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女官不想讓場面難堪,所以沉默著。
但若是有心人細看,就能察覺出她的不滿。
周老夫人知道其中的事情,所以笑了笑,旁敲側擊的拒絕道。
“老了,比不得年輕人,尤其是今日百花齊放,我們這兩個老婆子便是入畫了也不好看,劉小姐的心意,我們心領就是,不必客氣。”
“老夫人不必自謙,我一定不會把您和崔女官畫丑態就是。”
劉心悠從小得寵,圍在她身邊的人除了恭維就是服從,甚少會有開口拒絕的。
所以壓根就沒聽出來周老夫人的話外之音。
還一味的想要突出自己的能耐!
如此表現就顯得有些操之過急,令人不喜。
果然。
這話一出,崔女官的臉色就愈發好看了,隨意找了個借口。
“右相看中的人才,豈是我老婆子敢隨意使喚的,劉小姐的丹青墨寶還是留給懂欣賞的人吧,我等無趣之人就不參與了。”
話鋒一轉,就收起了剛剛的和善溫煦。
她與尋常的婦人不同。
離開上都之前,日日都要在朝堂上與人爭鋒相對的,自然性子剛硬。
和煦是她,但寸步不讓也是她!
周老夫人靜默……
心想這劉家母女也是真的蠢,獻殷勤也不會好好打聽清楚!
這沈白石的發妻同樣是睦州人。
她們年輕時還有過幾分交集。
當時她為了下嫁沈白石不惜與家中決裂,奈何一腔深情換來的卻是渣男另尋他歡,最后悲憤自戕。
如此罔顧發妻,只圖自己快活的垃圾,如何能入崔女官的眼?
因此她的不快,也理所當然。
氣氛頓時冷冽。
明明還是春日,一下子就跟隆冬臨至般,讓人有些不寒而栗。
劉心悠被人當眾下了面子,原本高傲的神情一下子就急躁起來。
面紅耳赤的站在那里。
想解釋一二卻又覺得自己沒做錯,敢怒而不敢言的看著崔女官,露出些憤懣又委屈的表情。
見此,劉夫人立刻站出來拉她在身邊,隨后圓場道。
“女官別與她計較,這孩子在家被我寵壞了,說話上總有些不知分寸,惹了女官不高興,我替她賠不是。”
這可是劉夫人。
睦州之內,在場的婦人們還從未見過她對誰低頭過呢。
因此聽到這話時,心中不免有些看笑話。
但這個節骨眼上,誰也不會觸她的霉頭,所以人人皆低著頭,當作聽不見。
除了謝家人。
張聞音看著劉家母女二人,記憶又跟著翻涌而出。
女兒嫁進東宮的那一年特意辦了場牡丹盛宴,遍邀上都群貴,為的就是廣結善緣。
結果這劉心悠卻在席間對著那些名品牡丹好一頓明嘲暗諷,落了女兒的面子不說,也讓上都的貴人們看了笑話。
因此,張聞音此刻看她倆這俯首做低的樣子還真是有些痛快!
誰知那劉夫人正愁沒地方撒邪火呢,看到她這樣,立刻就心上一計,禍水東引。
“聽聞謝家小姐才藝雙絕,要不今日就歌舞一段,也好平一平女官的怒氣如何?”
她這話一出,瞬間就讓在場之人神色各異。
張聞音眼露寒冰,神情凝重。
而其他人則是一副看好戲的樣子,如此場面與前世的記憶不謀而合。
人吃虧一次就夠了,還能在同一坑摔到兩回不成?
旁邊的周大夫人小陳氏蹙了蹙眉。
謝小姐是自家弟妹的侄女,若是她自愿歌一曲,倒也是添了些雅趣。
可如今強迫其來做此事,打得就不僅僅是謝家的臉了,連帶著她們做東的周家,也一樣面子上過不去。
于是張口就想替謝云岫解圍,結果卻被自家婆母的眼神給制止了。
二人對視間,小陳氏就明白了她的用意。
謝家若真是想捧女兒為太子妃!
那么這樣刁難的場合還多著呢,若是不靠自己逢兇化吉,這富貴夢不做也罷。
因此,她站在原地,狠狠心就無視了弟妹投來的求救眼神。
謝三娘著急不已!
可她向來是個嘴笨心腸軟的,這種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還沒等她打圓場呢,就見謝四娘已經坐不住了,直接替自己的侄女鳴不平,語氣一點也不客氣。
“劉夫人這話說的奇怪,你家女兒惹了女官不快,干什么讓我侄女來當出頭鳥啊?”
大約劉夫人自己也沒想到謝家還有這么個炮仗脾氣的女兒吧,因此臉色大變。
指著謝四娘就怒吼起來!
“你算什么東西?也敢在我面前造次?”
她這一句話,讓剛剛還和諧融洽的場面變得愈發難堪起來,頗有些挑著軟柿子捏的做派。
崔女官她惹不得。
但謝家人她還不放在眼里!
若是今日叫個謝家的小姑娘給威嚇住,日后豈不是人人都敢對她蹬鼻子上臉?
那她這州牧之妻的地位豈不是要一落千丈?!
所以臉垮得厲害,眼神如同要噴火一樣。
劉心悠站在她旁邊,同樣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樣子,她們母女二人在睦州還未受過這樣的氣呢,沉著臉說道。
“四小姐脾氣大得厲害啊,想來平日在家里是被謝老夫人寵得不知分寸了吧!”
她這話說出來的時候,張聞音都想笑了。
咬人的狗她見過。
這般不知所謂的狗還真是讓人開眼界,故而笑了笑,眼神盯著劉家母女,神色從容的便說了句。
“今日是周家的賞花宴,自然是聽周老夫人安排,但我聽聞崔女官一向不喜奢靡,想來對歌舞盛宴怕是不感興趣,且小女蒲柳之姿,是個手腳愚笨的,當不如劉小姐這般蕙質蘭心,所以還是不出丑的好。”
話聽上去像是在說自家女兒的不好。
但明眼人都聽得出來,張聞音是在借機嘲諷說劉家母女越俎代庖,不知所謂。
崔女官看了一眼張聞音。
眼中泛了絲贊許。
聰明人一貫喜歡聰明人,這話說的她聽著很是舒服,而后就開口替謝家人解了圍。
“四小姐年紀小,說話難免有些急躁,劉夫人莫要與小輩計較,免得失了身份,我記得上回來你家的時候有道八寶鴨甚是不錯,不知廚房今日可有預備下?我看時辰也差不多該開席了,老夫人,你覺得呢?”
這話給了大家臺階。
一時間劉夫人即便是再氣惱,也不好發作,只能悶悶的吃了個啞巴虧。
謝三娘走到四妹身邊,看著她就露出些擔憂的神情。
惹誰不好,非要惹劉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