見了。”
他頓了頓,繼續道:“現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北境到底發生了什么。”
“可我們不能貿然前往。”小翠提醒道,“按照儀式后的安排,我們暫時不得離開張府。”
阿強沉默片刻,最終點頭:“那就先按兵不動,但要做好準備。”
他望向窗外,陽光依舊明媚,但他的眼神卻愈發深沉。
……
夜幕降臨,張府燈火通明,家人們圍坐在一起享用晚餐。飯桌上,大家談笑風生,氣氛溫馨而熱鬧。
然而,在廚房角落的一張桌子上,小紅卻顯得心事重重。
“怎么了?”喬太太注意到她的神情,輕聲問道。
“夫人……”小紅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了,“今天我在去書房的路上,聽到二蘭子和阿云在議論一件事。”
“什么事?”喬太太眉頭微蹙。
“她們說……最近夜里總有奇怪的腳步聲,尤其是在西廂房那一片。”
喬太太的臉色頓時變了:“這事你們為什么不早說?”
“她們以為是風吹動門簾的聲音,就沒太在意。”小紅低聲道,“但我總覺得……不太對勁。”
喬太太沉思片刻,緩緩點頭:“這件事我會讓人去查,你先別聲張。”
與此同時,在另一側的涼亭中,阿強與小翠正靜靜地坐著,彼此沒有說話。
“你覺得……北境的波動會跟這里有關嗎?”小翠打破沉默。
阿強緩緩搖頭:“不確定。但現在,整個張府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
他抬頭望向遠方,夜色中的張府靜謐如常,但他知道,某些看不見的變化,已經在悄然發生。
“也許,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