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客氣地說,這位將軍此番的言語,幾乎是將整個漢軍推上了絕望的懸崖。
隨即,帳內(nèi)的空氣凝固得如同鐵板,每一次呼吸都帶著血腥和塵土的味道,沉重得令人窒息。
一眾的將領(lǐng)們目光閃爍,或死死盯著腳下,或茫然望向那即將傾覆的孤城標(biāo)記,似乎都在想著些什么。
如果說剛剛私下里的議論,讓眾將想到了突圍的選項。
那么隨著現(xiàn)狀被剖析,這個選項無疑在眾將的心頭有了更重的份量。
很簡單的道理,固守待援的危險實在太大了。
只是,這個突圍的決定,卻也不是那么好下的。
畢竟,固守待援還有翻盤的希望,一旦突圍,這場敗仗可就徹底坐實了。哪怕之后再打回來,也彌補不了此次的失敗。
這于在座的眾將而言,無異于宣判了他們仕途的終結(jié)。
因此,不甘心是肯定的。
可眾人也都清楚,與性命相比,這區(qū)區(qū)仕途著實算不得什么。
當(dāng)即,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儁的身上。
唯有身為主將的他,能夠決定去或留。
時間在死寂中緩慢流淌,唯有燭淚滾落、堆積、冷卻的聲音,清晰可聞。
他們在等待著,等待著朱儁的最終決斷。如同等待最終的審判。
是固守?還是突圍?
這個決定,將決定長社城內(nèi)數(shù)萬軍民,包括他們自己的生死!
可是,這樣的命令,朱儁又豈敢輕易做出決斷。
微微松開握緊的拳頭,朱儁隨即也是開口道:“諸位,情況便是如此之情況,長社城可謂是危如累卵!更兼賊眾我寡,何去何從,還請諸君共議!”
此話一出,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瞬間引爆了帳內(nèi)壓抑已久的絕望與躁動!
“將軍!”一位面容方正、甲胄染塵的年輕將領(lǐng)猛地踏前一步,便是迫不及待地答道:“賊勢已呈,不可力敵!為今之計,唯有固守!長社城雖殘破,但墻基尚在,民心未散!我等據(jù)城死守,拖住波才主力,以待朝廷援軍!當(dāng)可反敗為勝也。”
到底是年輕的將領(lǐng),相較于突圍茍活,他們更愿意在長社城賭一把——用自己的性命,賭一次反敗為勝的契機。
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膽魄的。
“固守?周將軍說得輕巧!”這位年輕的周將軍話音剛落,另一側(cè),一位身形精悍、面頰帶傷的中年都尉便是立刻起身厲聲反駁起來。
卻見其眼中血絲密布,聲音中更是充滿了焦躁,“等朝廷援軍?四地黃巾荼毒,朝廷應(yīng)接不暇,哪里還有援軍可派?
即便有,等援軍到來,我們恐也早成了城外十余萬黃巾的刀下之鬼了!
就如此殘破之城池,面對黃巾十余萬大軍猛攻,以我新敗之師,能堅持幾日?”
說著,這位都尉也是看向了其他的將軍們,繼續(xù)逼問道:“一個月?還是二十日,亦或是半個月?”
面對這都尉的逼問,眾將卻全都閉口不答。
見狀,都尉隨即也是面對這朱儁,隨即一揖到底,道:“依末將所見,恐怕連守住十日之期,都困難重重?!?/p>
“十日”的言語一出,除了寥寥的幾名年輕將領(lǐng)竭力反對之外,帳內(nèi)卻并不見更多的質(zhì)疑之聲。
顯然,大多數(shù)的將領(lǐng),也都同意這位都尉的判斷。
眼見著自己“固守”的方案得不到認可,那年輕的周將軍也是開口道:“若不固守,趙都尉又有何妙計可令大軍脫困焉?”
趙都尉他等的就是這番問話,當(dāng)即便是答道:“依末將所見,我軍當(dāng)趁賊人連營未穩(wěn)之際,集中所有精銳騎兵向西北方向突圍!拼死殺出一條血路,尚有一線生機!留在這里,只有死路一條!”
“突圍?趙都尉你瘋了!”聽到突圍的提議,李校尉當(dāng)即也是怒斥道:“城外數(shù)十萬賊寇,層層疊疊!我們這點人馬沖出去,如同羊入虎口!就算僥幸沖出去,失了長社堅城屏障,我軍騎兵又缺,在野外被賊騎追殺,能跑多遠?這是自尋死路!而且,棄城而逃之罪,朝廷怪罪下來,你我擔(dān)當(dāng)?shù)闷饐幔浚 ?/p>
“留在這里難道就不是死?朝廷問罪?命都沒了,還問什么罪!”聞言的趙都尉毫不退讓,聲音因激動而嘶啞,“且不說有無援軍,就算援軍來了,他能立刻解圍?終究我們還是只能靠自己,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力一擊!”
“你這是動搖軍心!”
“你這是懦夫之見!”
帳內(nèi)頓時亂作一團。固守派與突圍派壁壘分明,將領(lǐng)們或激動陳詞,或厲聲駁斥,或面紅耳赤地爭論。
一時間,唾沫橫飛,聲音在壓抑的空間里激烈回蕩,撞擊著每個人的耳膜。
每一句“固守”都帶著孤注一擲的悲壯,每一句“突圍”都透著絕境求生的瘋狂。
恐懼、焦慮、憤怒、絕望……種種情緒如同被點燃的干柴,在朱儁拋出的問題下熊熊燃燒。
應(yīng)該說,兩方人馬的想法都不能說錯。
突圍者,雖然有求生的底色,但也是出于保存有生力量的想法。
畢竟,大漢能野戰(zhàn)的部隊,除了如今長社的這一支,也就是皇甫將軍手中的那一支了。
若是朱儁所部真的被黃巾吞并在長社城,其對大漢王朝的打擊將是致命的,而皇甫將軍的兵馬,也極有可能獨木難支。
同樣,想要固守的將領(lǐng)們,固然有著戴罪立功、反敗為勝的想法,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也是在用自己的性命作為賭注。
而且,固守也是現(xiàn)下唯一可能成功的辦法。
而聽著帳內(nèi)一眾將領(lǐng)們的爭吵,主位之上的朱儁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沒辦法,這個決定實在太過重要,哪怕是往小了說,也將決定著城內(nèi)近兩萬將士的性命,而若是往大了說,更可能影響整個剿滅黃巾的大局。
哪怕朱儁成名已久,也不得不慎之又慎。
倒是坐在角落里的陳默,此刻的腦袋倒是比任何人都清楚。
無他,作為穿越者,陳默當(dāng)然知道朱儁最后的決定,也更清楚長社之戰(zhàn)的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