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張若汐又去地里忙活去了。
這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修煉。
而許岳吃過早晚就跟著許江河去了營地。
至于許城陽則早早的去了診所那邊。
營地操場,因昨晚切磋造成的坑洼已經被填平了。
“他們受雇來此。”李梁開口說道,“兩個目的,一個是人參,一個則是你。人參五百萬,你翻了個倍,一千萬。”
許岳來為何,李梁自然知曉,所以也沒廢話。
“這么不值錢?”許岳撇嘴。
“美元。”
李梁笑著說道。
值錢么?
好像真不值錢,哪怕是美元。
那人參值多少?
那一畝人參,估計藥效還不足,價錢上不去。
可許岳之前種的那一分地的人參,如今都百年藥效了。
那可是有兩三千根兒。
市價不提,哪怕是算他們部門收購價,那也是二十萬一根。
價值幾億。
換算成美元,那也是好幾千萬。
結果就給五百萬的雇傭費。
至于許岳為何更值錢,那沒什么好驚訝的。
那些值錢的人參不就是他種出來的么?
他人自然更值錢。
或者說他手上的“技術”更值錢。
“從那雇傭費不難看出,你是被人給盯上了。”李梁說道,“你以后可要小心些。能不出國,最好別出國。”
“這么嚴重?”許岳皺了皺眉頭,說道,“雇傭他們的是外國勢力?”
他雖然沒有出國的打算,但卻從李梁這話聽出了嚴重性。
我這才走出桃源村,就被外國勢力得盯上了?
許岳怎么都覺得有些夢幻。
都還沒出鎮,這就出國了?
太夸張了吧。
“誰雇傭的,他們也不知道。這事兒估計也很難查出來。”李梁說道,“糧食的重要性在任何時候都一樣。你在這上面展現出來的能力,引起國外勢力重視,也沒什么好驚訝的。”
“不至于吧?”許岳眉頭一皺,說道,“我一個種地的,還是在村子里.”
“為何不至于?”李梁說道,“你不會認為我們一百多人真是來看護那人參,又或者蹭吃蹭喝的吧?”
許岳很想說:難道不是?
“去年,你家水稻畝產多少?”李梁說道,“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也高。另外,你家的蔬菜等,沒大棚在冬天依舊生長極好。而且不管什么,種植的養殖的,不僅品質高,生長周期都比一般的短。你不會沒想過這意味著什么吧?”
許岳還真沒想過。
不過,他忽然想到景國華邀請他入農科院的事兒。
“上面是什么意思?”許岳忽然問道。
“尊重你的意愿啊。”李梁說道,“領導邀請你入農科院,你拒絕了,自然也就沒下文了。”
許岳沉默,不知道在想什么。
之所以沒下文,恐怕更多的還是因為許岳的“技術”,沒辦法復制。
這技術存在某種獨有性。
“你不會以為國家會巧取豪奪吧?怎么可能嘛!”李梁笑著說道,“不過,上面希望你這技術留在國內。”
“這點放心,別說我會不教,就算教了,那些外國人應該是學不會的。”許岳說道,“就像急急如律令不好翻譯一樣。”
外國人能學會么?
若是呼吸法的話,那不好說。
可神通之術,以及陣法什么的,那就涉及許多華夏文化了,外國人對里面的一些術語未必就能懂。
不懂,怎么會?
別說他們了,許岳為了學那些神通之術,以及陣法,都不知道翻看了多少書籍。
關鍵是到現在許多神通之術和陣法都還沒入門呢。
李梁點了點頭,他自然知曉許岳那些東西不是科學手段種植養殖出來的。
而是以修煉之法種植養殖出來的。
外國人還未必學得會。
“上面估計會派人下來找你商談。”李梁說道,“比如你的那些米,或許會成為真正的貢米。”
真正的貢米?
