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早朝之上。
嬴政拿著扶蘇的奏疏宣布了大秦要改制的事情。
除了少數幾個知曉內情的臣子以外,大家都有些錯愕。
改制可是整個國家最為重要的一項改革。
國家的制度就是國家的命脈!
若是制度合理,哪怕統治上出現問題,國祚也能長久。
但若是制度不合理,就算是秦皇漢武這樣的絕代天驕也沒法讓國運超越原本就不高的上限。
而且改制這種事情,很容易引發社會動蕩。
現在的制度也只有兩種,一種是分封制,另一種就是郡縣制。
這二種制度便是必選其一的。
大家一聽到奏疏是扶蘇上的,就覺得他又是要倡導嬴政將大秦改回分封制了。
但是他們心里其實也直犯嘀咕。
他們尋思是不是嬴政老了,開始昏庸無道了。
不然怎么之前從未接受過的提議,現在卻忽然搬上朝堂讓他們商量了?
不過嘀咕歸嘀咕。
該表態還是得表態。
很快有臣子連奏疏都不愿去看,便梗著脖子站出反對:
“陛下不可啊!公子扶蘇一直想要仿古,但絕不適合我大秦國情,一旦改制,大秦危矣!”
“不錯,郡縣制乃大秦立國之本,若拘泥古人分封,這天下必將大亂!”
“若是陛下強行改制,我寧肯一頭撞死在這柱子上,以表微臣之志!”
......
眾人義憤填膺。
朝堂上沒有了扶蘇和淳于越兩個食古不化的儒家老頑固之后,輿論風向就是一邊倒。
而嬴政也早就猜到了他們會如此反應。
“莫非你們都覺得朕年老了,腦子昏了?連朕要做什么都不知道,就敢站出來反對了?”
“還是說,你們壓根不在乎,只是想要反抗朕?”
嬴政厲聲呵斥一句。
嚇得朝臣們馬上跪伏在地。
李斯冷冷瞥了朝臣們一眼,從趙高手中接過奏疏,隨手遞給了馮去疾。
“諸位不妨先看看這份奏疏的內容,再行決議。”
嬴政看著李斯的表現,輕輕點了點頭。
他之前就是在敲打這些朝臣。
而李斯則是看敲打的效果差不多了后,給他唱個白臉。
這樣既起到敲打的作用,又不撕破臉皮。
所以李斯這話看起來是蔑視那些朝臣,但實際上倒是給他們解了個圍。
正所謂不知者不罪。
李斯的意思是,他們還沒看到奏疏內容,剛才說的話、做的決議就權當是沒做過。
大家都把這事揭過去。
等看完這份奏疏,若是還要決議反對的話,那就自求多福。
而這一小會兒功夫,馮去疾已經瞪大了雙眼,將手中奏疏遞給了身后的人。
但他的腦海中卻是不斷浮現著奏疏當中所規劃的藍圖。
這何止是一次改制?
這簡直就是一次開天辟地的壯舉!
將兩種制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合成一個新的制度!
這是他這個大秦丞相都沒有想到的法子。
在他看來,這項制度絕對是能讓大秦再上一層臺階的完美決策。
他不敢相信。
這真是扶蘇那個二世祖能想出來的計策和制度!
他現在對扶蘇的態度已經從看不上眼變成了無比的敬服!
僅僅是在獄中待了不到一個月,扶蘇就能接二連三給大秦帶來如此多的改革措施。
從百姓到官吏。
從地方到中央!
幾乎每一項計策都是完美的計策。
甚至每一項計策都要比前一個計策更加有用、也更加完美!
而這一項新的計策,更是能直接改變整個大秦的政治形態,讓大秦煥發新生。
就算是老子騎牛悟道也沒有這么快的吧?
詔獄要是有這般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讓他去詔獄呆兩天他也愿意啊!
在馮去疾腦海中胡思亂想的時候,這份奏疏已經傳遍了整個大殿。
回到了趙高手中。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他們覺得自己理應懷疑這份奏疏的來源并不是那個廢物公子。
但在扶蘇這一周的奇跡頻出之后,他們下意識覺得,這奏疏是扶蘇寫的也是應所應當的。
甚至他們覺得。
除了扶蘇以外,這天下應該也沒有人能再寫出這樣的奏疏了。
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僅僅只是過了不到一周。
公子扶蘇這四個字的地位在他們的心中已經飆升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
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十七位公子。
甚至直逼嬴政!
馮去疾最先反應過來,跪地道:
“公子扶蘇此策對我大秦有利無弊,微臣支持陛下改制!”
“臣附議!如此改制,定能讓我大秦千秋萬代,國運綿延啊!”
“臣附議!”
“俺也一樣!”
......
朝臣們迅速變臉。
他們剛剛拒絕改制的時候有多利索,現在同意改制的時候就有多后悔!
