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聰慧,魏長安絕不在魏長風之下,再加上她自小接受的也是皇子的教育,所以才能干脆利落的決定掀翻了哥哥,自己上位。
大魏丟失的土地和臉面都找了回來,更是奠定了她至高無上的帝王威嚴。因為看過魏長風耽于情愛而延誤國事,她對情愛自然避而遠之,繼承人的問題也不必擔心,皇室人口再少,也還是有幾個宗室的,不愁找不到人選,反正這天下還是姓魏。
魏長安一心都在國事上面,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敵國,她是一點也不敢松懈,而且帝王的野心讓她也對趙國垂涎不已,如果能兼并趙國,大魏就能更上一層樓,日后也有臉面見先祖。魏長安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著。
可是還沒等她完成野心,天災突然降臨。
最初只是南方發了洪水,百姓流離失所,歷數前朝,天災就沒有斷過,魏長安也只以為這是一場普通的天災,按例賑災救命。
這邊剛結束,那邊北方又大旱,千里赤地,河流干枯,草木枯萎。
每天都有無數人渴死餓死,整個朝堂陷入了忙碌,還有數十萬百姓等著救濟。如果是昏君,大可以不管不顧,自己享樂。可魏長安不是,她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利,也自會承擔起帝王的責任。
隨天災一起的,還有各地流寇作亂,活不下去的人選擇了落地為寇,魏長安不怪他們,卻也容不得他們,這天下不能亂。平亂賑災,整個朝堂陷入了忙碌。
一年兩年三年,災難始終沒有結束,大魏的底蘊也被耗盡,四處陷入了混亂,世界變成了人吃人的世界。魏長安嘔心瀝血也抵抗不了天災,油盡燈枯死去,隨著大魏最后一任帝王死去,大魏隨之滅亡。
沉煙來時,正是天災的第一年。
“即便是本座,也救不了所有人,只能把損失減到最少。”大魔王嘆氣。
“魏長安最心痛的是這個世界最后變成了人吃人的世界,能避免這一點就行了。”輪回珠對這種情況也是麻爪了。
翌日朝會上,果然有人稟告了南方洪水之事,沉煙便按例賑災,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自古貪官污吏不絕,天災之下即便是小小的貪官,也能害死無數人。沉煙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貪,只能給他們下了符咒,最大程度的保證能救更多的人。
從魏長安的記憶中,未來幾年天災不斷,而天災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糧食。
沉煙翻遍了記錄,以目前的發展,糧食畝產也就三百斤左右,大魏的庫存也就只能支撐兩年。
這個世界是有紅薯和玉米的,只是沒有經過培養進化的紅薯和玉米,產量根本沒有后世那么高,也就一千斤左右,口感也不好,又不能交稅,百姓一般只會隨便種一點夠自己吃的就行。
未來幾年都會缺衣少糧,如今最重要的就是發展農業了。
御書房內,朝廷重臣都在。
沉煙憂心忡忡,大臣以為她是在擔心南方大水。
“陛下,此去賑災的欽差朱大人最是剛正不阿,陛下無需太過擔心。”
“朕不是擔心這個,今日讓你們來,是有一件事要宣布,從今日起,紅薯玉米等糧食,納入稅收。”
“陛下,萬萬不可啊。”
“紅薯玉米低賤高產,如果納入稅收,不出兩年,國庫里恐怕就會堆滿了它們,再無其它,社稷必然會陷入動蕩!”眾人紛紛反對,這個政策實在是垃圾。
戶部侍郎也站了出來,“陛下有所不知,玉米還好一點,紅薯卻是儲藏不易,就算是保存得當,也不過能存半年,半年后會腐爛,不能食用。”
國家儲存糧食首選的是能保存的時間長,不然一放就壞,需要的時候根本沒法用,一旦發生天災,拿什么賑災。
“臣等知道陛下愛民之心,只是災區減稅便罷了,紅薯玉米納入稅收,是萬萬不可啊!”
大臣們以為皇帝不知道這些小事,只是為了給百姓減輕負擔才出此下策。雖然有點智障,但是心是好的。
哎,江山社稷果然離不開他們這些忠臣良將啊。
“你們說的朕都知道。”她又不傻。
“只是朕別無選擇了,國家危難之際已到。”沉煙嚴肅的開口,眾人卻覺得她小題大做。
“陛下何出此言?歷朝歷代都有天災,陛下無需太過擔心,以我大魏的底蘊,此等天災,著實算不上什么難事。”丞相信誓旦旦道。
“如果一次天災也就罷了,可如果是天災不斷呢?”
“.......”,有這么詛咒自己國家的嗎,眾人無語。
沉煙知道他們不信,如果沒有魏長安的記憶她也想不到,這個狗屁世界怎么那么多事。
“古有大賢者,能知前事曉后事,你們該聽過。”
大臣們靜靜看著她,這是要給自己添加光輝?沒必要啊,當今皇帝的功績足以載入史冊了。大臣們對她都是贊賞的,手段強硬又不失仁慈。
“大魏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災難,先祖不忍大魏日后如此凄慘,托夢給朕,告知了后事。”
這種事情口說無憑,他們也不會相信,大概會因為皇帝魔怔了。沉煙便把他們拉入了幻境,里面是魏長安的記憶。
到處是殘垣斷壁,尸骨皚皚,偶爾有活著的人也是目光麻木,行尸走肉。
一會是赤地千里,漫天黃土不見綠色,轉眼又是漫天大水淹沒良田沖進城鎮,房屋倒坍,浮尸遍野。
慘絕人寰的景象隨處可見,亂世之中易子而食也成了常事,不分貴族平民,各個都是掙扎求生。
幻境消失之后,眾人回過神來,皆是一臉恐懼,不敢置信。
“陛下,這?”丞相小心翼翼的開口。
“沒錯,這就是未來幾年的大魏。”
沉煙一臉沉重,救人比殺人難多了,這次真是遇到麻煩了。
眾人恍恍惚惚,這也太踏馬離譜了,天災自古有之,可這么頻繁不停的天災,是要滅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