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承乾在宮中的書房內(nèi),來回踱步,神色焦慮。武才人的事情敗露,雖然暫時沒有牽扯到他,但他心中明白,這只是一個開始。他的野心如同被點燃的火苗,越燒越旺,可如今局勢卻越來越不受他的控制。
“殿下,武才人被押入冷宮,我們的計劃怕是要生變。”太子的親信謀士侯君集低聲說道。
李承乾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哼,武才人不過是個棋子,沒了她,我們還有其他辦法。如今父皇對我日漸不滿,對魏王李泰寵愛有加,若不早做打算,這太子之位遲早會落入他人之手。”
侯君集皺了皺眉頭,說道:“殿下,如今朝中大臣大多心系陛下,我們要想有所行動,必須得謹(jǐn)慎行事。”
李承乾冷笑一聲,說道:“謹(jǐn)慎?如今已經(jīng)沒有時間讓我們謹(jǐn)慎了。我聽說突厥那邊有一些部落對大唐心懷不滿,我們可以暗中與他們勾結(jié),一旦時機成熟,里應(yīng)外合,奪取皇位。”
侯君集心中一驚,他沒想到太子竟然有如此大膽的想法。“殿下,與突厥勾結(jié)可是大逆不道之事,一旦被陛下發(fā)現(xiàn),我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李承乾看著侯君集,說道:“侯將軍,你若害怕,現(xiàn)在退出還來得及。但我告訴你,這太子之位我勢在必得,誰也別想阻攔我。”
侯君集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咬了咬牙。“殿下,我既然已經(jīng)跟著您,就沒有回頭路了。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我們得找個可靠的人去與突厥聯(lián)系。”
就在太子李承乾密謀之時,李世民在朝堂上也察覺到了一些異樣。最近朝堂上的氣氛有些壓抑,大臣們似乎都有所保留,不敢直言。
“諸位愛卿,有何事盡管直言,莫要藏著掖著。”李世民說道。
這時,諫議大夫褚遂良站了出來。“陛下,臣聽聞最近朝中有些大臣與太子走得很近,而且行為舉止頗為可疑。”
李世民心中一緊,他沒想到會聽到這樣的消息。“褚愛卿,你可查清楚了?莫要冤枉了好人。”
褚遂良說道:“陛下,臣已暗中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太子的謀士侯君集最近頻繁與一些神秘人來往,而且這些人似乎與突厥有關(guān)。”
李世民臉色一變,突厥一直是大唐的心腹大患,若太子與突厥勾結(jié),那后果不堪設(shè)想。“傳侯君集進宮,朕要親自問個清楚。”
很快,侯君集被召進了皇宮。他心中雖然有些忐忑,但還是強裝鎮(zhèn)定地站在李世民面前。
“侯君集,朕聽聞你最近與突厥人有來往,可有此事?”李世民嚴(yán)厲地問道。
侯君集心中一驚,但還是矢口否認(rèn)。“陛下,臣絕無此事。那些傳言不過是小人的污蔑。”
李世民看著侯君集,眼中充滿了懷疑。“哼,你最好說實話,若讓朕查出你有二心,定不輕饒。”
侯君集跪在地上,說道:“陛下,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還望陛下明察。”
李世民沉思片刻,說道:“此事暫且擱下,若讓朕發(fā)現(xiàn)你有任何不軌之舉,定斬不饒。”
侯君集謝恩后,匆匆離開了皇宮。他回到太子府,將此事告訴了李承乾。
“殿下,陛下已經(jīng)有所懷疑,我們得加快行動的步伐了。”侯君集說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好,我這就派人去聯(lián)系突厥的部落。一旦他們答應(yīng)相助,我們就發(fā)動政變。”
與此同時,在宮中的魏王李泰也聽到了一些風(fēng)聲。他心中暗自得意,覺得這是一個扳倒太子的好機會。
“哼,李承乾竟然如此愚蠢,與突厥勾結(jié),這可是犯了大忌。我得想個辦法讓父皇知道此事。”李泰自言自語道。
李泰找到他的謀士,商議對策。“謀士,你有什么好辦法能讓父皇知道太子與突厥勾結(jié)的事情?”
謀士想了想,說道:“殿下,我們可以暗中收集證據(jù),然后通過一位中立的大臣將證據(jù)呈給陛下。這樣既不會讓陛下懷疑我們,又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李泰點了點頭,說道:“好,就按你說的辦。”
在長安城外的突厥部落中,李承乾派去的使者正在與部落首領(lǐng)談判。
“首領(lǐng),只要您愿意相助,等我們太子登上皇位后,定會與貴部落共享榮華富貴。”使者說道。
部落首領(lǐng)冷笑一聲,說道:“你們太子倒是想得美。不過,我也可以答應(yīng)你們,但事成之后,你們得割讓邊境的一些城池給我們。”
使者心中一喜,說道:“沒問題,只要能成功,一切都好商量。”
就在雙方達成協(xié)議之時,突然有士兵來報,說大唐的軍隊正在向這邊逼近。
部落首領(lǐng)臉色一變,說道:“你們大唐軍隊為何而來?是不是你們泄露了消息?”
