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吃著晚飯,說說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瑣事。
當(dāng)然,基本是林安安三人在說,楚明舟在聽。
他生活簡單,沒什么可講的,部隊里的事也不宜跟家人多說。
林安安提了一嘴,說自己下周一要去趟出版社看看。
楚明舟看了她一眼,“需要我陪你去嗎?”
林安安笑著擺擺手,“不用,我就是想去打聽打聽出版的問題,而且過去交通也方便,我自己就行。”
楚明宇眼睛睜得大大的,好奇地看著林安安。
楚明蘭吃完了,把筷子一放,驚呼出聲,“哇,我嫂子要出書了!”
林安安不置可否,“八字還沒一撇,不過嫂子會努力的。”
“嫂子,等你書出版了,我要第一個看,還要拿去給我的同學(xué)們看,告訴他們這是我嫂子寫的。”
“好呀,等書出版了,小蘭就是第一個讀者。”
飯桌上的氛圍愈發(fā)輕松愉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注意力全被林安安要出書拉走了。
由于是周五剛開的學(xué),這周的周六周末不放假,兩個小家伙得照常去讀書。
林安安趁著家里安靜,把手稿全部整理好了。
兩本書,都是雙語手稿。
一本取名叫《螢火》,這本書是圍繞著當(dāng)代社會變革展開的創(chuàng)作,通過個人來反映時代變遷,側(cè)面展現(xiàn)了華國的發(fā)展變化,民族與人民的強(qiáng)大。
積極、向上、內(nèi)核強(qiáng)、充滿希望。
螢火之光,足以燎原。
另一本叫《春日來信》,是成長勵志型故事,講述的是一對夫妻的奮斗史,反映了巨大變革后,普通人在浪潮里的拼搏故事,其中還帶了濃厚的浪漫色彩,直面講述了革命友誼的愛情。
兩人、三餐、四季。
一盞燈、一個家。
至真至純,至死不渝。
?
周一一早,林安安洗漱打扮了一番,化了個淡妝,穿上了新大衣,頭發(fā)也梳成了很松弛的低丸子,明明很清純,又多了幾分女人味。
楚明舟視線在她身上停了好一會,“我送你去。”
林安安:?
明明昨晚還說自己營里有事,這會怎么又有空了?
“真不用,我不過是去交個稿子,去去就回,又不遠(yuǎn)。”
楚明舟默了默,走上前,把林安安的手給牽住了,十指一扣,“最近外邊亂,我送你。”
“你營里不忙了?”
“嗯,不忙,都是小事,指導(dǎo)員去做就行。”
林安安瞥了他一眼,也不想把他說透了,“行唄~”
楚明舟考慮了一下,還是選擇做公交車,外邊天冷,騎二八大杠可得受大罪。
公交車嘛,向來都是七大姑八大姨的聚集地。
那么大個楚營長一上車,車內(nèi)熱鬧的氛圍都靜了一瞬……
立馬有人嘀咕:“這個點(diǎn),楚營長不在營里,咋陪媳婦出門了?”
“估計是去離婚!”
林安安:“......”
兩人離婚申請早撤回了,可好些人不知道啊,你也沒法拿大喇叭到處吼吧?
這事可是被湯靜巧帶偏過的,瓜嘛,嬸娘們有的吃就吃,不明所以就先瞎吃著。
風(fēng)口浪尖上的兩口子,全身都是話題,這會兒人都站眼前了,不得悄咪咪蛐蛐兩句?
公交車啟動得有些快,林安安都還沒坐下,車身一搖,人一踉蹌……
楚明舟把人輕輕巧巧扶住,另一只手,明晃晃護(hù)在了林安安的肚子上。
林安安聽到好幾聲抽氣聲,她自己也懵!
“小心些。”
就兩人坐下這么會功夫,八卦畫風(fēng)轉(zhuǎn)了。
她們盡量壓著聲音,可林安安還是聽到了!
“呦~楚營長家媳婦,這是……懷了?”
“瞧楚營長那寶貝勁,指定是懷了。”
“那……這婚不離了?”
“呸,你就不能盼人家點(diǎn)好啊?楚家都沒幾個人了,這好不容易懷個娃,不得好好護(hù)著,好好養(yǎng)著嗎?還離什么離,他媳婦也挺好的,就是身子弱了點(diǎn)。”
林安安一臉蒙圈,側(cè)眸看了楚明舟一眼,見他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明顯心情不錯。
林安安用胳膊肘碰了碰他,眼神使勁往后瞟,示意他快聽。
楚明舟卻聲音都沒壓,伸手把人牽住,在她手背拍了拍,“小心些,我陪著你呢,你現(xiàn)在可不是一個人。”
神尼瑪不是一個人?
這種茶里茶氣,似是而非的話是楚明舟嘴巴里能吐出來的?
他這話一出,車廂里瞬間炸開了鍋,大伙眼下不敢大聲說什么,卻各自打著眉眼官司。
這誤會大了!
林安安的臉?biāo)查g紅到了耳根,又羞又急,壓低聲音對楚明舟說:“你亂說什么呀,我哪有……”
楚明舟看著她害羞的模樣,忍不住笑了,自顧自閉上眼休息,牽著的手是半分沒松開,就這么放在自己膝蓋上,“我盡快。”
林安安也沒法了,愛咋咋地吧。
不能向命運(yùn)低頭,那我們就瞪他吧!
不一會兒,公交車到達(dá)了目的地。
楚明舟護(hù)著林安安,小心翼翼地帶著她下了車。
那模樣吧……反正挺矯情的。
知道的,兩人是去出版社,這不知道的,還以為去產(chǎn)檢呢!
林安安心里好笑,還從沒見過楚明舟這副面孔,怪有意思的。
源映出版社,是棟二層樓高的樓房,就在離市中心不遠(yuǎn)處的青松路上,四周空曠,環(huán)境不錯。
林安安發(fā)現(xiàn)自己帶楚明舟來是對的,起碼他這一身軍裝站在那,普通人見了都客客氣氣的。
兩人進(jìn)了源映出版社,前臺的工作人員看到來人,立馬笑臉相迎,“請問二位同志是有什么事嗎?”
“你好,請問劉衛(wèi)東劉編輯在嗎?我是來投稿的。”
工作人員笑容滿面地回答:“劉編輯在的,請問您貴姓?和劉編輯有預(yù)約嗎?”
“我姓林,叫林安安,是新華社的龐同志介紹的。”
工作人員點(diǎn)了點(diǎn)頭,“林女士,那您稍等一下,我這就去通知劉編輯。”
說完,工作人員快步走向里間。
不一會兒,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他面帶微笑,“你就是要投雙語稿件的林同志吧?你好啊,我是劉衛(wèi)東。”
“劉編輯,幸會。”
劉衛(wèi)東笑著把人往里邊迎,“幸會幸會,來,咱們到接待室詳談。”他又看向楚明舟,“這位是……”
林安安趕忙介紹道:“這是我愛人楚明舟。”
劉衛(wèi)東和楚明舟握了握手,“楚同志,你好啊!”
三人來到接待室,立馬有人給上了茶,態(tài)度那是相當(dāng)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