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眾人腦袋搖的撥浪鼓似的。
大胡子嘿嘿笑道:“東家四十啷當還是光棍,早該找婆娘了,月英,還是你眼光好啊,要不是你下手快,我都想把我外甥女介紹給東家了!”
“東家,我婆娘家有個侄女,雖然是寡婦,但是帶兒子的勒,只要你開金口,我就讓她過來!“
“滾犢子,老子干嘛給別人養(yǎng)兒子,我自己不會生嗎?”趙正笑罵了一句。
周圍人都是一臉壞笑,儼然不相信趙正的話。
可吳月英知道,趙正一定能生兒子。
不過,眾人插科打諢,她心里還真不緊張了,被趙正溫暖的大手牽著,她也處之泰然!
這一刻,她只有一個目標:給趙叔生兒子!
不過到村口時,她還是收回了自己的手,因為她暫時還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招娣她們。
特別是小娥,要是她知道自己跟趙叔好上了,會咋想自己?
所以她求趙正,先不要告訴小娥她們,讓她慢慢向小娥透漏,也好讓她們有個接受過程。
趙正覺得麻煩,快刀斬亂麻多好,但架不住吳月英各種央求,也就由她了。
回到家后,招娣和小娥急忙出來迎接,見到趙正兩人就邀功般的匯報情況,“公爹,村子里的雪全都鏟干凈了,連村口的雪都鏟了呢!”
“村子里上了七十歲的老人都統(tǒng)計好了,有三十五個,糧食都準備好了。”
“干的不錯。”趙正揉了揉兩女的腦袋,旋即對鐵牛道:“把這些糧食搬進去。”
“乖乖,這么多大米,哪來的呀?”鐵牛看著雪橇上白花花的大米,都看傻了。
“錢老爺給的,快搬進去。”趙正說道。
鐵牛一看到這些大米,也是羨慕不已,急忙張羅人過來搬運,“二狗,過來搬大米!”
嚴大力也急忙跑了過去,看著哈喇子都快掉下來的馬大柱,他沉聲道:“你他娘的可別手腳不干凈,要不然把你手給剁了!”
馬大柱還真有這個念頭,不過聽到這話,就想到有這么多人盯著呢,沒有下手的機會。
一旦被抓住,怕是又免不了一頓毒打。
他身上的傷還沒好利索呢。
“知道了!”馬大柱不耐煩的回了句,旋即過去扛麻袋,結(jié)果剛上肩,他腳桿一軟麻袋就掉在了地上。
“馬大柱,你他娘的咋回事?”鐵牛火冒三丈,“嚴大力,你的人連袋米都扛不動嗎?”
“馬大柱,你是軟殼蝲蛄嗎,這么點事都辦不好!”嚴大力上去就是一腳揣在了馬大柱的屁股上,“廢物,還不快把米袋扛起來,弄臟了米,有你好果子吃!”
馬大柱也不知道自己咋了,這幾天一直沒啥力氣,嗜睡,以前看到鄭春梅,就跟吃了狗籃子似的,眼珠子都冒光。
現(xiàn)在不行了,一點勁都沒有,甚至想那事居然有些惡心。
“可能是今天掃雪太累了。”馬大柱也是急忙將麻袋抱起來。
嚴大力黑著臉,“你明天的口糧減半!”
馬大柱雖然憤怒,卻不敢反駁,誰讓他做錯事了?
只是在心里對嚴大力的恨意更深了。
這都是小插曲,趙正也不在意,而是帶著三女去給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發(fā)過年禮物了。
“麻家嬸子,這是我給你的新年禮物,東西不貴重,希望你長命百歲!”
“馮家大娘,這是您的......”
后山窯洞內(nèi),拿到新年禮物的老人們,都是感動不已。
“三兒啊,麻癩子有你這樣的朋友,是他的福氣啊!”麻家嬸子紅著眼睛拉著趙正的手道:“謝謝你這么照顧我一家子!”
一邊說著,一邊讓自己的孫子孫女給趙正磕頭。
其他老頭老太也一樣,都是不住的感謝,磕頭的大有人在。
趙正現(xiàn)在是東家了,他們就沒見過東家給包身工,給佃戶發(fā)過年禮物的。
聽都沒聽過。
趙正幾個人都攙不過來了。
最后沒辦法, 只能任由他們感謝。
站在人群中間,趙正說道:“叔伯嬸娘,兄弟姐妹們,馬上就是新年了,我趙正沒什么大能耐,也不能讓你們發(fā)財,雖然能讓你們吃上一口熱乎飯,也能讓你們有一個安身的地方,但我還是覺得慚愧啊!”
“三兒啊,你可千萬別這么說,要不是你,我們一家子早就凍死了!”
“是啊,東家,你是我們大家伙的恩人,這后山窯洞里,誰不感激你啊!”
“誰敢說你不好,老太婆第一個把他嘴給撕了!”
招娣和小娥站在公爹身后,覺得無比驕傲。
吳月英也同樣如此,這一刻她真覺得自己好命,居然能伺候這樣一個英雄好漢。
等到眾人聲音停歇,趙正說道:“今年暫時先這樣,等過了年,咱們就著手修建房屋,肯定不能讓你們繼續(xù)擠在窯洞里。”
“家被雪壓塌的,我肯定會幫他重建新家,吃不上糧食的,我也不會讓他餓死,沒有錢的,我也會找個賺錢的生意,只要你們跟著我走,明年一定比今年過得好!”
牛大雷適時喊道:“跟著東家走,一天比一天有!”
眾人也齊齊喊道:“跟著東家走,一天比一天有!”
眾人連喊了好幾聲,這一刻他們似乎多了一些東西。
那東西名為:希望!
收買了一波人心哦,趙正又讓人把帶來的糧食全都煮了,讓大家伙吃上了一頓濃粥,而且是管飽的那種。
這下可把眾人激動壞了,對趙正的認同更高了。
周家老太也在人群里,看著眾星捧月般的趙正,也是瞇瞇笑。
天漸黑。
氣溫驟降。
趙正也讓人搬了石炭上來。
村子里老一輩的人就坐在棚子里說著以前的故事,老少爺們聽得可認真了。
趙正聽了一會兒就回去了。
看著屋子里的米,招娣發(fā)愁了,“公爹,地窖都滿了,這米放外面容易招老鼠的!”
趙正一想也是,旋即道:“那就放廚房那個地窖里去。”
那個地窖是趙正挖出來藏人的,大關(guān)山的山匪沒了,短時間也用不上了,放米正好。
將五百斤大米放到地窖里,趙正說:“今天是臘月二十九,咱們來蒸饅頭,包餑餑(包子),月英,你們幾個搟面皮,我弄餡料。”
“那我呢?”
“干娘,您在一旁歇著就成!”
“干爺,那我們呢?”
“你們啊,跟著我學(xué)搟面!”招娣笑著說道。
一家子其樂融融,好不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