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作為王隊長之長子,自然在那個時代比我們具有優越感。我們四隊在一個班上的同學有四人,分別是王江、姚銘、姚菊、姚爽,就是,簡稱
“一王三姚”,論性別
“三男一女”。王江和姚菊是村干部兼隊干部之后,我和姚銘是隊干部之子,為了父親好做工作,都應該起帶頭作用,論成績我是第一,論年齡王江第一,論經濟姚菊第一,論職位姚銘第一。
我與姚菊不計較這些,只是一心撲在學業上,而王江卻不是這樣想的。
自從姚銘當上了干部后,做什么,說什么,王江總是看不順眼,聽不順耳,一有機會就冷嘲熱諷。
當然在老師面前,王江不敢怎么樣,只是背地里找機會給點顏色,讓姚銘難堪。
姚銘不是有口吃的毛病嗎?王江又算抓到機會了。五四青年節前夕,陶老師要求我們班上交一篇關于先進表彰材料。
姚銘把班干部召集到一起,開個小會,推薦出撰寫先進材料的人選。王銘意思是建議讓我來起草這個材料。
他說:我認為姚姚姚姚姚——,還沒等姚銘說完話,到底是姚什么,王江就打斷他的話說:姚姚姚,姚(搖)不動。
這下,大家一下就哈哈地笑起來了,把姚銘整得臉通紅,半天下不了臺。
這時,王江一點也不笑,然后嚴肅地說:你姚什么呀,你姚銘是負責人,得到先進是你的功勞,是你的榮譽,也是全班的榮譽,這個先進材料非你莫屬,搖什么,推什么,都不該,你自己就擔起這個寫作任務,你在當干部,這個都寫不好,還當什么書干部。
大家都不出聲,姚銘被迫答應了下來,我有點好笑,又不能笑出聲。我暗地里高興,又一次被王江給我松了個擔子,不然這個星期天還要加班呢。
之后,王江與姚銘的矛盾加深。后來在一起玩耍的機會都少了,幾乎為零。
姚銘看見王江存在的場合,盡量回避,生怕王江找機會諷刺他,讓他難受,難堪。
我看在同族的分上,有調和的想法,但后來看見姚銘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特別認為自己是負責人,誰能夠加入組織,就是自己的權力,個人說了算。
我有些意見,不敢當面頂撞。便漸漸地打消了調和的想法。我那個時候,雖然是小小年紀,就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人也怪,一遇到好事就得意忘形,絲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好像有一句難聽的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夠飛起來。看來姚銘當了一段時間的干部,感覺快飄起來了,也就是王江跟我說的,現在的姚銘好像忘記自己姓甚名誰了。
我沒有過多理會王江的話,為了緩和他們之間的矛盾,便說服王江:我們都是一個生產隊的,一起長大的,都是隊干部的后代,還是要團結,不要分裂。
這是我第一次對王江表明態度。他姚銘是有些飄,有些驕傲,做得過了火,我們要理解他,好不容易出人頭地,在學校掙得了地位,也是我們隊里的驕傲,其實學生干部,不也是為人民服務嘛。
王江沒有反對我,感覺他也在反思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