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禮部尚書周登道,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北京太常寺卿錢謙益,南京太常寺卿李標,四位大祭負責人一起被請上城門樓,跪在地上大禮參拜。
“平身”二字卻停了好久才從朱慈炅口中說出,朱慈炅坐在圈椅上冷冷的打量著這四人,錢謙益最讓他不爽,因為實際操作都是他在辦的。
有功勞是錢太常的,失誤了大家一起來,錢謙益的這波操作滿分。但是朱慈炅卻很不喜,閣下的擔當呢?
說實話,朱慈炅對于欽天監的所謂推算是無感的,在他眼里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看看一旁來宗道依然抖動的胡須就知道,這在大明是了不得的大事。
“你們到底怎么回事?為什么發生這樣的事?事前沒有人問過欽天監嗎?”
來閣老白須怒張,指著四位高官的鼻子厲聲喝問。
他看起來嚴厲,實際卻是一番好心。他罵了,皇帝就不好發作。要是朱慈炅當場擼掉尚書九卿,事情更大條,這位小爺做得出來的,王永光至今還關在北京詔獄呢。
四人都低著頭,互相對視。
周登道就很憋屈,他本來是第一負責人,但是他做事,突出一個慢,因為他需要慢慢翻書,等他確定,別人早做完了,大祭籌備也是如此。
“皇上加了禮炮和鼓樂,我在研究古制,也是剛剛收到消息。”
朱慈炅的小白眼立時翻起,大明之前有大炮嗎?你在研究哪朝哪代的古制?
董其昌也覺得冤枉,他一直避免與周登道同時出現,他也是今天才到孝陵來。小皇帝的十品官一出,南京各縣督學、國子監人去樓空,別以為南禮部真是養老,老夫忙得很。
“我主要負責朝臣演練,這件事不是我負責的,也是剛剛被通知?!?/p>
朱慈炅皺著眉頭看著這老頭,一臉老人斑,顫顫巍巍的。這家伙比早退休了的顧秉謙年紀還大,比曹于汴面相更讓人擔心。
錢謙益雖然有人頂鍋,但他也知道自己忽略了欽天監這個機構。當然,他感覺這里面另有問題。
“昨日確定方案,就送到了各部院,欽天監昨天沒有意見,今天才通知的?!?/p>
來宗道大為驚訝,欽天監隔一天提出來,人家是正常工作啊,他張著嘴。
“你們昨日才確定方案?”
錢謙益偷眼看了下朱慈炅,決定給小皇帝背鍋,天子是聰明的,一定可以看到。
“主要是宗親家祭引起的時辰變動,他們說時辰變了,禮器方位也要變,現在來不及調整了?!?/p>
李標是魏忠賢嘎了之后才起復的,北京沒有位置了,就扔到南京先占個九卿位置在說,他之前可是侍郎,甚至有直接入閣資格。結果扔到南京不說,還是個更冷的太常寺,感覺把他當退休人員處理了。
他對黃立極內閣一肚子怨氣,對來宗道更沒有好臉色,你還在這狐假虎威起來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反正怪不到老夫頭上。
他決定捅破這層窗戶紙,根本不和來宗道對話,直接面向小皇帝。
“陛下,南京官怨沸沸,臣以為禮部太常不過是受了無妄之災?!?/p>
大膽李汝立,所有人的目光齊齊投射到他身上,又紛紛看向小皇帝,不知道聰明的天子有沒有聽出真相。
朱慈炅先是錯愕了下,小眼珠一轉,李標的意思是,這個事故是沖他來的,欽天監別有用心。
這個時辰不對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不對,不是封建迷信的科學問題,而是政治斗爭問題。
原來大家其實都不迷信欽天監??!
朱慈炅今天就很高興,沒有想象中的暴怒,他露出微笑。
“朕想知道,你們現在準備怎么處理?”
來宗道沉默了,他昨天才到南京,大祭怎么安排的他一無所知,也不好插手。
周登道有些茫然,孟邵虞不在,溫體仁也不在,堂堂禮部尚書沒有助手怎么決斷嘛,他左顧右盼的看看錢謙益又看看李標。
董其昌微微閉上了雙眼,似乎是在思考。反正皇帝再小也不能苛責老臣,你們拿主意吧。年輕人就應該扛事,世界是你們的,別指望老人家。
錢謙益其實已經有備案了,只不過需要皇帝允許。他隔著周董二人看向李標,這位怨官別又搞出幺蛾子,還是你先說吧。
李標看了一眼三位同僚,這架勢是如今地位最低的他第一個發言,他憤懣之情溢于言表。老夫是小皇帝祖父的潛邸重臣啊,天啟元年就是戶部侍郎了,沒有魏忠賢,來宗道的位置就是老夫的,太欺負人了。
“陛下,臣以為無非兩個辦法。其一,除欽天監監正,大祭一切不變。其次,陛下明日大祭用前例,后日再行家祭,也合先國后家之意?!?/p>
李標的第二個方案和錢謙益心中的方案其實差不多,不過錢謙益想的是,家祭提前從簡,李標方案更優。但是,你這混蛋的其一是什么鬼,你知道誰在搞事嗎?這要害死人的知道不?
錢謙益趕緊開口。
“陛下若不想錯過正祀,其實也可以將家祭再提前兩個時辰,如此一切準備皆無須變動,只是陛下略微辛苦些?!?/p>
朱慈炅不置可否,這不應該是兩個尚書拿主意,兩個太常的方案都提出來了,你們怎么毫無反應?
沉默良久,朱慈炅沒有等到他想聽到的聲音,嘴角苦笑,輕輕晃頭。
“那就朕辛苦下吧,欽天監不就是想讓朕辛苦下嗎?朕滿足他們。”
這話太誅心了,錢謙益額頭瞬間冒汗,皇帝要真這么想,還不如李標的第一個方案。
“陛下——”
朱慈炅擺擺手。
“朕昨日翻看流程,看到其中有一項,大祭后頒布重啟元年大統歷。來先生,這大統歷是怎么來的?準嗎?”
來宗道心頭一跳,小皇帝要干啥?他什么時候懂這個了?他嘴唇有些干澀。
“皇上,這是欽天監測算的大明歷書?!?/p>
李標和錢謙益比兩個尚書敏銳多了,聞弦歌而知雅意,驚愕抬頭,這是三歲娃娃?蒼天啊,欽天監果然是找死,小皇帝報仇都不隔夜的。
“歷書事關農時,是天下萬民生計所系,不得有誤。欽天監確定此歷可以獻給太祖爺過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