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的宅院。
高世德走后沒多久,李師師起床把被褥上的落紅剪了下來,放在一個小巧精致的錦盒內,她想當做紀念、珍藏起來。
“當當當!小姐。”是柳青兒的聲音。
“進來吧!”
“小姐,媽媽讓我問你今日還去不去鎮安坊?”
“不去了,以后我也不去了。”
“哦!?”
青兒一臉的八卦,“小姐,您和衙內成了好事?”
“你這丫頭問那么多干嘛?”
“人家好奇嘛!”
李師師坐在梳妝臺前,把錦盒放入一個抽屜,也不回答。
青兒看到床褥上有一個大洞,眼睛瞇成了月牙,“嘻嘻,太好了!”
李師師扭頭看去臉頰一紅,她忙起身走到床前用薄被把窟窿蓋住。
“你傻樂什么呢?”
“衙內是青兒見過最好看的男子,有威勢、不似書生般柔弱,有涵養、不似村漢般粗鄙,還有錢有勢,青兒替小姐高興。”
高世德如今是李師師的情郎,她聽了青兒的話自然也心中歡喜。
‘本小姐的眼光又豈會差了!’
青兒接著道:“這般男子青兒看了自然也喜歡了,如果衙內開口想要青兒,青兒肯定馬上去自薦枕席,就怕衙內對青兒沒那種心思。
不過現在好了,小姐是衙內的人了,那青兒以后就是你們的通房丫頭了。嘻嘻。”
“哦,原來是你這妮子在思春啊!看我不打爛你的屁股。”
“衙內救命啊,有人要謀殺你的暖床小丫頭了。”
李師師將青兒按倒在床上一陣抓撓。
“你個小浪蹄子,這就以暖床丫頭自居了!”
兩人笑鬧起來。
……
趙佶因為給完顏阿骨打寫的那封親筆手書出現了重大失誤,他最近的心情不是很美好。
延福宮。
蔡攸穿著奇怪的裝束,臉上擦著怪異的脂粉。
他一會兒扮成矮人,一會兒扮成流氓,嘴里說著市井常見的粗鄙之語,混在一群戲子里耍寶。
蔡攸一陣夸張的搔首弄姿之后,又變換了角色,他模仿的是一位風騷婦人。
他浮夸地扭腰擺臀,一搖三晃地走到臺前,手中的一把粉色扇子搖得呼啦作響。
蔡攸捏著嗓子,“哎喲喂,皇上您看奴家這身段,是不是比那些宮里的花兒還妖嬈?”
他側著身子表現出回眸一笑的姿勢,故作嬌羞地拋了個媚眼。
趙佶原本緊繃的臉蛋子,也終于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陪在趙佶旁邊的幾個妃子也個個手掩紅唇、笑的花枝招展。
蔡攸一看自己的表演頗有成效,更來勁了,他扭扭捏捏地走到趙佶跟前,眼皮子狂眨,手捏蘭花指。
“陛下您后宮佳麗三千,得到奴家后,可不能獨寵奴家一人,還請您定要雨!露!均!沾!”
蔡攸說雨露均沾時,每說一個字、手指就戳一下自己的胸口,造作地模樣被他拿捏的恰到好處。
趙佶看了捧腹大笑。
過了一會兒,兩名女子相撲手上場表演。
蔡攸穿著女裝坐在旁邊休息,他時不時抬眼觀察趙佶的表情,還會順帶著偷瞄一下幾個妃子凹凸有致的身形。
他咂了咂嘴,端起茶杯,不知喝的是茶還是口水。
有太監稟報說王黼求見。
“讓他過來吧!”
趙佶在宮中待久了,也想沾染點市井之氣,他在延福宮內還建了一個小集市。
王黼親自擔任市場的司長,太監和宮女扮演成商販和百姓。
普通百姓買東西時的討價還價、罵人,趙佶學的有模有樣,玩的好不快活。
王黼時不時還會扮演無良司長,欺壓調戲扮成小商販的宮女,趙佶適時出來‘英雄救美’。
他玩的也相當過癮,救出的美人自然要以身相許了,為此還成就了幾個小妃子呢。
王黼入了戲園、拱手見禮,“臣見過官家!見過幾位娘娘。”他又對著蔡攸拱了拱手。
“王卿來了,賜坐。”
“謝官家。”
閑聊幾句后,王黼聊到了蔡京昨日的壽宴。
“官家,臣昨日有幸參加蔡大人的壽宴,見識了一位絕世佳人,此女的容貌可謂是傾國傾城,且歌舞雙絕。”
“哦?此女是何人?”
“李師師。”
趙佶眼中閃過一絲好奇:“李師師?朕倒還真有耳聞,可是周邦彥為她寫過詞的那位青樓女子?”
王黼見趙佶對李師師有所耳聞,心中更是有了把握,他繼續說道:“官家,此女乃是一名賣藝不賣身的清倌人,周大人筆下的李師師,不過是她風華之一角。”
“哦?是嗎?”
“臣親眼所見,她的美貌與才藝,遠超傳聞。昨日在壽宴上,她輕啟朱唇,歌聲繞梁,三日不絕;舞姿翩翩,亦是令人心醉。”
“那李師師當真有如此優秀?連王卿也對其贊不絕口。”
王黼更加賣力地描述起來:“此女貌美如同初升的月亮,皎潔而又柔和,眼眸深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只需一眼,便能讓人沉醉其中……
李師師的才藝更是了得,她聲如同天籟之音,能讓人忘卻煩惱,舞姿輕盈如風,仿佛仙子下凡。臣在壽宴上親眼所見,她的一曲一舞,令在座的所有賓客都為之傾倒。”
王黼口才了得,把李師師描述的人間少有,世上難尋,趙佶聽得入神,心生向往。
私底下王黼蠱惑趙佶和自己一起出宮去見識見識。
趙佶心有所動。
當日下午趙佶微服出宮,只是他出宮的方式有些特別,他是翻墻出去的。
因為王黼說這樣才更有趣味。
“翻墻尋美”的戲碼,讓趙佶覺得確實有趣、他便依了。
一處稍矮的宮墻下,趙佶對王黼說:“司馬光,你把背聳上來!”
王黼一聽連忙跪到地上給趙佶墊腳,并說:“神宗皇帝,您把腳伸下來。”
皇宮的墻高有七八米,即便這一處稍矮的地方也有三米多高。
趙佶踩著王黼的肩頭勉強爬了上去,宮廷近衛們一個個都擁簇在墻下伸著手,生怕皇帝陛下掉下來,摔出個好歹。
司馬光是神宗時期公認的賢相,而宋神宗同樣勤勉朝政,那一對君臣是典型的明君賢臣。
趙佶卻把自己比作宋神宗,又把王黼比作司馬光,拿祖宗開玩笑,這種荒唐的操作也是沒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