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終于明白了。
他眼前的這個男人,根本就不是一個皇帝。
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一個妄圖將整個舊世界都打碎重建的毀滅者。
他不是在治理國家,他是在發動一場戰爭。
一場針對所有舊勢力的,你死我活的戰爭。
而他李林甫,以及殿中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已經被這個瘋子,綁上了他的戰車。
前面,是萬丈深淵。
后面,是屠刀加頸。
無路可逃。
李璘看著殿下那一張張慘無人色的臉,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恐懼,是最好的韁繩。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風塵仆仆的傳令兵,手持著一面紅色的小旗,沖入殿中,單膝跪地。
“啟稟陛下!八百里加急!”
“范陽節度使,安祿山,遣使來朝!”
“呈上來。”
他開口了,聲音平靜得可怕。
就在這時,那個瘋癲的老人,李隆基,突然發出了一陣神經質的狂笑。
“哈哈……哈哈哈哈!”
他指著龍椅的方向,又指著地上那顆人頭,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殺得好!殺得好啊!”
“逆賊!瘋子!你把他們都殺光了,我看誰還幫你!”
“你的死期到了!祿山的大軍,馬上就到長安了!他會把你千刀萬剮!哈哈哈哈!”
他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整個人陷入一種癲狂的亢奮之中。
在他看來,李璘自掘墳墓,徹底斷絕了與士大夫階層合作的可能,這無疑是天大的好事。
李璘的目光,終于落到了他的身上。
那目光里,沒有憤怒,沒有殺意,只有一種冰冷的憐憫。
他沒有理會李隆基的叫囂,而是轉身,對身后的侍衛統領陳玄禮說道:“傳朕旨意。”
“太上皇,年老體衰,神智不清,言行無狀,有失國體。”
“著,遷其居于興慶宮南苑,無朕旨意,不得踏出半步。”
“另,命太醫日夜看護,務必……保其長命百歲。”
最后四個字,李璘說得極慢,極重。
所有人都聽懂了。
這不是看護,這是囚禁。
讓他活著,讓他親眼看著自己曾經的帝國,如何在自己最痛恨的兒子手中,變得面目全非。
讓他親眼看著,他寄予厚望的安祿山,是如何背叛他,向新皇搖尾乞憐。
這比殺了他,還要殘忍一萬倍。
“不!我不去!”
李隆基終于意識到了不對,他驚恐地尖叫起來,“你不能這樣對我!我是天子!我是太上皇!”
“祿山!安祿山!救我!救我啊——!”
陳玄禮的手臂如同鐵鉗,死死箍住了掙扎的李隆基。
這位忠心耿耿的禁軍統領,此刻臉上沒有半分表情。
李隆基的嘶吼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尖利而絕望。
“祿山!我的祿山兒!他會來救朕的!他一定會來的!”
他的聲音里充滿了癲狂的篤信。
他堅信,那個他一手提拔、視如己出的胡人義子,是他最后的希望,是他翻盤的唯一底牌。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一個個低垂著頭,連呼吸都小心翼翼。
他們瑟縮在殿中,不敢看龍椅上那個冷漠的新君,更不敢看階下那個瘋癲的舊主。
“哈哈哈哈……”
李隆基指著那個風塵仆仆的傳令兵,聲音嘶啞地叫喊,“你看到了嗎!看到了嗎!這是范陽的兵!是朕的祿山兒派來的!他一定是聽到了逆賊篡位的消息,特地派兵來勤王的!”
他越說越亢奮,似乎已經看到了安祿山的大軍踏破長安城,將李璘碎尸萬段的場景。
他眼中的光芒,是回光返照式的熾熱。
“李璘!你這個弒父篡位的逆賊!你的死期到了!朕要親眼看著你被千刀萬剮!朕要用你的頭顱,來祭奠大唐的列祖列宗!”
傳令兵跪在殿中,頭顱深埋,身體因長途奔襲和殿內的恐怖氣氛而微微顫抖。
李璘終于動了。
他沒有理會李隆基的叫囂,只是對著那傳令兵,淡淡地抬了抬手。
“念。”
傳令兵的身體猛地一顫,他從懷中掏出一卷用蠟封好的竹簡,雙手顫抖地高高舉過頭頂。
一名侍立在側的宦官立刻快步上前,接過竹簡,恭敬地呈到李璘面前。
李璘沒有接。
他的目光,越過那卷竹簡,饒有興致地落在了李隆基那張寫滿期待的臉上。
“打開,當著太上皇的面,大聲念給他聽。”
李璘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太極殿。
那宦官聞言,立刻躬身應是。
他小心翼翼地掰開蠟封,展開竹簡,清了清嗓子,尖細的嗓音在大殿里響起。
“范陽節度使,臣,安祿山,謹奏新君陛下……”
開頭的幾個字,就讓李隆基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臣?
他稱李璘為“陛下”?
不……
不對……
這不對!
一定是哪里搞錯了!
李隆基的瞳孔驟然收縮,他死死地盯著那個宣讀竹簡的宦官,嘴唇無聲地蠕動著。
“……竊聞永王殿下,順天應人,掃清寰宇,撥亂反正,正位九五,臣雖遠在邊陲,亦心向往之,恨不能親至闕下,為陛下執鞭墜鐙,以表拳拳之心……”
宦官的聲音還在繼續,那些華麗的、諂媚的辭藻,燙在李隆基的神經上。
他的呼吸變得粗重起來,胸口劇烈地起伏。
“不……不可能……”
他喃喃自語,聲音細若蚊蠅,“祿山……他不會的……他是在騙這個逆賊!對!他一定是在用緩兵之計!”
他拼命地為安祿山尋找著借口,為自己那搖搖欲墜的希望,搭建著最后的支撐。
然而,宦官接下來的話,卻將他所有的幻想,砸得粉碎。
“……臣,斗膽,謹列廢帝十大罪狀,以告天下,彰陛下神武,正視聽,安民心!”
“轟——!”
李隆基的腦子里有驚雷炸響,眼前瞬間一黑,身體晃了晃,要栽倒在地。
十大罪狀?
彈劾他?
他的祿山兒,要彈劾他?!
“第一罪!廢帝晚年昏聵,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致使朝綱敗壞,萬民離心!此為不君!”
宦官尖利的聲音,扎進李隆基的耳朵。
“第二罪!寵信奸佞楊國忠,使其竊據高位,權傾朝野,荼毒百姓,以致天怒人怨,社稷動搖!此為不智!”
“第三罪!重用胡將,輕慢漢臣,邊事廢弛,國門洞開,養虎為患,終釀大禍!此為不察!”
“第四罪……”
每一條罪狀,都抽在李隆基的臉上。
那些罪名,他曾經或許也隱約意識到過,但都被他自負地忽略了。
可如今,這些話居然從他最信任、最寵愛的義子口中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