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飛瑛看到這里、也不免在心里為關敘月感到一陣擔憂。
后面寫的是關敘月在山上的一些遭遇,夾雜著她的擔心害怕等情緒。
當看到有一支如同從天而降的游騎軍出現救下了關敘月后,種飛瑛也松了口氣。
關敘月除了和高世德羞羞沒寫,其余的所見所聞她都寫了。
“姐姐可知軍中主將是何許人也?”
種飛瑛也好奇,主將是誰。
“主將乃是汴京城的高衙內,又經妹再三確認,真乃高俅之義子,高世德是也。
妹細察高將軍治軍嚴謹,言談非凡,且風貌俊朗,真將帥之儀,非汝所言那般不肖。
愿汝勿再信謠諑之言,宜以眼見為實。
望姐姐多加保重,待日后相聚,共話家常。
妹妹關敘月敬上。”
種飛瑛看完信腦袋里懵懵的。
“啥意思?是高衙內救了月月,他還有將帥之儀?”
關敘月寫這封信的目的也很簡單,高世德在種飛瑛口中不堪入目,自己情郎可是最好的,姐姐你怎么能隨便道聽途說呢!?
當然她沒有在信中表露自己和高世德的關系,畢竟挺羞人的,她只是站在一個獲救者的角度、實事求是的稱贊了一番自己的心上人。
既光明正大,又暗戳戳,美滋滋呦。
……
日子一天天過著。
如今小潘和錦兒又做回了搭檔二人組,讓高世德再次享受上了左擁右抱的美妙夜晚。
在他的鼓動下,小潘經常找李師師共寢,也終于被高世德趁虛而入了一次,錦兒亦經常和張貞娘同睡,日子仿佛越來越有盼頭了。
高世德心道:‘只有清照還單著,得給她也找個伴兒才行!嘿嘿,老高不是說蘇先生有個孫女嗎?還是個才女,挺不錯的選擇!太合適了,桀桀桀……’
高世德在躺椅上聽歌賞舞,吃著冰水果,喝著冰飲料,舒坦!
但他總覺得還少了點什么,靈光一閃、他想到了:搖椅。
北宋還沒有弧形腿兒的搖椅,沒有就造唄!灑灑水的事!
近日他在家里瞎搗鼓,讓木匠按照他的意思做成了四把搖椅,這東西還真是個新鮮玩意兒。
搖椅選用的是上好的沉香木或金絲楠木,經過精心雕刻、打磨、上木蠟油等工藝。
沉香木的紋理細膩、清晰流暢,具有獨特的美感,散發的淡淡幽香,讓人心神寧靜。
金絲楠木金色與深棕色的紋理交織,在陽光的照耀下:金絲閃耀,輝煌絢爛,宛如流動的琥珀。
每一把搖椅都奢華美觀,達到了藝術品的級別,材質質地堅硬而細膩,觸感溫潤,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要伸手觸摸。
其中兩把外觀用色莊重威嚴雕刻精美,一把送給了高俅,一把送去給了李格非。
他自己留的是一把外觀略顯浮夸,既奢華又大氣的款式。
這張搖椅很寬敞,也可以稱之為搖床,因為它真的跟小床差不多大,周身還雕刻著朵朵浪花。
高世德拉著小潘同志在上面試了試,效果是驚人的好,‘劃船’都不用漿了、全靠浪。
搖椅的坐墊是幾張縫合在一起的黃色虎皮,高師傅本想用白色的,只是白色的比較稀有、短時間沒能湊齊。
他送給高俅的那把搖椅,高俅轉手就獻寶似的命人抬著送給了趙佶。
趙佶坐上去感受一下后贊不絕口,直夸設計巧妙,愛卿有心了,高俅那個樂啊,鼻涕泡差點沒給笑噴出來。
高世德沒想到的是、他雇的那些個木匠,因為這個設計也都大賺了一筆,搖椅也很快風靡了汴京乃至全國。
……
由于昨天遞過了拜帖,這天上午,高世德李清照二人一起去拜訪蘇轍大學士了。
他們在蘇轍府門前下了馬車,門童接過禮物,引著二人入了府。
迎面就看到蘇轍在庭院中悠閑地曬著太陽。
高世德笑著開口,“蘇先生,小子和清照來給您問安了。”
蘇轍聽到話語聲睜開了眼睛,臉上也泛起了笑容:“哦,是清照來了,丫頭快過來坐。”
說著他揮著扇子指向自己旁邊的另一張躺椅。
李清照笑著走上前行了一個萬福,在躺椅上坐了下來,不過她不是躺的,而是有些正襟危坐。
蘇轍看到門童手里捧的禮物,笑著搖搖頭,“你這丫頭來看老頭子還帶什么禮物,怎么就說不聽呢。”
高世德的笑容有點僵,‘感情您老眼里是沒看到我啊!’
“那個先生,您誤會了!”
蘇轍對著李清照的笑臉一收,正臉兒都沒扭轉過來,他只是把目光斜過去看著高世德。
因為斜眼看人的動作,老頭挑起了一條眉毛,“誤會!老夫誤會什么了?”
“這禮物都是我提著過來的。”
高世德說著忙在自己手上掐出個印子,“喏,您瞅瞅,手都給我勒出印子了。”
蘇轍懶得搭理他,隨意揚了兩下手中的扇子,“去去,自己找地方坐去。”
自從高世德不聽老頭棄武從文的勸誡,再來拜訪、他的躺椅就被撤了,不過還有個小蹲兒,雖然有點低人一等的感覺,不過咱高衙內也不在乎!
高世德看了一眼小墩兒,笑道:“嘿嘿,那倒不用!”
蘇轍心道:‘咋滴?這臭小子還生氣了?不對呀,看他笑的也挺歡實啊!’
“高二,把椅子搬進來吧!”
“唉!”
高二和車夫抬著一把搖椅走了進來。
蘇轍瞄了一眼,‘感情是他帶著躺椅過來的,這臭小子!’
高世德指著老頭斜前方的位置,“就放這兒吧!”
李清照笑著說:“先生,您這樣賦閑在家,真的好悠閑啊。”
“沒辦法,老了,不中用嘍,也只能在家里待著,對了,你那個詩社辦的怎么樣了?”
“最近也挺好的,您給我的手稿,我整理了一下、小女準備發一本您的詩集,您看行嗎?”
“哈哈,這是好事啊,我怎么會不同意呢?沒事兒,你放心做就是。”
“多謝先生。”
盜版的書籍往往只追求利益,被粗制濫造,很難保證原作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這樣的殘次品流傳對創作者來說是一種名譽打擊,由于信息流通不暢,甚至有的作品連署名都被冒用了去。
創作者最早追究盜版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
由于科舉制度的施行,看書的人變多了不少,作品的經濟價值有所體現,盜版書籍也開始泛濫起來。
如今朝廷版權意識還非常模糊,但也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了。
李清照的詩社有高世德提供資金大力支持、自然不會粗制濫造,有蘇轍本人的手稿、也不會出現文章不全,當然還能給老頭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呢!
大部分時間都是李清照與蘇轍兩人在聊,高世德在旁邊聽著,時不時的也會插上一嘴。
他躺在搖椅上,那個搖啊,晃啊,簡直就是個顯眼包,蘇轍的目光滴溜溜的也就轉了過來。
‘嚯,這小子,倒是比老夫還自在!’
“嘿嘿,先生要不要試試?”
蘇轍覺得略微有那么一點沒面子,但又看著好奇,他略一沉吟,“咳~,既然你誠心相邀,那老夫就勉為其難的試上一試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