使者連忙說道:“首領(lǐng)放心,我們絕對沒有泄露消息。可能是大唐軍隊例行巡邏。”
然而,部落首領(lǐng)并不相信使者的話。“哼,我看你們就是在耍我。來人,將使者押起來。”
使者被押了起來,心中充滿了恐懼。他不知道該如何向太子交代。
在宮中,李世民接到了前方傳來的消息,說發(fā)現(xiàn)突厥部落有異動。
“陛下,突厥部落向來不安分,此次異動恐怕與太子的事情有關(guān)。”一位大臣說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傳李靖將軍,命他率領(lǐng)大軍前往邊境,密切監(jiān)視突厥部落的動向。同時,繼續(xù)調(diào)查太子與突厥勾結(jié)的事情。”
李靖領(lǐng)命后,立刻率領(lǐng)大軍出發(fā)。他深知此次任務(wù)的艱巨,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太子府,李承乾得知使者被扣押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侯將軍,這可如何是好?使者被扣押,我們與突厥的計劃怕是要泡湯了。”
侯君集皺了皺眉頭,說道:“殿下,如今之計,我們只能先穩(wěn)住局勢,等待時機。同時,想辦法將使者救出來。”
就在李承乾和侯君集商議對策時,李泰的謀士已經(jīng)收集到了一些太子與突厥勾結(jié)的證據(jù)。他們通過一位中立的大臣將證據(jù)呈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著證據(jù),臉色變得十分難看。“沒想到李承乾竟然如此大膽,敢與突厥勾結(jié)。傳太子進宮,朕要親自問個清楚。”
很快,李承乾被召進了皇宮。他看著李世民那憤怒的眼神,心中有些害怕。
“父皇,兒臣不知您所為何事。”李承乾說道。
李世民將證據(jù)扔到李承乾面前,說道:“你自己看看,這是什么?你竟然與突厥勾結(jié),妄圖奪取皇位,你可知這是大逆不道之事?”
李承乾看著證據(jù),雙腿一軟,癱倒在地。“父皇,兒臣一時糊涂,才做出這樣的事。還望父皇饒兒臣一命。”
李世民嘆了口氣,說道:“你讓朕太失望了。此事朕會從長計議,你先回去好好反省。”
李承乾謝恩后,離開了皇宮。他回到太子府,心中充滿了怨恨。“李泰,一定是他在背后搞鬼。我不會放過他的。”
侯君集安慰道:“殿下,現(xiàn)在不是怨恨的時候。我們得想辦法挽回局面。”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好,我這就派人去救使者,同時,加強太子府的守衛(wèi)。”
然而,局勢已經(jīng)越來越不受李承乾的控制。李世民已經(jīng)開始對太子府進行監(jiān)視,朝中大臣也開始對太子的行為表示不滿。
“陛下,太子與突厥勾結(jié),此乃重罪,應(yīng)該廢除太子之位。”一位大臣說道。
李世民沉思片刻,說道:“此事還需慎重考慮。李承乾畢竟是朕的兒子,朕不想輕易廢除他的太子之位。”
就在李世民猶豫不決之時,突厥部落突然發(fā)動了進攻。他們打著幫助太子的旗號,向大唐的邊境發(fā)起了攻擊。
“陛下,突厥部落發(fā)動進攻,我們該如何應(yīng)對?”一位大臣問道。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說道:“傳李靖將軍,命他全力抵抗突厥的進攻。同時,朕要親自前往前線,鼓舞士氣。”
李世民率領(lǐng)大軍前往前線,他看著戰(zhàn)場上的硝煙,心中充滿了憤怒。“突厥部落竟敢如此囂張,朕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在戰(zhàn)場上,李靖將軍指揮著大軍與突厥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唐軍將士們奮勇殺敵,一時間,戰(zhàn)場上血流成河。
“將士們,奮勇殺敵,保衛(wèi)大唐的江山。”李靖大聲喊道。
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廝殺,唐軍終于擊退了突厥的進攻。但李世民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勝利,更大的危機還在后面。
“陛下,此次突厥進攻,與太子之事脫不了干系。我們得盡快解決太子的問題,以絕后患。”一位大臣說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朕知道了。等回到宮中,朕會做出決定。”
在太子府,李承乾得知突厥進攻失敗的消息后,心中絕望至極。他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jīng)徹底失敗了。
“侯將軍,我們該怎么辦?現(xiàn)在父皇肯定不會放過我了。”李承乾說道。
侯君集嘆了口氣,說道:“殿下,如今之計,您只能向陛下請罪,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李承乾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好,我這就進宮向父皇請罪。”
李承乾來到皇宮,跪在李世民面前。“父皇,兒臣知道錯了。兒臣不該與突厥勾結(jié),妄圖奪取皇位。還望父皇饒兒臣一命。”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心中五味雜陳。“你可知你犯下的罪行有多重?朕本不想輕易廢除你的太子之位,但你卻如此糊涂。”
李承乾淚流滿面,說道:“父皇,兒臣愿意接受任何懲罰,只求您饒兒臣一命。”
李世民沉思片刻,說道:“罷了,看在你是朕的兒子份上,朕就饒你一命。但太子之位,朕不能再留著你了。”
李承乾癱倒在地,他知道,自己的太子之位就這樣沒了。
一場圍繞著皇位的爭斗暫時告一段落,但大唐的江山依舊面臨著諸多的挑戰(zhàn)。李世民深知,他必須更加努力地治理國家,才能讓大唐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