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牌給出的太上視角中專門標注了兩個人,其中一個是李青霄本人,李青霄很容易就能推導出一個結論,另外一個被標注之人肯定與自己存在某種共性,那么答案已經呼之欲出——這種共性就是身懷渾淪氣息,或者說天魔氣息。
被標注的是另一個人是天魔裔。
李青霄不確定另一個天魔裔是否有類似的手段,所以不好貿然打草驚蛇,只能盡量不引人注意地走過去,而不是縱身飛躍。
當李青霄不緊不慢走到在太上視角中所見的位置時,玉牌完全停止了震動,說明另一個天魔裔已經走遠,讓李青霄撲了個空。
其實就算沒有撲空,李青霄也不能如何,畢竟眾目睽睽之下,這么多五境之人看著,他還能大打出手嗎?
真要打起來,反而是李青霄吃虧,雖然不知道對手是在哪個時間節點來到此方世界,但肯定比李青霄早,多半已經在這個世界打下根基,有了正式身份,以及人脈。
反觀李青霄,什么都沒有,北落師門工作偷懶沒有給他安排此方世界的身份,他自己隨口編的不良人身份自然是經不起推敲,說白了就是一個來路不明的黑戶,這種事情一旦放到臺面上,很容易被眾人以圖謀不軌的名義拿下。
那就很被動了。
李青霄去找此人,不過是想確認此人的身份,就算沒有找到,也談不上如何失望。
這也讓李青霄確定了一件事,齊大真人給的這塊玉牌不僅可以隱匿身形,還能用來尋找天魔裔——我的玉牌在震動,這周圍一定有天魔裔。
也可以說,這塊玉牌和“天變圖”是配套的,齊大真人絕不是一時興起把這些東西塞給李青霄,而是早有預謀。
沒有閑筆,都是伏筆。
雖然齊大真人多少有點老小孩的意思,但操持道門多年,非但沒有垮臺,反而把九代大掌教逼得飛升離世,成為贏家,這就說明齊大真人做事自有章法,只是外人看不懂而已。
認真說起來,齊大真人參政議政可是早得很,當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開始參與道門高層事務,那時候的她雖然不是太上議事的成員,但作為八代大掌教的秘書得以列席太上議事,負責記錄會議內容。
在八代大掌教掌權早期,六代弟子還未飛升,太上議事中是有幾位六代弟子的。
所以遍觀齊大真人的履歷,就會發現夸張到了極點,她曾跟六代弟子、七代弟子、八代弟子、九代弟子、十代弟子、十一代弟子共事,跨越了六代人。如果李青霄這些十二代弟子再爭氣些,那么齊大真人還有可能跟十二代弟子共事,那就是跨越了七代人。
這簡直就是道門活化石。
再說回當下,李青霄通過齊大真人的玉牌感知到了另外一個天魔裔,可這個天魔裔竟然不是正在擂臺上比武的李修難?
是李修難失去了天魔氣息?
還是說擂臺上的這個李修難并非真正的李修難?
前者不好說,想要剝離天魔氣息,不管主動還是被動,說難不難,說簡單也絕對不簡單。說不難是因為直接死掉就可以了,可如果想要在不死的前提下剝離天魔氣息,要么有大神通,如齊大真人、北落師門這些人,要么有“天變圖”。
李青霄之所以是速成班,主要就是靠著“天變圖”,若是沒了“天變圖”,他跟普通天魔裔沒有什么區別。
所以李青霄料定李修難不可能有剝離天魔氣息的手段。
那么大概率就是第二個可能了。
擂臺上的李修難并非真正的李修難,只是個冒牌貨,真正的李修難另有其人,也就是那個被玉牌標記的天魔裔。
由此看來,這個李修難頗有心計,他并沒有天真地認為北落師門會既往不咎,也沒有覺得逃入人間碎片就萬事大吉,而是早做準備,故意搞了這么一個替身放在臺前,進可攻退可守。
若是陰月亮來人太過強大,不可力敵,那他就玩一出假死脫身的戲碼,讓替身代替自己去死,這是守。
若是來人不怎么強大,比如李青霄這種,完全可以力敵,那他就以臺前的替身為魚餌,引誘對手主動出擊,他則藏于幕后,在關鍵時刻偷襲,這是攻。
其實李青霄差一點就要上當。
只可惜李修難掌握的情報不夠多,他不知道北落師門并不在意他們這些人的死活,只在意天魔氣息,也不知道李青霄手中還有齊大真人賜下的不知名玉牌,可以開啟太上視角并標注天魔裔的所在。
情報差讓李青霄扭轉被動為主動,也讓李修難的布局功虧一簣。
不能說李修難的謀劃有問題,這大概算是圣廷提出的降維打擊概念。
現在的情況是,李青霄和李修難都藏在暗處。
兩人的首要目標都是活著。
北落師門的任務導致兩人存在根本性競爭。
由于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無法判斷對方的善惡意圖,導致無法建立起有效的信任和溝通。
根據北落師門給出的說法,兩人的境界修為也不會差距太大,誰都沒有足夠大的優勢來確保自己肯定能贏,存在博弈的空間和變數。
如此一來,局勢就像一座黑暗的森林,兩個天魔裔都是帶著火銃的獵人,優先要隱藏自己,暴露位置的一方會陷入極大的被動之中。
一旦發現對方,必須要先發制人。
在隱藏自己這方面,李青霄并不占優勢,因為北落師門的工作不到位,所以李青霄并沒有此方世界的合理身份,相當于憑空冒出來的一個人。
只要李修難有心去查,那么查出李青霄是遲早的事情。
從李修難在最后時刻選擇遠離李青霄的舉動來看,他應該是察覺到了什么,也許他還沒有確定李青霄的身份,但一定有了大概的排查范圍。
那么李青霄就要考慮暫時換一個身份了,現在這個身份與水月庵的弟子們扯上了關系,還是比較顯眼,很容易被查到,最好換一個不那么顯眼的。
李青霄注意到在會場邊緣有不少負責維持秩序的大都督府甲士,戴著面甲,遮住了相貌,前來參加大會的人幾乎把這些甲士當成了會場的一部分,也可以叫背景板,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說干就干,李青霄也不跟蕭惜月等人告別,悄無聲息地向會場邊緣靠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