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內,死一般的寂靜被一聲壓抑不住的粗重喘息打破。
那喘息聲來自龍椅之上的天子,李隆基。
他的胸膛劇烈起伏,明黃色的龍袍也隨之顫動。
那張曾經令四海臣服、萬國來朝的臉上,此刻布滿了因憤怒和恐懼而扭曲的紋路。
他的雙眼赤紅,像一頭被逼入絕境的蒼老雄獅,死死地瞪著下方那個靜立如淵的身影。
是他的兒子,永王李璘。
此刻的李璘,手持斬龍劍,威風凜凜,就那么安然地站在大殿中央。
御林軍已經退出大殿,身后是空蕩蕩的大殿,身前是滿朝驚恐的文武,以及高踞御座之上的父皇。
可他身上散發出的那股無形的壓力,卻比千軍萬馬的沖鋒陷陣還要令人窒息。
他只是站在那里,就將整座太極殿,整座皇城,都踩在了腳下。
殿內的空氣凝滯得如同水銀,沉重得壓得人喘不過氣。
文武百官們一個個噤若寒蟬,垂著頭,恨不得將自己縮進地縫里去。
他們能清晰地聽到天子那狂怒的心跳,也能感受到永王那冰冷的目光。
這兩股氣息,一熱一冷,一狂一靜,在空曠的大殿中猛烈地沖撞,激蕩。
終于,李隆基的怒火沖破了理智的堤壩,化作一聲雷霆般的咆哮。
“逆子!”
他的聲音因為極致的憤怒而變得嘶啞尖利,在殿宇的梁柱間來回沖撞,震得人耳膜生疼。
“你這個逆子!”
李隆基猛地從龍椅上站起,一手撐著御案,一手指著下方的李璘,手指因為用力而微微顫抖,“你不要以為,你那些烏合之眾圍了長安,朕就怕了你!”
他的聲音里帶著歇斯底里的瘋狂,那是最后的尊嚴被踐踏時,發出的困獸之吼。
李璘依舊沒有說話。
他甚至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李隆基的怒吼,不過是殿外吹過的一陣無聊的風。
他這種近乎于蔑視的平靜,比任何反駁和頂撞都更能刺痛李隆基那顆早已被權力和歲月腐蝕得脆弱不堪的心。
“你忘了!你忘了朕還有誰嗎!”
李隆基的臉色漲成了豬肝色,他向前探著身子,唾沫星子四濺,“朕還有哥舒翰!朕的大將哥舒翰!”
“哥舒翰”這三個字一出口,一道驚雷在死寂的大殿中炸響。
原本像鵪鶉一樣縮著脖子的文武百官,幾乎在同一時間,齊刷刷地抬起了頭。
他們的眼中,閃過驚愕,隨后,那絲驚愕迅速被一種名為“希望”的光芒所取代。
沒錯,哥舒翰!
大唐西陲的定海神針,那個名字能令吐蕃小兒止啼的男人!
李隆基看著下方群臣的反應,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他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聲音也拔高了八度,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底氣和驕傲。
“哥舒翰!朕的左衛大將軍!他手握十五萬隴右、河西的精銳之師,鎮守潼關天險!”
“他的兵馬,是百戰之師!是真正的虎狼之師!每一個士卒,都是從尸山血海里爬出來的百戰精銳!豈是你那些泥腿子組成的叛軍可以比擬的?”
李隆基越說越激動,他已經看到了哥舒翰率領大軍,踏破叛軍營壘,將李璘這個逆子生擒到自己面前的場景。
“他的帥旗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他麾下的王思禮、李光弼,哪一個不是能獨當一面的帥才?他本人更是勇冠三軍,威震天下!”
隨著李隆基的嘶吼,滿朝文武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了關于哥舒翰的種種傳說。
那是怎樣一個男人啊!
他出身胡族,卻憑著赫赫戰功,一步步登上了大唐軍方的權力巔峰。
是他,在石堡城下,面對吐蕃人堅固的要塞,不惜以數萬將士的性命為代價,硬生生用人命填出了一條血路,將大唐的龍旗插上了那座被譽為“天險”的城頭。
那一戰,尸積如山,血流成河,慘烈到連身經百戰的老兵都為之作嘔,但他哥舒翰,面不改色。
是他,在青海湖畔,與吐蕃大軍決戰。
他親率鐵騎,如一柄燒紅的利刃,撕開了敵軍厚重的陣線,直取中軍王帳。
據說那一戰,他渾身浴血,宛如魔神,手中的長槊挑飛了不知多少顆吐蕃貴族的頭顱。
是他,坐鎮河西,將吐蕃人死死地壓制在高原之上,十數年不敢東窺一步。
他的名字,就是大唐西疆最堅固的防線。
“哥舒翰……”
一個須發花白的老臣,忍不住喃喃出聲,渾濁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
“是啊,我們還有哥舒翰大將軍!”
