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陽和黃偉兩人一前一后的離開,黃偉這個心思多,臨走的時候,把李修遠辦公室,打開的房門,關成了半遮掩著,這樣外邊有人一走一過的話,不專門留意的話,也不會注意到辦公室內的情況。
“李秘,這個您有什么指示?”楊少婦開口問道。
李修遠沒有回答楊少婦的問題,而是開口說道:“你進這個指導委員會,不是我安排的。”
楊少婦其實在看見劉福生名字的時候,心里有了猜測的,但是聽到李修遠現在肯定了這個答案,還是渾身一震,緊接著臉上就露出了哀怨的神色。
不過不等她說話,李修遠就說道:“你要是不想參加的話,回去就可以打報告,或者現在說明情況,我來和領導反映。”
“我……我……”楊少婦心里糾結的很,直接說不參加,就反應太激烈了,這種好事,大家都是爭著搶著往里邊湊呢,結果自己被選中了還不參加,這背后的風言風語肯定更多了。
而且這么直接干脆的拒絕,以后劉福生說不定會直接翻臉,做出更肆無忌憚的事情來,自己還能在縣里留下嗎?還是會被打發到底下的鄉鎮去。
“好了,你去吧,好好考慮一下,就這樣。”李修遠擺擺手,不再給楊少婦說話的機會了。
不過他想要的答案也試探出來了,這楊少婦還沒有被劉福生得手呢,這是劉福生借著這個事情在糾纏楊少婦。
打發走了楊少婦,李修遠也一陣頭疼,這老東西,你想要搞這些齷齪的事情,能不能換個地方,非要在這個新農建設指導委員會里邊搞事情,這是云彥昌的心血,也是李修遠的心血啊。
“在煤渣堆里種花園”這是云彥昌抓的工作,但也是李修遠提出來的,從最早在日報上發表的《關于縣級新農村建設的幾點思考和探索》,再到和云彥昌關于三農問題的談話,最后再是“在煤渣堆里種花園”,這是逐步推進的。
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里邊呢,上邊對三農問題,會更加重視的,這自己未來想要走的長遠呢,就是要在這個方面做文章的。
給云彥昌當秘書呢,可以保證自己副科級,正科級,這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要是副處級,正處級,這一級別,那就不一樣了,要么有真正的大關系,要么就是熬著,不然的話,就要有自己的東西。
什么叫自己的東西?
那就是你的特長是什么?你是改革的先鋒?哪有地方需要改革的時候,領導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你;這樣的領導,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時候,非常的吃香,很多人都靠著這個走上了高位。
你要是搞經濟的一把好手,那需要搞經濟的時候,領導就會想起來你。
你總是要有自己的特長,才能讓領導想起來,李修遠現在就準備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善于搞三農問題的人,未來上邊對三農問題很重視,而自己就擅長干這方面的工作。
那這個就是自己的路子,也是保證自己能走遠的基礎。
想要做到這一點呢,礦村混合的新農示范村,就是自己起步的地方,這個項目一定要做好的。
結果這還沒開始做呢,劉福生就搞這種齷齪的事情。
媽的,一個快退休的副縣長,他現在但凡是個實權正科級的領導,也不給劉福生的面子了,可現在他只是一個縣長秘書。
想做事情呢,首先就要拿到權利的。
李修遠心里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不斷的往上爬,李修遠搖搖頭,暫時不考慮這方面的事情,拿起電話通知名單里邊,一些重要人。
財政局的副局長就是邵副局長,接到李修遠的電話,邵副局長在電話里邊一通感謝,就好像是李修遠給他機會一樣。
并且又邀請李修遠哪天一起吃飯,非要好好的感謝一下李修遠。
其實李修遠明白,邵副局長心里是明白的,這個名單是云彥昌定下來的,但是對方就是也把自己當成一個恩人來感謝。
這做人做事,就讓人很舒服了,本來沒有照顧的,下次也會幫著說上兩句好話。
這就是為人處世的情商,有些時候感謝的不是這件事,是下一件事,有時候感謝也不是為了感謝,是為了鋪墊關系。
比如說這個時候,李修遠就不好意思拒絕邵副局長的邀請了,答應下來,哪天有時間的話,大家坐一坐。
然后是信訪局這邊的副局長,邱文博。
信訪局這個單位怎么說呢,這單位一般沒人愿意去,工作性質問題,去信訪局工作,你就要做好當一個情緒垃圾桶的準備。
因為你是真的解決不了問題,這能成為上訪戶的,有一部分確實是有冤屈,也有一部分上訪釘子戶呢,訴求就是獅子大張口。
你是確實有冤屈的也解決不了,無理的訴求更解決不了。
但是等到信訪出事,找人背鍋的時候,你就跑不了了。
這個信訪局的副局長邱文博很年輕,剛三十歲出頭的年紀,但凡是換一個單位,這在縣城里邊,三十歲出頭的副局,那都是政治新星,未來前途無量。
但偏偏是在信訪局。
接到李修遠的電話,邱文博那邊還吵吵鬧鬧的,說話根本就聽不清。
不知道被什么人圍著呢,最后只能聽到一聲邱文博在電話里邊喊道:“好的,李秘,我知道了,您放心,我到時候會準時參加會議的。”
李修遠掛了電話,緊接著水利局、建設局、農業局,最后是紀委和審計局。
一個個電話打完以后,這新農建設示范小組,就算是定下來了,等著下周一的會議開完以后,就可以正式的開始工作了。
李修遠又把自己在市里總結會上的講話稿,拿出來稍微修改了一下,明天是縣里的總結表彰大會,這修改呢,其實就是把感謝市領導換成感謝縣領導就可以了,其他的內容都不用變動的。