這樣的制度,是他們終其一生都想不出來的完美制度!
這可不是什么沿襲周禮的分封制。
而是一個嶄新的制度!
這個改革從上而下,對百姓和對官員的利益都是有利的,是功在千秋的。
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既然諸位愛卿都支持改革,那便事不宜遲。”
嬴政很滿意。
雖然這個測試不能測試出他的臣子是不是都忠心耿耿。
但至少能看得出他的臣子們并沒有無藥可治的蠢貨!
他環顧一周,看向馮去疾的父親,本朝的御史大夫馮劫:
“馮劫,你為御史大夫,此后負責監察百官、下轄地方,朕許你發展從屬,有便宜行事之權。”
“喏!”
馮劫跪地領命,心中大喜。
雖然他的官職已經做到頭了,但是權力可沒到頭。
在之前,他僅僅只能負責監察百官。
而即使是抓到了某人的小辮子,也只能乖乖上疏,給嬴政打小報告,自己則是毫無行事的權力。
而且作為監察官,他需要脫離也不能和別的官員乃至皇子走得太近。
一旦逾矩,輕則告老還鄉,重則全家不保!
不能發展關系網,不能八面玲瓏手眼通天,這對于一個情報機關而言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他一方面要防止自己逾矩,惹怒嬴政,一方面還要完成自己的業績。
以免有瀆職之嫌。
因此他在朝中如履薄冰,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存在感。
曾經的他,說到底就是嬴政用于監察百官的一只眼睛。
還是被嬴政的別的眼睛盯著的眼睛!
但現在,嬴政放寬了他的一些管理從屬的權限。
也就是說,他從此可以發展關系網,讓自己的密探遍布每一處角落,及時知曉任何一個官員的舉動。
這無疑讓他的工作簡單了無數倍!
而嬴政都看在眼里,卻也不多說什么。
他之前不給馮劫這個權限,其實就是因為怕權力分散,會給自己和大秦帶來威脅。
但在被姜承奕的一句“廢物皇帝就別改制了”刺激過后,他便清楚了自己以前的想法其實是極其可笑的。
所以打定主意,要徹頭徹尾進行改革!
他轉頭看向衛尉董翳:
“董翳,你便率兵出京,拱衛京師,平定流寇叛亂,與蒙恬守望相助。”
“喏。”
董翳領旨。
“將閭,你帶人興修船隊,帶糧種、兵馬東尋徐福。一旦遇到,將其就地誅殺!那片地便是你的封國!”
公子將閭眼睛一亮。
“喏!”
他也沒想到,自己這個不爭王位的人,居然還能在大秦有外出封王的機會!
感謝大哥扶蘇送來的封國!
“高,你便帶兵前往南方的流沙一處,連通交通、教化蠻夷,那片地便是你的封國!”
公子高口中稱喏。
他同樣躍躍欲試,心中對于扶蘇的感情也更深厚了些。
嬴政又點了幾個人。
比如興修水利的鄭渠等人,但就都是一些民生和基礎建設之事了,便略過不表。
交代完所有問題過后,嬴政便又說道:
“今日起,大秦的官員考校制度也會有所改變,例法也會有所改變。”
“犯法者,無論貴賤,皆以律法處置!”
“喏!”
眾人齊聲。
......
李斯覺得這個場面很是有趣。
大秦的第一次大刀闊斧的社會改革的操刀人,被五馬分尸了。
而大秦即將進行的第二次的政治改革的提出人,也是一個即將要被五馬分尸的人。
或許大秦和五馬有些淵源。
不過此時此刻,卻和彼時彼刻并不太相同。
相比之下,商鞅的改革是被很多人強力反對的,因為不完美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而這位姜承奕不但指出了商鞅改革之后的社會的弊端。
而且他的策略是受到滿朝文武的一致通過的。
也就是說姜承奕的思維,甚至比商鞅的思路還要完備得多。
可商君只有一個。
而大秦已經有他李斯,還需要再有一個姜承奕嗎......
“李斯?你在想事情?”
一道雄渾的嗓音打斷了他的思考。
他抬頭環顧四周,才猛然驚覺。
大秦的朝堂上,滿朝文武已經走空了。
他趕忙跪在地上解釋:
“微臣剛剛的確在想一些事情,想得有些入迷了,還請陛下恕罪。”
“哦?那你說說,你在想些什么?”
嬴政挑了挑眉。
“微臣有些問題想要當面問問姜承奕。”
李斯干脆道。
有些事情,他還是要當面問問才能安心。
“這倒是沒問題,但你以一個什么樣的身份去見他才不會暴露呢?”
嬴政不解。
“陛下不必擔心。”
“微臣早就給自己找好身份了!”
李斯抬起頭。
目光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