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道:“我在吃薯片,是一種土豆制品。”
“土豆啊。”紅蓮恍然大悟般的點點頭:“最近幾天我們一直都在吃土豆,應該沒啥區別吧。”
“額...區別還是挺大的,就像是同樣的食材用燉和炒所做出來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薯片還用了上好的調料。薯片作為零食而言,毫無疑問是最頂尖的那一檔。”
“真有這么好吃嗎?!”紅蓮眨巴著大眼睛,小手一揮,直接從林新手里把薯片搶了過來。
“喂喂喂,你未經我允許就搶走我手里的薯片,過分了吧。”
紅蓮哼了一聲:“你還好意思說,昨天晚上我都讓你停一停了,你也沒聽我的。”
林新咳嗽了一聲:“那啥,你吃薯片吧,昨天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紅蓮撕開薯片的包裝袋,先是倒出一片來,放在嘴里細細的品嘗著。
只能說,薯片能夠風靡整個藍星成為最火爆的那一檔零食,多少是有說法的。
紅蓮在吃下第一片后,嘴角立刻上揚了起來:“好吃,沒想到薯片這么脆,嚼起來好好玩,味道也是一級,這種似辣非辣的調味真的好哎。”
說完后,她揚起小腦袋,將包裝袋里剩下的薯片一股腦的往嘴里倒。
幾口下去,一袋薯片便被吃光了。
“林新~”紅蓮抓著林新的胳膊撒嬌道:“我還想吃薯片,你那里還有沒有了?”
“那就再給你一包,吃完后暫時不許吃了,因為接下來要吃早飯。”
“嗯嗯。”
不得不說,薯片的優點是很多的,但缺點同樣很明顯。
也不知道是如何定下的規矩,每一包薯片都是采用充氣大袋子加體積不到袋子容積三分之一的薯片的配置。
林新有時真的很想問一句--就一點點薯片,配得上那么大的包裝袋嗎?!
紅蓮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因為新一包薯片被她只用了兩分鐘就吃完了。
吃過早飯后,林新說道:“今天我們就不出海打漁了,探索下海島升級后新出現的區域。”
“好~”
兩人先朝著海島的東側出發,走了一大會后,林新可算是看到了新區域。
新區域內有著一個類似于地窖入口般的洞穴,除此之外就沒其他的了。
林新沒有貿然的下地洞,而是先打開聊天頻道,在交易市場內買了兩個手電筒。
而且他還很注意,特意買的是可以充電的手電筒,而不是用電池的,這樣就能循環利用了。
將手電筒交給紅蓮一個后,林新囑咐道:“務必小心些。”
說完后,林新率先走進了地洞,手電筒小心翼翼的照著前方。
眼神好吃的紅蓮一眼就發現了不對勁,她指著說道:“林新你快看,那邊有好些黑色的石頭。”
“黑色石頭?”林新心里猛地浮現出一個猜想,他快走兩步來到石頭前,用手在石頭上摸了一把,放在眼前端詳著。
而僅僅是輕輕的摸,林新的手上就多了一層黑色物質。
“這是泥土嗎?”紅蓮好奇的問道。
林新用兩根手指捻了捻黑色物質,細膩的觸感瞬間讓他明白了一切。
他興奮道:“紅蓮,咱倆發達了!這壓根不是泥土,而是煤!煤炭的煤!”
“煤?是不是那種會燃燒的物質。”
“沒錯!煤確實是易燃,說起這個事情,我必須囑咐你,你務必不要在這里噴火啊,否則事情就大條了。”
紅蓮立刻捂住自己的小嘴,哼哼唧唧的說道:“我不會吐火的。”
林新道:“沒想到東側的新區域竟然是一座煤礦,哈哈,以后咱倆都是煤老板了。這座煤礦來得好啊,再過些日子就是冬天了,有了煤礦在我們完全不愁該怎么取暖,甚至還能用煤去交換物資。”
紅蓮也高興的笑了起來,可她仍舊沒有松開捂在臉上的手。
“走走走,東邊的區域我們探索完了,該去西邊了。”林新拉著紅蓮離開了煤礦:“東邊的資源都這么好,西邊應該也不差才是。”
出了煤礦后,紅蓮才敢把手拿下來,她長出一口氣,笑瞇瞇的說道:“林新,怎么樣,我沒有惹禍吧。”
林新揉著紅蓮的頭發:“就算你真惹禍了,只要不是故意的,那我也不會說你什么。”
“林新,你對我真好~”紅蓮靠在了林新的肩膀上,像只小野貓般不斷蹭著林新的脖子。
林新任由她胡鬧一會后,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差不多得了啊,別忘了你頭上長著龍角,你的龍角頂的我下巴疼。”
紅蓮嘟著嘴反駁道:“昨天晚上你也頂我了,我都沒說什么。”
“好了好了,這個話題姑且打住。”林新趕忙捂住紅蓮的嘴:“我們快些去西邊的新區域看看吧。”
消耗了不少的時間,甚至中途還吃了個午飯,兩人這才從海島的東側跑到了西側。
在西側的新區域內的赫然是一片甘蔗林!
“哈哈!”林新握緊了拳頭:“竟然是甘蔗,簡直太好了,這樣一來就可以制造糖了。”
紅蓮問道:“就是那種甜甜的糖嗎?”
“對的。”
“看林新你這么開心,難道說你很喜歡吃糖嗎?我也很喜歡。”
林新哭笑不得的說道:“糖確實是好吃的,但我本人吃的不算多,我之所以這么高興,主要是因為糖的價值不單單在于好吃,而是因為糖是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它的優點很多很多,比如說能夠快速補充能量,還可以用來給傷口消毒,甚至制造成炸藥。”
紅蓮敏銳的捕捉到了林新話語里的關鍵:“你說糖可以給傷口消毒?你前幾天不是被熊王劃傷了胳膊嘛,趕緊用糖消毒啊。”
林新道:“我也想啊,不過要把甘蔗里的糖提取出來還需要一定的步驟。好在那些步驟都不是很麻煩,所需的工具也比較簡單,我們稍微忙活忙活,一兩天的時間就能將糖提取出來。現在,我們先把甘蔗林砍了帶回去。如此重要的甘蔗,自然是要種在我們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