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云冷靜下來后,問道:“你打算要多少弟子?”
李群見事情已經成了,掩不住興奮,“特工總部剛剛組建,正是用人之際。咱們過去的弟子越多,我在新政府和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也就越穩。"
他頓了頓,觀察著季云的神色,見老頭子沒有打斷的意思,便繼續說道:“第一批怎么也不能少于五百人,要幫里最能打的好手,槍法好的優先。"
季云聞言也點點頭,“這個好辦,幫里最不缺的就是敢打敢殺的弟兄。不過丑話說在前頭,這些弟子過去,你可要好好安排。"
李群立刻正色道:"您放心,弟子絕不會虧待自家兄弟。進了特工總部,餉銀一分不少,立功還有重賞。若是有人敢欺負咱們的人,我第一個不答應!"
季云盯著他看了幾秒,終于滿意地"嗯"了一聲,抬手招了招,一直站在門外的貼身弟子立刻快步走進來。
"去,把各堂口的當家都叫來,就說我有要事吩咐。"
海上,田中和平野發現扶桑丸號的燃油消耗記錄存在嚴重出入,顯然是船務人員做了手腳。
經過審訊,涉事船員堅稱只是私下倒賣了一些物資,與兇案無關。
可平野管不了這么多,為了向上級交差,他只能下令將所有可疑人員全部羈押。
對于船上的其他數百乘客,里面既有商人、僑民,也有軍人和官員,平野無法一一排查,只能維持戒嚴狀態。
隨著扶桑丸抵達東京港,立馬有大量的憲兵登船,開始協助排查。
然而,事發已經很長時間,若兇手真藏身于乘客之中,作案工具恐怕早已被拋入茫茫大海,難覓蹤跡。
憲兵對案件也束手無策,只能逐一登記乘客身份,并將所有可疑人員帶走審問。
林致遠隨人流走下舷梯,心中仍有一絲隱憂。他在滬市的身份經得起查驗,但在日本本土,若深究下去,恐怕是漏洞百出。
好在他當晚是和田中、平野一起飲酒,兩人從頭到尾都沒有懷疑過他。不過為了穩妥起見,他決定盡快完善在日的身份資料。
林致遠本想在東京市區租輛轎車代步,卻發現這時的日本本土施行戰時管制,私人轎車燃油需軍方批準,東京的租車公司基本都停業了。
無奈之下,他與周慕云只得改乘火車前往八王子縣。
在八王子站下車后,距離目的地川端村尚有十余公里路程。
林致遠在站前雇了輛馬車,車夫是本地人,熟悉路況,特意挑選平坦的大道行駛,一路上倒也不算顛簸。
馬車行進間,林致遠狀若隨意地與車夫攀談:"車夫,這幾年川端村的收成可還好?"
車夫甩了下鞭子,嘆了口氣:"先生是外地來的吧?這些年可不太平。關東大地震那年,咱們八王子雖說不在震中,可也塌了不少老房子。川端村那邊更慘,山體滑坡埋了半個村子。"
林致遠點點頭,順著話頭問道:"那后來重建得如何?聽說這幾年臺風也來得勤。"
"可不是嘛!現在村里年輕人要么去東京做工,要么應征入伍,留下的都是老弱婦孺,地都荒了不少。"
說著,車夫打量著兩人:"看二位這身打扮,怎么會去川端村?"
林致遠從容地笑了笑:"實不相瞞,家父早年是從川端村出去的,這次回來是想看看還有沒有親人。"
車夫聞言,神色緩和了些:"原來如此,不過現在村里不太平,駐在所新調來個年輕巡查,整天查這個問那個的。二位要是尋親,最好快去快回。"
馬車轉過一個山坳,遠處隱約可見幾處零星的屋舍。車夫揚鞭指了指:"那就是川端村了,您二位要在哪兒下車?"
林致遠與周慕云交換了個眼神:"就在村口的茶屋前停吧,我們想先打聽些消息。"
兩人從馬車上下來后,撲面而來的是一派凋敝景象。
周慕云眉頭緊蹙,壓低聲音道:"這未免也太......我原以為日本國內該是何等富足,怎會是這般光景?"
在他想來,日本對外連年征戰,掠奪了無數資源運回本土,其國民生活理應優渥富足才是。可眼前所見,卻與想象相去甚遠。
林致遠望著遠處破敗的村落,解釋道:"青壯年不是被征召入伍,就是被調往城市工廠支援軍工生產。這些村子里剩下的,只有婦孺老弱了。"
"政府為了保障戰爭物資供應,強制推行'糧食管理法'。農民辛苦一年種出的糧食,大半都要上繳。莫說溫飽,能活下來已屬不易,更何況這里還時常遭受自然災害。"
就在兩人走近茶寮門口,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警惕地打量著他們:"二位是......?"
林致遠微微欠身:"冒昧打擾了,請問村長可在?"
老人挺直佝僂的背脊:"老朽便是村長,不知二位有何貴干?"
"在下石川弘明。"林致遠恭敬道,"家父早年從川端村遷出,此次特來尋訪,看看是否還有親人在世。"
聽聞是石川家的后人,村長渾濁的眼睛微微一亮。
他仔細端詳著林致遠的面容,越看越覺得似曾相識。老人輕咳一聲:"你說姓石川,你父親叫什么?"
"家父石川拓海。"
老人皺眉思索良久,搖頭道:"我在村中生活七十多年,從未聽過這個名字。"
林致遠面露難色:"實不相瞞,家父早年'離籍'。自我記事起,他便以'石川拓海'自稱。至于原先的名字,他從未提起過。"
他頓了頓,繼續道:"我也是在家父醉酒時偶然聽他提起,他本是川端村人,因故離籍。每每追問詳情,他總是諱莫如深。"
說到此處,林致遠神色黯然:"前些日子家父病逝,臨終前,我看得出他對當年之事始終難以釋懷。為盡人子之孝,特來川端村看一看。"
他稍作停頓,語氣誠懇,"若村中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在下也愿略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