許岳露出驚訝之色。
他自然知曉真正的貢米是什么意思。
那么蔬菜水果那些肯定也會。
而這對于桃源農場也好,桃源農貿也罷,絕對是好事兒。
“種植養殖的那些東西也能成為特供?”許岳忍不住問道。
“我也就聽領導提了那么一嘴,哪兒知曉那么多。”李梁說道,“不過,你那些茶葉,估計應該沒問題。蔬菜水果,以及其他肉類,這個具體的就不知道了。”
許岳點了點頭。
若真成了,哪怕價格很低,那意義就不一樣了。
只要不是專供就成。
有“特供”兩字,在許多人看來,立馬就高大上起來了。
關鍵是能省掉無數麻煩。
許岳跟李梁聊了一會兒,隨即就回去了。
消息有好有壞。
壞消息無疑是不知道那些人是誰雇傭的。
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
可許岳又有什么辦法。
他被人惦記,卻又不知道被什么人惦記。
這種感覺很不爽。
他都差點忍不住去找余綏海,問問他道門占卜術能不能把人給占卜出來。
想想還是算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
許岳回去就往公司駐地而去,正好遇到要出門的田逸之。
“準備去窯灣村?”
許岳看向田逸之,如今公司的事兒,也就那邊費精力一些。
桃源村的事兒,都進入正軌,按部就班的來就成了。
“嗯!”田逸之點了點頭,說道,“老板要不要過去看看?”
“算了,我待會兒去茶山看看,估摸著春茶要不了幾天就能采了。”許岳說道,“你過去,順帶把那邊的水田都給租了。”
“窯灣村的水田不如地多,但也不少。”田逸之說道,“整個村子,估計上千畝。”
“得了一個消息。”許岳說道,“咱們的米,可能成為貢米,真正的貢米。多種一些,總是好的。還有,你不是心心念念的想要釀酒么?”
“當真!”
田逸之一聽,頓時手上的車鑰匙都差點掉落在地。
若真成了,那流入市場的還剩多少?
的確得多種一些。
“應該假不了。”許岳說道,“不過,這事兒別說出去,指不定出現變故。”
田逸之點了點頭。
“要不再多租一點?”田逸之接著說道,“秧苗那些應該可以在桃源村的水田里面搞定,而離插秧苗都還有不短的時間,時間上應該來得及吧?”
“先等等再說吧。”許岳搖頭,說道,“那邊的水田,我都不知道要忙多久呢!”
許岳嘆了口氣。
他修為是上去了,而且還能用陣法代替神通之術,可終究只是一個人。
不知道為何,他都有些希望張若汐能夠早點突破二境了。
至于他父母?
算了吧!
雖然在張若汐前面修煉,但似乎還不如張若汐。
關鍵是他們壓根兒就沒張若汐用心。
不用心,怎么進步啊!
許岳那般說了,田逸之自然也不再說什么。
桃源村的水田有一千多畝,再加上窯灣村的,那就是兩千多畝了。
一畝一千多斤稻谷。
那么兩百多萬斤稻谷。
換成米,那估計也有兩百萬斤左右。
去年,一斤米被炒到上萬。
那就是二百億。
好吧,賣家也不可能那么多。
畢竟量多了。
可按去年的賣價,那也是二十億收入啊。
一千一斤,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咱們的水稻能種兩季么?”
田逸之接著問道。
蜀州這地兒幾乎都是一年一季,至少貢安市這邊水稻是一年一季。
這是氣候決定的。
“應該能!”許岳說道,“不過,第二季的產量如何就不好說了,會不會影響明年的產量也不確定。要不到時候試試?”
“試試也好!”田逸之說道,“稻田還養稻田魚么?”
“你覺得呢?”
許岳沒有給出答案,而是問及田逸之的意見。
“養!”田逸之說道,“至于養多少,回頭我問問老黃的意見。”
兩千多畝水田,若是都養稻田魚,那量會不會太大?
這需要問一問的。
許岳點了點頭,不過結果卻已經猜到。
肯定是大力支持。
又不是要一次性吃下。
誰說稻田魚在稻谷收割之后就要賣出去,留在田里又不是不行。
售賣周期購長,還怕賣不出去。
估計悅來酒店和蜀香閣都能吃下。
吃不下,還有錦華大酒店排著呢。
又租了一千畝水田,許岳的事兒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田逸之也更忙碌了起來。
不過,他如今主要精力在桃源村那茶山上。
為此,他還高價挖了幾個炒茶師傅。
春茶,絕對是農場的一大筆收益。
“確實比我炒的好!”