另一個官員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
“潼關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要哥舒翰大將軍在,叛軍休想越雷池一步!”
“哥舒翰大將軍對陛下忠心耿耿,言聽計從!當年陛下讓他攻石堡城,他二話不說就領命而去。陛下只要一道圣旨,他必會率領大軍,回師勤王!”
原本死氣沉沉的朝堂,瞬間活了過來。
竊竊私語聲,是干柴遇到了火星,迅速蔓延開來。
楊國忠那張因為驚恐而慘白的胖臉,此刻也恢復了血色。
他用力地吞咽了一口唾沫,挺直了些許腰桿。
對啊!
怎么把哥舒翰給忘了!
那可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狠角色!
而且,那家伙向來看不起他們這些文臣,更看不起安祿山那樣的邊將,對于李璘這種驟然崛起的“叛逆”,想必更是恨之入骨。
只要哥舒翰的十五萬大軍一到,長安城外的那些叛軍,算個屁!
太子李亨的眼中也閃過復雜的光芒。
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李倓,又飛快地瞥向了殿中的李璘。
哥舒翰……
這確實是一張誰也無法忽視的王牌。
父皇雖然昏聵,但他在軍中的威望,尤其是對哥舒翰這種悍將的掌控力,卻是不容小覷的。
一直沉默如石雕的李林甫,眼皮微微動了一下。
他那雙藏在袖袍下的手,輕輕地捻了捻。
哥舒翰……
確實是個變數。
一個足以改變整個棋局的巨大變數。
他開始重新評估眼前的局勢,李璘的贏面,似乎……
并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么大。
群臣的議論聲越來越大,他們的臉上,恐懼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夾雜著慶幸和底氣的躁動。
他們看向李璘的目光,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充滿了純粹的畏懼,反而多了審視,……
幸災樂禍。
小子,你狂啊!
你再狂啊!
等哥舒翰的大軍到了,看你還怎么收場!
李隆基將這一切盡收眼底,他心中的底氣更足了。
他重新坐回龍椅,雖然姿勢依舊有些僵硬,但那份屬于帝王的威嚴,似乎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他居高臨下地俯視著李璘,聲音中充滿了殘忍的快意。
“逆子,你聽到了嗎?這就是朕的底氣!”
“朕告訴你!朕即便今日死在這太極殿上!哥舒翰也絕不會放過你!”
“他會率領十五萬大軍,將你的叛軍碾得粉碎!他會踏平你的永王府,將你和你所有的黨羽,碎尸萬段,挫骨揚灰!”
“你的下場,會比當年的李重俊還要凄慘百倍!朕要讓你遺臭萬年,永世不得翻身!”
李隆基的聲音在殿中回蕩,每一個字都充滿了惡毒的詛咒。
滿朝文武,在哥舒翰這個名字的加持下,也生出了無窮的勇氣。
他們挺起胸膛,怒視著李璘,已經看到了他兵敗身死,被千刀萬剮的凄慘模樣。
整個大殿的氣氛,在短短一瞬間,發生了驚人的逆轉。
然而,面對這滔天的聲浪,面對父皇惡毒的詛咒,面對滿朝文武那重新變得兇狠的目光。
李璘,終于有了反應。
他緩緩地,緩緩地抬起了頭。
嘴角,勾起了一抹若有若無的弧度。
那笑容里,沒有憤怒,沒有恐懼,只有淡淡的,在看一場滑稽戲的……
嘲弄。
哥舒翰嗎?
好嚇人啊!
此時,侍衛入宮!
“啟稟陛下!啟稟陛下,潼關捷報,哥舒翰,捷報!”
滿朝文武豁然轉身。
李隆基聽到捷報,哈哈大笑,豁然起身:“逆子,聽到了沒有,他說啟稟陛下,潼關捷報!朕的大將軍哥舒翰傳來捷報!”
“快快說來!哥舒翰給朕帶來了什么捷報!”
……
又水一張。
兄弟們,我承認水,也承認坑禮物。
但是真的量大,水多。
兄弟們,來湊一波發電吧,湊四個禮物,馬上加更!
工作生活已經很累了,來看小說,還不找點樂子,爽一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