許城陽對此沒有絲毫不好意思。
術業有專攻。
人家是專業炒茶師傅,而他純屬業余。
估計在業余之中都不怎么樣。
“后山那些百年野生茶也讓他們炒了?”
后山那些差,許岳不打算賣。
當然,若是上面要的話,那也沒辦法。
不過肯定不會都給。
“你難道還讓我炒?”許城陽說道,“那不浪費么?”
有更好的選擇,許城陽自然不會親自上了。
“聽說診所生意很好?”許岳說道,“你們三忙起來,還有時間研究這個研究那個么?”
“老徐的徒子徒孫會來兩個幫忙。”許城陽說道,“沒辦法,老徐名氣太大,哪怕沒有宣傳,也有許多人慕名而來,然后引得許多人從眾。”
“名醫嘛,哪怕來了山溝里,那也會有許多人前來的。”許岳說道,“不過,這樣也能給村里增加客源。”
“村里的客源還少?”
許城陽直接撇嘴,如今果樹花開,不知多少人聞訊而來。
“就是!”許江銘說道,“這幾天,村里不說人山人海,但真的有些多了。關鍵是還有不少游客素質不行,還折果樹枝,那么多花得結多少果啊!”
許江銘提及這個就同心。
尤其桃枝被折。
去年一顆桃子一百,那折一根桃子,損失都是好幾千啊。
“已經讓人做了警示牌了。”許岳說道,“人多了,問題自然就多了。農場那邊也加大了安保力度。”
不僅僅是有人折果樹枝,像后山桃園那邊的韭菜也被踩踏了不少。
還有游客跑菜地“偷”菜的。
不過,游客多了,垂釣中心那邊的生意卻是爆了。
民宿每天都爆滿。
哪怕是新修的那些民宿都沒了。
來看桃花、梨花.那些花山自然也不容錯過。
民宿滿了,那些花山的門票也賣得驚人。
當然,釣位自然也是爆滿。
這就是人流高帶來的。
當然,加大安保力度,并非只是為了防止折花、偷菜等,更多的還是為了游客的安全。
別說,李梁那一百多人這段時間在村里轉悠的頻率都高了。
不過主要還是實驗室那邊。
而那邊是禁止游客去的。
可依舊攔了一波又一波。
有些是游客,有些恐怕就未必了。
“你那實驗室我去看了,怎么有些看不懂啊!”李秀蓉開口說道,“跟電視里的那些實驗室完全不一樣啊!”
許岳這段時間在窯灣村忙碌,還真沒怎么呆實驗室。
不過,那實驗室的陣法,許岳卻已經布上了。
而且實驗室已經在運行了。
張若汐坐鎮!
而且她喜歡呆在實驗室了。
因為在實驗室運轉呼吸法,比之在地里勞動都來得快。
“電視里的是科學實驗室,我那兒是農家實驗室。”許岳說道,“不一樣不是很正常么?”
“是么?”李秀蓉說道,“今兒還有人問我實驗室如何呢?”
“哦?”
許岳眉頭一皺,看向李秀蓉。
“我沒搭理他。”李秀蓉說道,“不管里面怎么怪異,那是能說的么?”
似乎也沒什么可說的。
估摸著說了也沒人相信。
“媽,聰明!”
許岳笑著說道,不過這事兒到也引起了他的警覺。
可他也知道這事兒顯然是避免不了的。
“那茶葉定價了么?”張若汐開口問道,“今年能產多少?”
“農場這邊出價一萬和五千一斤!”許岳說道,“至于農貿公司那邊賣多少,我就不知道了。至于產量,幾萬斤吧!”
許岳茶山的產量其實很不錯,又有那么寬。
至于為何是兩個價?
價高的那是許岳最先栽種的。
價低的,則是后面包下全村山頭之后,栽種的。
因為時間關系,品質有些差距。
即便如此,那些茶葉給許岳帶來的利潤肯定上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